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話劇《廣陵散》再寫竹林七賢

《廣陵散》呈現極具中國味道的原創大戲。

北京晨報訊嵇康刑場上的一曲廣陵絕唱的傳說廣泛流傳, 據此傳說而來的原創話劇《廣陵散》上週末在北京首都劇場首演。

該劇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聲希(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市對外交流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 以竹林七賢的故事為藍本, 為觀眾呈現出一部關於選擇、極具中國味道的原創大戲。 徐瑛擔任該劇藝術總監, 周龍導演, 唐淩編劇, 郭文景作曲, 彙集了李劍、劉子蔚、薑亦珊、劉大可等眾多優秀的戲曲演員。

“在中國歷史上, ‘竹林七賢’是一個傳說。 他們是魏晉時期的名士。 ”徐瑛將“竹林七賢”搬上舞臺的願望發軔於5年前。 歷時幾年醞釀, 徐瑛終於以藝術總監的身份成就了話劇《廣陵散》。 話劇《廣陵散》以嵇康為主角, 塑造了魏晉時期的士人群像。 為救好友呂安, 嵇康不惜以卵擊石, 最終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臨刑前, 他從容撫琴, 彈罷仰天長歎:“《廣陵散》於今絕矣!”

編劇唐淩認為, 竹林七賢故事中每個人的不同選擇, 恰好寫出了後人面對困境時的種種可能性。 “面對逼仄的環境, 他們有的從容面對, 有的超越其上, 但更多的是選擇了躲與藏:躲進錢財、躲進藝術、躲進書齋、躲進美酒、躲進溫柔鄉, 也有的躲無可躲藏無可藏。 於是有人在苦痛中輾轉、浮沉, 也有人在苦痛中低頭、隱忍, 更有人在苦痛中超然、灑脫、涅槃、升騰。 ”

導演周龍說:“《廣陵散》故事中散發出的中國味道, 特別適合以中國傳統戲曲進行表達。 ”作為以一首古琴曲為名的話劇, 音樂是《廣陵散》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由著名作曲家郭文景親自操刀、現場樂隊演繹的音樂成為話劇《廣陵散》演出時的一大亮點。

悠揚的古琴聲、淩冽的嗩呐聲、婉轉的阮鹹聲, 這些中國民族樂器在郭文景的配器下, 烘托出當時人物的內心與境遇, 仿佛把觀眾一同帶回了魏晉的時代。

責編:齊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