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關將至|國務院治理欠薪招數頻發

關注

年關將至, 又到欠薪高發時, 辛辛苦苦幹一年, 兩手空空太心酸。 及時、足額發放工錢, 別讓農民工回家路漫漫。

人民日報評論:治理欠薪, 守住“勞有所得”底線

時值歲末, 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 再次進入視野。 13日, 人社部會同國家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召開專題會議。 而此前, 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 決定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實施年度考核, “考核結果作為對各省級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的參考”。

一系列有力舉措, 可謂給辛苦了一年的廣大農民工兄弟吃了顆“定心丸”。 把保障農民工工資納入省級領導考評, 各地專題部署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彰顯了對農民工權益重視的升級、徹底治理欠薪問題的決心, 為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助力, 對鼓勵廣大農民工外出務工、增加收入, 對擴大就業、社會穩定, 意義重大。

破解拖欠農民工工資, 急在治標, 重在治本。 從這個意義上講, 用好考核指揮棒, 是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的一大創舉。 樹立考核“指揮棒”, 目的在於樹立“風向標”, 提高思想認識, 從嚴從實考核督查, 問責倒逼責任落實, 這是我們治理社會難點痛點的一條寶貴經驗。 然而, 責任意識有了, 監督問責落實了, “討薪”是有了保障, 但從徹底治理“欠薪”的角度, 是不是一試就靈、一勞永逸呢?恐怕也沒那麼簡單。

欠薪問題, 根源何在

揆諸現實, 觸摸農民工欠薪的深層原因, 多與保障工資支付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解決欠薪問題的剛性不強等相關。

比如, 當前出現的一些欠薪現象, 大多集中在建築建材、加工製造等行業。 這些領域, 恰是近年來我國發展最為迅猛的行業, 層層轉包、層層拖欠的現象極為普遍, 農民工的權利常被懸置, 因此必須加強對項目資金的有效監督。

另外, 經濟下行壓力下, 一些行業產能過剩, 企業把壓力轉嫁到農民工身上, 地方政府或是出於對招商引資的顧慮, 或是將企業倚為支柱, 從而缺乏主動追責的動力。

再比如, 出現拖欠工資現象的大部分行業, 大多用工不規範, 勞動合同簽訂率低, 沒有建立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的正常雇傭關係, 因而提高廣大農民工的契約意識, 強化法治保障勢在必行。

農民工討薪的辛酸焦慮和無奈喟歎, 折射一個時代的困局。

除了納入政績考核、嚴格行政問責、加強部門協同, 我們還應進一步拓寬治理視野, 從經濟、法律、觀念等方方面面, 塑造一種有效的制度治理體系。

我們要解決的, 不僅僅是末端追討問題, 還要從源頭治理、中游把控等方面入手,

拿出繡花功夫, 層層分解, 形成一個治理的閉環。

如此接續用心用力, 營造守法環境, 形成治理合力, 才能釋放出制度創新的最大效能。

遭遇欠薪, 該怎麼辦

1、先協商

先爭取協商解決。 協商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聯合起來, 可以選出代表協商;

②要主動亮出證據, 並注意通過錄音等方式保存協商記錄;

③講明政府和法律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處罰, 讓老闆對我們心生敬畏。

2、撥打12333、12348、12351

當農民工兄弟不知所措時, 別怕!這時候, 你可以撥打這3個電話, 諮詢並獲得維權幫助:

3、申請調解

如所在單位有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可申請調解。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 請注意,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必須由工會代表擔任!

4、找工會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是工會職責所在。

①遭遇拖欠工資的農民工,可撥打工會“12351”維權熱線。

②前往工會幫扶中心、工會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工會可以直接出面同用人單位協商解決,或者協調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解決。

③需要打官司時,工會還會提供專業法律援助。

5、找政府

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可撥打勞動保障監察部門“12333”熱線,登錄當地社保部門官網,或直接前往當地勞動監察機構投訴。

投訴時要注意:

①拖欠工資行為須是2年內發生;

②查清隸屬關係,到單位所在地的監察機構投訴;

③投訴書面材料要說明姓名、性別、身份證明、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繫方式,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④說明被拖欠工資的事實和要求足額支付工資等投訴請求事項。

如果不會寫投訴書面材料,也可以口頭投訴,由接待人員記錄,經投訴人確認無誤後按手印。

6、申請仲裁

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

①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②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現在,各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開闢了爭議處理“綠色通道”,對欠薪爭議案件優先受理、開庭;及時裁決、結案。

7、打官司

分三種情況:

①針對勞動糾紛案件,經勞動仲裁後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②經仲裁後都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後,用人單位不執行的,農民工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③屬於勞務欠款類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8、申請免費法律援助

打不起官司的討薪農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闆和單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請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免費幫你打官司。

申請時要提交:

①身份證明材料;

②經濟困難的證明;

③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政府部門,積極應對

拖欠農民工工資列入“黑名單”、對省級政府實施年度考核、曝光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例、開展春節前治欠保支攻堅戰……為了讓2億多農民工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鄉過年,國家最近連出4個大招,既有治標之舉,又有治本之措,多管齊下,重拳整治欠薪問題。

資料圖:農民工領取工資。曹禮達 攝

措施一:開展春節前治欠保支攻堅戰

臨近年底,一場治理欠薪、保障支付的攻堅戰悄然打響。

11月,人社部會同發改委等12部門下發通知,決定從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春節前,在全國繼續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

進入12月,人社部等12部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2018年春節前治欠保支工作;12月13日,人社部會同國家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召開2018年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視頻會。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指出,隨著元旦、春節兩節臨近,工程建設領域又將迎來工程款、工資款的結算高峰,欠薪問題可能多發頻發,治欠保支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努力實現春節前欠薪案件、涉及人數和金額明顯下降,確保不發生因欠薪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或極端事件,讓農民工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鄉過年。

資料圖:企業代表在背景牆簽署《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承諾書》。王劍 攝

措施二:拖欠農民工工資將列入“黑名單”

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必須提高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

人社部近期印發《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全國統一的列入黑名單的標準和情形,包括克扣、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額達到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因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引發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列入“黑名單”的單位會面臨哪些懲戒?按照辦法,拖欠工資“黑名單”資訊納入當地和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由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人社部勞動監察局局長王程表示,“黑名單”管理制度的建立運行,有利於通過多部門聯合懲戒和社會信用體系評價,使得用人單位“一處違法、處處受限”,震懾和警示用人單位規範用工行為,讓其形成“不敢違法、不願違法”的自覺守法意識。

資料圖:農民工領到工資後很高興。曹禮達 攝

措施三:今年起對省級政府進行年度考核

要有效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必須讓各地落實屬地監管責任,而對其進行年度考核是一大“殺手鐧”。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決定自2017年至2020年,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實施年度考核。

考核結果分為A、B、C三個等級。考核結果作為對各省級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的參考。

其中,對考核等級為C級的,由部際聯席會議對該省級政府有關負責人進行約談,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被約談省級政府應當制定整改措施,並在被約談後2周內提交書面報告,由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督促落實。

措施四:曝光十起拖欠勞動報酬案件

曝光典型案例,可以對有拖欠勞動報酬傾向的用人單位進行警示和震懾。

12月初,人社部公佈10起拖欠勞動報酬案件。在這10起案件中,用人單位名稱、單位位址、法人代表或負責人姓名等資訊均被公佈。

其中,有多達7起案件因為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根據刑法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十九大報告:提高就業品質和人民收入水準

提高就業品質和人民收入水準。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管道就業創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管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拿工錢回家過年是2.6億農民工一年的夙願。

欠薪,觸碰了農民工的底線。欠薪的本質是對勞動權利的蔑視、對勞動者的不尊重、對勞動法的粗暴踐踏。

解決欠薪,必須在機制上下力氣、想辦法,必須樹立尊重勞動、尊重法制的意識。要還勞務市場朗朗晴空,還勞動者體體面面。

4、找工會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是工會職責所在。

①遭遇拖欠工資的農民工,可撥打工會“12351”維權熱線。

②前往工會幫扶中心、工會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工會可以直接出面同用人單位協商解決,或者協調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解決。

③需要打官司時,工會還會提供專業法律援助。

5、找政府

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可撥打勞動保障監察部門“12333”熱線,登錄當地社保部門官網,或直接前往當地勞動監察機構投訴。

投訴時要注意:

①拖欠工資行為須是2年內發生;

②查清隸屬關係,到單位所在地的監察機構投訴;

③投訴書面材料要說明姓名、性別、身份證明、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繫方式,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④說明被拖欠工資的事實和要求足額支付工資等投訴請求事項。

如果不會寫投訴書面材料,也可以口頭投訴,由接待人員記錄,經投訴人確認無誤後按手印。

6、申請仲裁

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

①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②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現在,各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開闢了爭議處理“綠色通道”,對欠薪爭議案件優先受理、開庭;及時裁決、結案。

7、打官司

分三種情況:

①針對勞動糾紛案件,經勞動仲裁後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②經仲裁後都服從,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後,用人單位不執行的,農民工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③屬於勞務欠款類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8、申請免費法律援助

打不起官司的討薪農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闆和單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請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免費幫你打官司。

申請時要提交:

①身份證明材料;

②經濟困難的證明;

③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政府部門,積極應對

拖欠農民工工資列入“黑名單”、對省級政府實施年度考核、曝光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例、開展春節前治欠保支攻堅戰……為了讓2億多農民工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鄉過年,國家最近連出4個大招,既有治標之舉,又有治本之措,多管齊下,重拳整治欠薪問題。

資料圖:農民工領取工資。曹禮達 攝

措施一:開展春節前治欠保支攻堅戰

臨近年底,一場治理欠薪、保障支付的攻堅戰悄然打響。

11月,人社部會同發改委等12部門下發通知,決定從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春節前,在全國繼續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

進入12月,人社部等12部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2018年春節前治欠保支工作;12月13日,人社部會同國家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召開2018年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視頻會。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指出,隨著元旦、春節兩節臨近,工程建設領域又將迎來工程款、工資款的結算高峰,欠薪問題可能多發頻發,治欠保支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努力實現春節前欠薪案件、涉及人數和金額明顯下降,確保不發生因欠薪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或極端事件,讓農民工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鄉過年。

資料圖:企業代表在背景牆簽署《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承諾書》。王劍 攝

措施二:拖欠農民工工資將列入“黑名單”

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必須提高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

人社部近期印發《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全國統一的列入黑名單的標準和情形,包括克扣、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額達到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因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引發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列入“黑名單”的單位會面臨哪些懲戒?按照辦法,拖欠工資“黑名單”資訊納入當地和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由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人社部勞動監察局局長王程表示,“黑名單”管理制度的建立運行,有利於通過多部門聯合懲戒和社會信用體系評價,使得用人單位“一處違法、處處受限”,震懾和警示用人單位規範用工行為,讓其形成“不敢違法、不願違法”的自覺守法意識。

資料圖:農民工領到工資後很高興。曹禮達 攝

措施三:今年起對省級政府進行年度考核

要有效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必須讓各地落實屬地監管責任,而對其進行年度考核是一大“殺手鐧”。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決定自2017年至2020年,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實施年度考核。

考核結果分為A、B、C三個等級。考核結果作為對各省級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的參考。

其中,對考核等級為C級的,由部際聯席會議對該省級政府有關負責人進行約談,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被約談省級政府應當制定整改措施,並在被約談後2周內提交書面報告,由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督促落實。

措施四:曝光十起拖欠勞動報酬案件

曝光典型案例,可以對有拖欠勞動報酬傾向的用人單位進行警示和震懾。

12月初,人社部公佈10起拖欠勞動報酬案件。在這10起案件中,用人單位名稱、單位位址、法人代表或負責人姓名等資訊均被公佈。

其中,有多達7起案件因為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根據刑法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十九大報告:提高就業品質和人民收入水準

提高就業品質和人民收入水準。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管道就業創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管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拿工錢回家過年是2.6億農民工一年的夙願。

欠薪,觸碰了農民工的底線。欠薪的本質是對勞動權利的蔑視、對勞動者的不尊重、對勞動法的粗暴踐踏。

解決欠薪,必須在機制上下力氣、想辦法,必須樹立尊重勞動、尊重法制的意識。要還勞務市場朗朗晴空,還勞動者體體面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