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成都“友善之牆”困境:每天收不到一件舊衣 有的不到一年關閉

牛市口路口的友善之牆

“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多餘的衣服掛在這裡, 有需要的也可以隨時取用”——去年年初, 成都多面“友善之牆”在牛王廟、寬窄巷子相繼出現。

作為舊衣回收的新興方式, “友善之牆”在推出伊始, 受到一致好評。 經歷一年時間後, 成都多面“友善之牆”已關閉, 而依託於超市的三處“友善之牆”也經常一天也收不到一件衣服。

從最初每天上百件衣服的捐贈量到如今關閉的“友善之牆”, 負責牛王廟“友善之牆”的志願者謝爾(化名)道出其中緣由:“沒有人力、財力、時間成本。 ”

這也折射出回收衣物的困局。 民政部資料顯示, 每年全國廢舊紡織品生產量約2000萬噸, 而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率不到15%。 舊衣回收, 難在哪裡?

設立一年後:

多面友善之牆關閉 一天難收一件衣

4月初的成都天氣慢慢轉暖。 在成都工作的林一(化名)開始收拾衣櫃, 多出來的兩大袋舊衣, 是她這一次“斷舍離”的對象。 相較於所住社區樓下現成的衣物捐贈箱, 林一首選的去年刷屏朋友圈的“友善之牆”。

“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多餘的衣服掛在這裡, 有需要的也可以隨時取用。 ”時隔1年多, 林一對其功用記憶猶新, 從地鐵2號線牛王廟站C口出來,

不到10米就是醒目的藍色“友善之牆。 ”這一次出站, 林一懵了, “牆還在, 但東西都不在了。 ”原本的帳篷、衣架和衣物都不存在, 牆上藍色房子的塗鴉也被草草抹去, 依稀看得到痕跡。

林一不曉得的是, 在去年年初陸續開設的5處“友善之牆”, 歷經1年後際遇各有不同:最為出名的牛王廟那處“友善之牆”, 已經在運行半年後於去年8月就關閉, 藍色牆面也被重新粉刷;位於寬窄巷子明德醫館旁的“友善之牆”上只剩下掛衣鐵杆, 附近保安表示, 牆“消失”有一段時間了;目前唯一運行的是三家WOWO超市外的“友善之牆”, 但即使仍存在, 相較於去年的“火熱”已經明顯淡化, “一天也收不到一件衣服是正常的。 ” 四川哦哦超市連鎖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周晴勤說。

志願者自述:

缺錢缺人缺時間 40個志願者只剩7人

三處“友善之牆”各有不同, WOWO超市外的“友善之牆”由企業設立, 寬窄巷子外的“友善之牆”由德蘭光明慈善基金會與明德醫館主人協商後設立, 牛王廟路口的“友善之牆”則是由幾名學生設立。

謝爾說,

收到衣物捐贈後, 第一次寄送到甘孜州石渠縣的30箱衣物, 光是郵費就接近3000元, 雖然這筆費用最後全部由對方買單, 但這樣的情況並非每次都能遇到。 “比如第二次天回鎮的寄送衣物, 就是志願者自己送去的。 ”謝爾說, 每天照看、整理衣物的人力成本、精力成本, 讓原本就鬆散的自發志願者迅速消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 誰又有那麼多時間來專門做這個事?”去年8月份, 原本的40個志願者, 只剩下7個人。 在協商之下, 他們做出了決定:不再管理牛王廟“友善之牆”。 “燈泡本來是附近老闆免費提供的, 一次連燈泡都被偷了, 更不說衣服了。 ”謝爾有些傷心, 哭了一場。

WOWO超市的友善之牆

和牛王廟不同,寬窄巷子“友善之牆”和WOWO超市“友善之牆”並不負責外地運送,而是自送自取。設立寬窄巷子“友善之牆”的德蘭光明慈善基金會活動負責人陳豔透露,愛心牆活動只是暫時取消,等待牆體修繕完畢,會根據牆體位置考慮是否重建,後期還計畫定制雨傘等生活物品。

相較于牛王廟苦惱的經濟成本,去年1月份設立的WOWO超市“友善之牆”唯一要擔心的是捐衣熱情的消退。周晴勤記得,“一開始員工、顧客都拿出衣物來掛上,保守估計上百件,也有很多人自取衣物。”這樣的熱情沒能保持多久,如今,一些WOWO超市外的“友善之牆”經常一天收不到一件衣服。位於指揮街店旁的“友善之牆”還在運行,但周邊的人已大多將其忽略,“經常一天收不到一件衣服。”

寬窄巷子的友善之牆

舊衣回收之困:

企業加入回收衣物 是否能夠破局

經濟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淡化、場所改建……“友善之牆”遇到的舊衣回收困擾,只是全國舊衣回收困局中的冰山一角。民政部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廢舊紡織品生產量約2000萬噸,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量約為300萬噸,僅占比15%。作為廢舊紡織品主要組織成分的廢舊衣物,仍有相當大的資源再利用空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北京服裝學院給出了更直接的資料,在北京,35%的人群年服裝購買量在6-20件,56%的人群一件新衣服穿1-3年將被淘汰,40%人群家庭閒置量在10-30件,53%的人群衣物閒置淘汰的原因:“過時了”,63%的人群處置舊衣物方式:堆放家中衣櫃,58.8%人群處置舊衣物方式:捐災區和慈善機構,50%人群不清楚舊衣服是可再生利用的資源。

在社區外經常可見的衣物收捐箱,在將衣物處理後會用於捐贈慈善,製作棉紗或是滌綸原料。在國家民政系統的支援下,這樣的衣物受捐箱全國一共有1.4萬個。在全國,還有1.01萬個慈善超市組成的經常性社會捐助體系。

公益組織從事舊衣回收業務,確實面臨著人力、資金等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開始參與到舊衣回收之中,這或許能讓舊衣回收的艱難狀況略微緩解。

從2013年開始,服裝品牌H&M就在全球開展舊衣回收計畫,在中國大陸任一門店每捐出一袋服裝,可以獲得一張八五折優惠券。這些衣物將有“再穿著”、“再利用”、“再迴圈”三種途徑。H&M官方資料顯示,截至到2016年11月初,中國大陸地區回收的舊衣物已超過1500噸。

去年10月份,電商平臺京東首次面向社會發起覆蓋京津兩地的“舊衣回收計畫”。今年3月份,京東公益物資募捐平臺宣佈正式上線閒置物資捐贈新功能,開啟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只要市民家中有閒置衣物,可以在京東頁面一鍵呼叫小哥安排上門取件,將回收衣物捐贈給公益組織。

成都“友善之牆”有這幾個:

2016年1月 指揮街店、紅花社區店、上同仁店 創建者:wowo超市

2016年2月 牛王廟路口 創建者:5個大學生

2016年2月 寬窄巷子 創建者:德蘭光明慈善基金會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顏雪 實習生 彭婕 攝影報導

編輯 潘莉

WOWO超市的友善之牆

和牛王廟不同,寬窄巷子“友善之牆”和WOWO超市“友善之牆”並不負責外地運送,而是自送自取。設立寬窄巷子“友善之牆”的德蘭光明慈善基金會活動負責人陳豔透露,愛心牆活動只是暫時取消,等待牆體修繕完畢,會根據牆體位置考慮是否重建,後期還計畫定制雨傘等生活物品。

相較于牛王廟苦惱的經濟成本,去年1月份設立的WOWO超市“友善之牆”唯一要擔心的是捐衣熱情的消退。周晴勤記得,“一開始員工、顧客都拿出衣物來掛上,保守估計上百件,也有很多人自取衣物。”這樣的熱情沒能保持多久,如今,一些WOWO超市外的“友善之牆”經常一天收不到一件衣服。位於指揮街店旁的“友善之牆”還在運行,但周邊的人已大多將其忽略,“經常一天收不到一件衣服。”

寬窄巷子的友善之牆

舊衣回收之困:

企業加入回收衣物 是否能夠破局

經濟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淡化、場所改建……“友善之牆”遇到的舊衣回收困擾,只是全國舊衣回收困局中的冰山一角。民政部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廢舊紡織品生產量約2000萬噸,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量約為300萬噸,僅占比15%。作為廢舊紡織品主要組織成分的廢舊衣物,仍有相當大的資源再利用空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北京服裝學院給出了更直接的資料,在北京,35%的人群年服裝購買量在6-20件,56%的人群一件新衣服穿1-3年將被淘汰,40%人群家庭閒置量在10-30件,53%的人群衣物閒置淘汰的原因:“過時了”,63%的人群處置舊衣物方式:堆放家中衣櫃,58.8%人群處置舊衣物方式:捐災區和慈善機構,50%人群不清楚舊衣服是可再生利用的資源。

在社區外經常可見的衣物收捐箱,在將衣物處理後會用於捐贈慈善,製作棉紗或是滌綸原料。在國家民政系統的支援下,這樣的衣物受捐箱全國一共有1.4萬個。在全國,還有1.01萬個慈善超市組成的經常性社會捐助體系。

公益組織從事舊衣回收業務,確實面臨著人力、資金等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開始參與到舊衣回收之中,這或許能讓舊衣回收的艱難狀況略微緩解。

從2013年開始,服裝品牌H&M就在全球開展舊衣回收計畫,在中國大陸任一門店每捐出一袋服裝,可以獲得一張八五折優惠券。這些衣物將有“再穿著”、“再利用”、“再迴圈”三種途徑。H&M官方資料顯示,截至到2016年11月初,中國大陸地區回收的舊衣物已超過1500噸。

去年10月份,電商平臺京東首次面向社會發起覆蓋京津兩地的“舊衣回收計畫”。今年3月份,京東公益物資募捐平臺宣佈正式上線閒置物資捐贈新功能,開啟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只要市民家中有閒置衣物,可以在京東頁面一鍵呼叫小哥安排上門取件,將回收衣物捐贈給公益組織。

成都“友善之牆”有這幾個:

2016年1月 指揮街店、紅花社區店、上同仁店 創建者:wowo超市

2016年2月 牛王廟路口 創建者:5個大學生

2016年2月 寬窄巷子 創建者:德蘭光明慈善基金會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顏雪 實習生 彭婕 攝影報導

編輯 潘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