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正式對外宣佈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中青線上北京12月26日電今天, 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舉辦發佈會, 正式對外宣佈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世界記憶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旗艦專案, 創建於1997年, 每兩年評審一次, 目的是對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 並加強保護和利用, 提高全世界對文獻遺產及其重要性的認識。 2017年10月30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消息, 我國申報的甲骨文專案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專案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 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王紹忠介紹,

早在1996年我國就成立了世界記憶項目國家委員會, 並在2000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個世界記憶遺產國家級名錄。 自1997年第一次申請“世界記憶名錄”以來, 我國已有13份文獻遺產成功入選。 其中, 甲骨文項目從2013年準備到今年10月通過評審, 其間經過了不懈的努力。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院長表示, 故宮博物院作為此次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11家甲骨收藏單位之一, 收藏甲骨約23000片左右, 數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故宮博物院積極展開對院藏甲骨的保護與整理研究, 並取得了良好進展。 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進一步加強了各甲骨收藏和研究單位的協同合作, 也為今後面向國內各界及國際社會的甲骨文宣教和推廣,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甲骨文是我國發現的最早文獻記錄, 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 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後期用於占卜祈禱的文字, 堪稱漢字鼻祖。 由於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 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 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為紀念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教育部、國家語委專門委託中國集郵總公司製作發行紀念封一枚。 該紀念封由清華大學陳楠教授主持設計。

責編:齊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