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中醫需要先學習《易經》,懂點看卦,看相嗎?

最近總有部分朋友來宣傳學醫必須先學易, 還說是倪海廈先生提倡的(此說待考)。

倪先生其人我略知一二, 先生在中國, 中國臺灣, 中國香港都沒有醫師證, 然後跑到美國去行醫, 看過他的一些文章, 喜歡提倡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 提倡學醫先學易, 堅決反對現代醫學, 自己大概活了58歲, 死因撲朔迷離。

一些學中醫的朋友似乎很信他的說法, 但是其學說觀之多荒誕不經。

我個人比較推崇漢方派, 古方派這一脈, 這一脈的代表人物很多, 日本的有吉益東洞, 湯本求真, 大塚敬節, 矢數道明等等, 中國的有陳修園, 吳佩衡, 胡希恕, 黃煌等老師。

古方派用藥簡單易學, 提倡方證對應, 反對把簡潔的論述, 複雜化, 哲學化, 思辯化, 認為這和仲景的法則是背道而馳的, 走的是“實證主義”的路子, 是對沉醉於思辯的中醫流弊的撥亂反正。

這一流派認為看病就是看病,

反對把易經, 看卦, 看相之類的混進來, 堅決反對學醫先學易。

除了反對以易入醫, 他們用藥還有如下特點:

首先就是基本用經方的原方原比例, 或者就在經方的基礎上加減一些, 很少使用超過十二味的大處方;

其次藥物劑量也很少, 我查了查湯本求真的劑量, 幾乎就是5克, 7克, 9克, 這個樣子, 最多12克。 他的學生大塚敬節先生比他更謹慎, 用藥劑量更小心翼翼, 經方中一兩在他那也就1.5克, 3克這個樣子, 他們用藥的方式和劑量, 和中國的另外一個流派孟河醫派很接近。

總之看到古方派的醫案我很驚訝, 他們竟然可以把以“勢大力沉”、“用藥峻猛”著稱的古經方用得和中國江蘇武進孟河醫派一樣輕盈平和。

總之日本古方派醫案最適合和孟河派醫案一起對應著看, 兩派雖然相隔萬里, 卻冥冥中有遙相呼應之處。

和他們觀點類似的還有, 何夢瑤, 乾祖望等人。

幹望祖老師有一個觀點非常著名, 遂引用如下:

我讀通了中醫經典著作, 沒有看到過憑《易經》來治病的論述;接觸過數以百計的大名醫,

也未見到他們用《易經》來治病。 不知怎樣一夜之間冒出了《易經》治病, 一如柯雲路也在一夜之間發現了新《黃帝內經》, 使早已神通廣大、神迷意奪的“神醫”胡萬林們如虎添翼。

——幹望祖 扣在中醫頭上的有九盆髒水

這些因為反對“先學易經後學醫”,

而彼此惺惺相惜的人有幾個顯著的特徵:

一個是, 治病治得好, 當年日本幾乎被“陰陽醫”也就是喜歡談論易經的那幫醫師所壟斷, 日本面積小嘛, 於是吉益東洞就跑去一個個打擂, 結果他硬是以一己之力, 力壓群醫, 將古方派推廣至全國, 最後公卿縉紳、貧民百姓, 或求診, 或問道, 門下極其熱鬧。 他的學派通過競爭, 成為了日本醫壇的主流學派;

二個是, 活得長, 在那個沒有抗生素, 沒有輸液技術, 沒有氣管插管, 沒有高級生命支持技術的時代, 這些醫家竟然一個賽一個地比拼誰更長壽, 17世紀的何夢瑤先生71歲, 18世紀的吉益東洞先生71歲, 比他年紀小一些的陳修園先生70歲, 湯本求真先生65歲, 大塚敬節先生80歲, 吳佩衡老師88歲, 胡希恕老師86歲, 乾祖望老師104歲......

怎麼解釋他們的長壽呢?一些“陰陽醫”家的辯解是,他們一生反對易經,看卦,算命,由於他們不道破天機,所以能活得長;另一些醫家的看法是,他們用藥比較輕,在治好疾病的同時對身體的傷害小(大塚敬節醫案的部分病例就是他自己)。

前一種說法荒誕無稽,後一種說法則值得探討。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易經中的確有著璀璨的思想,只是學習中醫未必要先學易經。

乾祖望老師104歲......

怎麼解釋他們的長壽呢?一些“陰陽醫”家的辯解是,他們一生反對易經,看卦,算命,由於他們不道破天機,所以能活得長;另一些醫家的看法是,他們用藥比較輕,在治好疾病的同時對身體的傷害小(大塚敬節醫案的部分病例就是他自己)。

前一種說法荒誕無稽,後一種說法則值得探討。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易經中的確有著璀璨的思想,只是學習中醫未必要先學易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