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臺灣民間團體發動“反空汙”大遊行抗議當局治汙不力

新華社臺北12月17日電由臺灣民間團體發起的全台“反空汙大遊行”17日中午在高雄、台中同時登場。 大批民眾走上兩地街頭, 呼籲當局不要模糊焦點、推卸責任, 儘快拿出應對空氣污染的具體措施, 還中南部民眾“呼吸權”。

高雄的遊行由“南部反空汙大聯盟”號召發起, 來自高雄、台南、屏東等地的20多個社會團體和政黨組織, 參加了當天的抗議遊行。 發起者表示, 遊行隊伍中有許多大學教授、醫師、中學教師等, 總人數預計在5000人以上。

中午1時許, 抗議活動在高雄市凹子底公園拉開序幕。 參與民眾用行動劇的形式展示PM2.5對人體的危害,

高呼“反空汙, 要健康”“給我好空氣, 政客別演戲”等口號。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表示, 高雄、屏東、台南長期被發電廠、石化工業區等包圍, 每年PM2.5一級致癌物濃度超標日數達197天, 但台當局領導人和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卻說空氣污染是來自境外。 今天發起這個遊行就是要大聲疾呼, 工廠排汙才是空氣污染主因, 當局不要模糊焦點、推卸責任, 行政主管部門應立即指揮各相關單位多管齊下進行改善。

該聯盟總召陳椒華副教授引用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的研究資料指出, 今年臺灣中南部來自境外的“空汙”僅為一至一成五, 交通和逸散污染各占約兩成, 而工廠污染則占近五成。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參加了高雄的遊行。

他呼籲當局不要再推三阻四、敷衍卸責, 應該拿出具體有效的作為, 降低空氣污染, 減少對民眾的傷害。

台中當天氣溫驟降至13度, 但仍有大量市民早早來到市議會前的廣場。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十幾個團體紛紛舉著標語, 呼籲“別讓中南部成為燃煤犧牲者”, 提出“減煤救健康”“節電救臺灣”等訴求。

多次出現在“反空汙”遊行中的“大家船遊街行動劇”此次再度出現, 人造船上載著象徵政客投機者的小人、黑金牛、舌頭人等, 以及代表污染物的骷髏頭、民眾的拳頭、呐喊的鍋碗等, 以此表達“同一片天空下, 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需團結一致, 空汙才有退散的一天”這一主題。

活動召集人、“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醫師表示,

從今年1月到11月, 南北空氣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 反而更加惡化, 當局必須要用最短時間去縮短這一差距。

來自“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杜雅婷帶著兩個小女兒來參加遊行。 她表示, 霧霾的問題已經切實影響到了生活。 “我現在連去高雄短途旅行都要帶著空氣清淨機, 每天都要打開APP查看PM2.5指數來安排當天的行程, 沒事儘量不出門。 政府基本都是走過場, 擁有那麼多權力和資源應該做更多。 ”

家住台中的鐘小姐胸前貼著“我是人, 我要呼吸”的圖示。 她對記者說, 對於執政者而言, 既然執政了, 就不要把責任推脫給別人。

“空氣不好, 還讓火電廠偷偷燒煤, 還怪是從大陸飄過來的, 這就是一種推脫,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鐘小姐說, 現在很多先進國家都用核能發電, 也沒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臺灣就不能用核電?“我覺得就是政治立場的問題, 就是政客堅持當時的競選口號而已。 ”

17日中南部的抗議遊行, 是繼2月、3月之後, 島內今年第三次大規模的“反空汙”遊行。

今年入冬以來, 臺灣連續遭遇嚴重空氣污染, 尤其中南部高雄、屏東等地, 空氣檢測多次發出紅色警戒。 民眾要求當局採取措施改善空氣品質的呼聲不斷高漲。

面對輿論壓力, 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被迫緊急修正“空汙法”, 法律條文從現行86條增修為100條, 尤其加重罰則, 且可追償不當利得。 還新增“吹哨者制度”, 鼓勵員工檢舉工作場所違反“空汙法”的情況。

據臺灣媒體報導,

燃煤發電目前占臺灣整體發電量46%, 其中台中火力發電廠的PM2.5排放量占台中市固定污染源的52%。 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提出, 將在2020年把燃煤發電量降低到43%, 2025年降至30%。 但迄今未明確行動從何時開始。

記者手記:從“空汙來自境外”看臺灣當局如何推諉卸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