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脾氣壞,一定是聽了太多道理而很少感受愛!

這篇文章是今年六月寫的, 經過了半年, 可哥的心智發展也上升了一個臺階。

他可以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不是像小時候那樣陷在情緒裡。 最近經常說的就是:“媽媽, 我們來聊天吧。 ”我說:“好啊, 聊什麼呢?”他說:“聊聊, 我最近為什麼要哭呢?”然後我們會一起分析, 哪次哭是因為害怕, 哪次是因為生氣, 哪次是因為傷心, 每次聊完之後他都會露出一副很滿意的表情。

成年人心智是否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更多的用語言去表達自己, 而不是直接行動。 比如夫妻衝突的時候可以坐下來交流彼此感受,

而不是直接離家出走或者打一架。

而這些能力並不是出生就有, 而是需要後天被養育者不斷地接納, 安撫以後才慢慢發展出來的, 如果一個孩子很少或者從未被安撫和接納, 那就會一直處在焦慮、暴躁或者抑鬱中。

今天就一起來回顧一下, 怎麼做才能培養出情緒更穩定的孩子。

最近每天晚上都陪可哥去家附近的一個小廣場玩, 一到晚上廣場上全是孩子們, 大的不超過6歲, 小的剛會走, 熊孩子們竄來竄去, 特別熱鬧。

他這幾天新發明了一個玩法, 開著他的扭扭車和別的小朋友玩碰碰車, 大部分孩子都和他玩得挺好的, 但是前天有一個小姑娘被他撞哭了。

那天可哥撞完一個小哥哥, 又發現一個小姐姐, 特開心的開車到姐姐旁邊, 盯著姐姐看了一會兒, 輕輕碰了一下姐姐的滑板車, 看姐姐沒啥反應, 他又稍微加大力氣碰了一次, 結果, 姐姐哭了, 特別大聲的哭了!!!小女孩的奶奶趕緊跑過來安慰她, 把她帶走了, 留下一臉懵逼的可哥。

昨天晚上小廣場有個小哥哥在斜坡上滑小摩托車,

小摩托滑到一半被可哥攔住了, 哥哥伸手問他要, 他就使壞, 把車子遞過去一點, 然後在小哥哥馬上就要抓住的時候又拿走, 就這樣調戲了小哥哥好一會兒, 可哥姥姥看不下去了, 就說“你把車子還給哥哥, 這是哥哥的啊。 ”可哥嘴一撅, 把車子扔了出去, 然後小哥哥哇的一聲就哭了......我趕忙去撿起車子, 還給小男孩, 不停地安慰他給他道歉, 然後他哭著被奶奶拉走了。 過了大概十多分鐘, 可都早把這事兒忘了, 和哥哥姐姐踢皮球, 我猛地看到, 那個小男孩還在奶奶的懷抱裡哭著......

可哥現在快兩歲半, 被他惹哭的兩個小朋友都有四五歲的樣子。

小廣場上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友好相處, 即使有摩擦也會很快就翻篇了, 但總有一兩個孩子是沒辦法和大家愉快的玩耍的。

在孩子們的遊戲中經常會出現爭執, 小一點的不會吵架就直接動手, 而孩子和孩子之間的體格是有懸殊的, 當遇到比自己大比自己壯的玩伴, 分分鐘玩具就被搶了, 自己就被推到了,

而孩子如何處理遊戲中的“受挫”最能反映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水準。

下面列舉三個階段的反應, 大家來對號入座一下, 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一類:

大哭, 再也不願意回到遊戲中

如果孩子一直是這樣的表現, 那說明他沒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消化這次失敗, 同時離開家長的安慰就不能繼續遊戲,也說明孩子並沒有發展出能夠安慰自己的能力。(往往是在孩子一歲左右的階段,剛開始社交)

大哭,但安慰過後才能夠繼續遊戲

哭並非壞事兒,對於很小的寶寶來說這是他們表達情緒最直接的方式,當孩子釋放完情緒之後能夠返回繼續遊戲就說明他還是有很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對挫折相對耐受,但此時還需要借助一些爸爸媽媽的力量來給自己充電。(一歲半到兩歲多左右的孩子漸漸可以做到這一點。)

表現出沮喪,但可以在大人不介入的情況下調整自己

這說明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消化情緒,並且能夠通過受挫學習到自己應該做出相應的定位調整,比如,如果我沒辦法搶到球,那我可不可以去跟著大家一起跑呢?(兩歲到三歲以後的孩子會更加的有策略,更加靈活)

可哥最近由第二階段慢慢在向第三階段過度,他從開始的一哭就找媽媽,媽媽不安慰就沒法繼續玩,到現在自己撅嘴想一會兒,然後用另一種方式重新融入遊戲,為娘倍感欣慰啊!

孩子的心理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括弧裡標注的時間是一個參考,並不是十分嚴格的劃分。

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剛會走的寶寶就有如此多的社交技巧,懂得融入集體。

但家長的教育方式也確實會影響孩子心理發育的進程,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社交達人的話,請你這樣做: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任何情緒

如果你想讓孩子懂得為別人著想,能夠成為小暖寶寶,那你就要先這樣對你的孩子。

當可哥傷心或者害怕的時候我會把他抱在懷裡說“寶寶難過了是嗎?媽媽在,媽媽會陪著你會保護你的,放心。”

這時候切記不要說“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啊,你都這麼大了,羞不羞~”即使你是用溫和的語氣說出來,那也是在否認和不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長期被你接納、共情之後他就內化了這種安慰別人的能力,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難過或者傷心就會用你安慰他的方式去安慰別人,暖寶寶就是這樣養成的。

不去過度干涉孩子的社交過程

這個觀點我也是一再的強調了,但還要能做到真的挺不容易的。

可能因為可哥是男孩,我心比較寬。覺得被推一下拉一下也沒事兒,要是家裡是小公主,被推一下,估計爸媽心裡受不了。

但是父母還是要控制控制再控制,李要控幾李寄幾。如果孩子一和別人發生衝突你就沖上去,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己去解決衝突。

越俎代庖的事情做多了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社交能力的機會。

如果孩子打架,只要不是實力特別懸殊,或者很危險,摔個屁股蹲也不會怎麼樣,我們就手插兜站旁邊看熱鬧就好了。(忍不住說一句,我基本一直觀戰,小孩子之間吵架真的是太好玩了!!!)

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的孩子社交技巧突飛猛進,更懂得拿捏分寸和保護自己。

社交與其說是一門技巧,不如說是一個孩子心理健康水準的綜合體現。

我們成年人也有體會,有的人可能社交技巧的書看了一大堆,說的話也都沒錯,但是你就是不想和他深交。

技巧是可以訓練的,但是在談話中因為你的品性所帶給別人的感受是沒法短期培訓出來的。

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在以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享受人際交往,被別人尊重和喜愛,那就要從現在開始打好基礎。

這個基礎並不是簡單的教孩子懂得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而是靠你的日常行為你的人格魅力日復一日薰陶出來的。

育兒即是育己,想要培養好一個寶寶,就需要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同時離開家長的安慰就不能繼續遊戲,也說明孩子並沒有發展出能夠安慰自己的能力。(往往是在孩子一歲左右的階段,剛開始社交)

大哭,但安慰過後才能夠繼續遊戲

哭並非壞事兒,對於很小的寶寶來說這是他們表達情緒最直接的方式,當孩子釋放完情緒之後能夠返回繼續遊戲就說明他還是有很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對挫折相對耐受,但此時還需要借助一些爸爸媽媽的力量來給自己充電。(一歲半到兩歲多左右的孩子漸漸可以做到這一點。)

表現出沮喪,但可以在大人不介入的情況下調整自己

這說明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消化情緒,並且能夠通過受挫學習到自己應該做出相應的定位調整,比如,如果我沒辦法搶到球,那我可不可以去跟著大家一起跑呢?(兩歲到三歲以後的孩子會更加的有策略,更加靈活)

可哥最近由第二階段慢慢在向第三階段過度,他從開始的一哭就找媽媽,媽媽不安慰就沒法繼續玩,到現在自己撅嘴想一會兒,然後用另一種方式重新融入遊戲,為娘倍感欣慰啊!

孩子的心理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括弧裡標注的時間是一個參考,並不是十分嚴格的劃分。

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剛會走的寶寶就有如此多的社交技巧,懂得融入集體。

但家長的教育方式也確實會影響孩子心理發育的進程,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社交達人的話,請你這樣做: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任何情緒

如果你想讓孩子懂得為別人著想,能夠成為小暖寶寶,那你就要先這樣對你的孩子。

當可哥傷心或者害怕的時候我會把他抱在懷裡說“寶寶難過了是嗎?媽媽在,媽媽會陪著你會保護你的,放心。”

這時候切記不要說“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啊,你都這麼大了,羞不羞~”即使你是用溫和的語氣說出來,那也是在否認和不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長期被你接納、共情之後他就內化了這種安慰別人的能力,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難過或者傷心就會用你安慰他的方式去安慰別人,暖寶寶就是這樣養成的。

不去過度干涉孩子的社交過程

這個觀點我也是一再的強調了,但還要能做到真的挺不容易的。

可能因為可哥是男孩,我心比較寬。覺得被推一下拉一下也沒事兒,要是家裡是小公主,被推一下,估計爸媽心裡受不了。

但是父母還是要控制控制再控制,李要控幾李寄幾。如果孩子一和別人發生衝突你就沖上去,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己去解決衝突。

越俎代庖的事情做多了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社交能力的機會。

如果孩子打架,只要不是實力特別懸殊,或者很危險,摔個屁股蹲也不會怎麼樣,我們就手插兜站旁邊看熱鬧就好了。(忍不住說一句,我基本一直觀戰,小孩子之間吵架真的是太好玩了!!!)

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的孩子社交技巧突飛猛進,更懂得拿捏分寸和保護自己。

社交與其說是一門技巧,不如說是一個孩子心理健康水準的綜合體現。

我們成年人也有體會,有的人可能社交技巧的書看了一大堆,說的話也都沒錯,但是你就是不想和他深交。

技巧是可以訓練的,但是在談話中因為你的品性所帶給別人的感受是沒法短期培訓出來的。

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在以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享受人際交往,被別人尊重和喜愛,那就要從現在開始打好基礎。

這個基礎並不是簡單的教孩子懂得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而是靠你的日常行為你的人格魅力日復一日薰陶出來的。

育兒即是育己,想要培養好一個寶寶,就需要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