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這才是大魄力:中國這一招準備從美國高科技公司搶走生意

根據我國官方媒體報導, 我國第一台商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已經點火成功完成實驗, 計畫在2018年首飛, 這代表著我國也會擁有類似美國SpaceX公司王牌產品“獵鷹”的火箭,

這也是中國在未來的太空商業發射中能夠占得上風的資本。 相對於美國的獵鷹系列火箭, 這款火箭的發展實際上是有一些遲的, 但僅就水準而言, 實際上並不比美國低多少, 尤其是在成本和快速發射這一點上。 這種火箭在研發成功以後, 不但擁有快速轉移發射的能力, 還能夠重複使用降低成本, 最終可以講航太發射成本降低到之前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這個水準雖然還是很高, 但基本上已經達到了航空業的千倍左右, 實際上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 這就是中國的最大優勢。

事實上, 僅就發射成本而言, SpaceX公司的“獵鷹”系列火箭實際上並沒有將成本降到最低程度, 這主要是因為在其火箭的設計和製造成本上相對還是較高一些, 獵鷹火箭的發射成本依舊在每公斤一萬美元左右, 這個價格雖然不高, 但相對來說, 實際上還是昂貴的, 畢竟之前無論是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 還是俄羅斯的“質子”系列火箭, 最終的成本也僅僅只在1.5萬美元左右,

在一箭多星發射的情況下, 還能更低一些。

因此SpaceX僅在美國的航太發射上佔據了優勢而已, 相對于之前NASA高達7~8萬美元的發射成本有極大降低, 但相對於中俄實際上還是很高的, 尤其是中國的長征2號系列火箭, 因為發射成本低, 發射次數多,

發射一枚火箭的價格僅僅只有5000到7000萬美元, 相對于長征2號火箭5噸左右的載荷, 這個價格實際上是非常廉價的。 當然, 對於中國來說, 在這款商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成功以後, 我國就能研發出一款合適的商用火箭, 將單次發射的成本降低到1000萬美元以內, 雖然很難發射重量較大的衛星, 但完全可以發射普通的通訊衛星和偵查衛星, 在正常的使用中實際上已經足夠了。

而在發射成本降低一個數量級的情況下, 中國完全可以將太空中的衛星數量擴充5到6倍, 達到和美國不相上下的水準, 屆時我國在太空上的優勢就要大得多了, 而相對廉價的成本也可以讓我國在國際商業航太發射上佔據優勢, 完全可以賺取大量的利潤, 即使將每次發射的價格開到2000到3000萬美元, 也比現在國際航太發射的價格便宜一半以上, 完全可以賺取大量的利潤, 用於補貼我國在航太上的資金劣勢, 這就是這種火箭發動機服役以後能夠為我國帶來的優勢。

中國近年來在太空上的投入實際上相當大,我國已經開始研發一系列先進發動機,尤其是YF77和YF100型發動機,都是不亞於俄羅斯RD180、170的發動機,這就是中國航太超越美國的資本。

中國近年來在太空上的投入實際上相當大,我國已經開始研發一系列先進發動機,尤其是YF77和YF100型發動機,都是不亞於俄羅斯RD180、170的發動機,這就是中國航太超越美國的資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