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屆生報考公務員為何持續“高溫”?

“這道邏輯題有人會解嗎?”“老師考試可以帶手錶嗎?”“老師有時間幫我看看這篇大作文可以嗎?”隨著2018國考的到來, 每天都會產生這樣的求助問題。 上周日, 這些學生成為了165.97萬“國考”考生中的一員, 為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就業之戰”拉開序幕。 從今年的招考崗位來看,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省級及以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80%以上的職位對基層工作經驗無限制。 在這些不限基層工作經驗的職位中, 對應屆生的要求比例達到51.38%和44.55%, 遠高於中央黨群機關的25.53%和11.69%, 並且招錄應屆畢業生的職位, 90%以上僅限於2018年畢業的應屆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成為國家行政機關招收新力量的首選, 公務員也成為了應屆畢業生的熱門職業選擇。 浙江傳媒學院輔導員何春革是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負責老師, 據他介紹, 今年學院裡報考公務員的學生人數是最多的一次。 “從去年的就業情況來看, 新聞學院有3名學生考上了國家公務員, 2名學生通過了省考, 公考的成績並不是很理想, 但學院的報考人數仍舊在逐年提升。 ” “穩定”是公務員職業的最大吸引點
 在中國, 公務員的穩定性非常高。 有資料顯示, 我國每年被正常辭退的公務員占總數的比例為0.05%左右, 而一般正常企業的淘汰率則高達5%~15%。 此外受中國傳統思想的桎梏, 公務員一直以“鐵飯碗”的形象受到社會的推崇。
考生心聲
性格內向、渴望穩定生活的黃延錫, 就是在第一次實習結束後堅定了要考公務員的目標:“我更喜歡今天就可以知道明天我要幹什麼的生活, 不喜歡每天都有不可預計的事情發生。 ”
相比之下, 一門心思要考公務員的王雙雙則是在職場屢屢碰壁後決定投身於公考, “我覺得我頭髮已經快要掉光了。 ”王雙雙苦笑著說, 原本很喜歡小孩子的她在教育機構工作的過程中被磨掉了全部的耐心, 工資不固定、工作不順心、家人不支持, 種種因素讓她對找工作失去了信心。 輔導的學生中90%是應屆畢業生, 公考的動機第一是求穩定, 第二是家庭條件都比較好, 家長不求孩子富貴發達, 只希望能安安穩穩地待在自己身邊。
就業壓力大背景下的一條備選出路 眼下各大高校的冬季招聘已經陸續啟動, 據瞭解,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 預計2018年畢業人數將再創新高。 巨大的就業壓力背景下, 門檻較低的公務員考試就成為了多數人的備選選項, 許多應屆生在備戰公考的過程中也在積極地尋找工作。 考生心聲
在剛剛結束的浙江傳媒學院冬季招聘會上, 柯奕敏就已經順利收到了一份國企的offer, 但是她每日的生活仍舊是三點一線, 一直以來的複習節奏並沒有因為工作的到來而被打亂。 柯奕敏告訴筆者, 參加公務員考試只是想再爭取一個機會。 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 她希望能夠自己選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選。
也有同學和柯奕敏正好相反, 在收到offer之後果斷放棄了公務員考試, 郎夢琪就是其中一個。 郎夢琪開始複習公考的時間比較早, 決定放棄的時候已經完成了二輪複習。 “談不上說可不可惜, 因為複習的過程中我就已經覺得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我想要的, 參加公考本意就是多一個就業途徑。 ”她最終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企業管培生。 新時代大學生更具有服務意識 儘管大多數應屆生抱著對“鐵飯碗”的渴望而選擇公考, 但仍有很多同學是因為熱愛而選擇這條路。 考生心聲
作為家中獨生女的何昕從小在優越的環境中成長, 父母早早地便為她做好了職業規劃, 然而高考結束後的一次支教經歷卻讓她萌生了成為基層公務員的想法。
“當你身在其中的時候, 你會特別想把那些孩子從貧困中拉出來, 我當時沒有能力做到, 但現在有機會讓我去這樣做了。 ”說這句話時, 何昕手裡緊緊攥著和那些孩子們的合照。 大學選擇行政管理專業就是她為此做的第一步努力, 而系裡的同學都是她在這條路上的盟友。 “我們整個系的人都考公務員, 沒有考研、找工作的。 選擇考公除了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外, 更重要的是因為熱愛。 ”浙江傳媒學院輔導員崔舒鵬說:“有一些學生志願去基層, 這些學生的追求是很讓人佩服的。 公務員的性質是要為國家、為人民服務, 作為新時代的當代大學生, 在報考公務員時要把這種思想意識放在首位。 ” 而對於那些抱著庸碌心態去報考公務員的學生, 崔舒鵬則認為,古時的傳統思想講究“學而優則仕”,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是“官本位”思想,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句話講的是,學得好的人才能去當官。古代科舉制要先成為秀才,之後才能有成為舉人去做官的機會,現代公務員考試雖然門檻低,但並不應該是無追求的人想要庸庸碌碌過日子的途徑。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公務員考試都是選拔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才的方式,莫讓“學而優則仕”變為“學而庸則仕”。 崔舒鵬則認為,古時的傳統思想講究“學而優則仕”,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是“官本位”思想,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句話講的是,學得好的人才能去當官。古代科舉制要先成為秀才,之後才能有成為舉人去做官的機會,現代公務員考試雖然門檻低,但並不應該是無追求的人想要庸庸碌碌過日子的途徑。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公務員考試都是選拔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才的方式,莫讓“學而優則仕”變為“學而庸則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