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世界盃團體賽終於有了隊內選拔,須給劉國梁的接班人點贊!

12月5日, 國際乒聯官網公佈了2018年2月世界盃團體賽中國隊名單:馬龍、樊振東、許昕、林高遠, 另一個席位將通過隊內選拔賽產生。 名單一經公佈, 引發了軒然大波, 特別是林高遠的入選以及張繼科的缺席, 一時成為球迷熱議的話題。

翌日得知:林高遠的入選並非特殊“照顧”, 他是在隊內四人選拔賽(林高遠、周雨、閆安、方博)中先後以3-2戰勝了周雨、閆安, 爭取到了第4個名額。

此話題遂暫時“降溫”。

12月15日, 國乒公佈了第5人的選拔結果。 於子洋半決賽和決賽中分別以3-0擊敗了周啟豪和王楚欽, 在參加選拔的8名U21小將中脫穎而出, 拿到了最後一個名額。

——1998年出生的於子洋, 曾在2014年日本公開賽決賽中以4-2逆轉東道主名將水谷隼, 年僅16歲的他就此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巡迴賽男單冠軍(此項紀錄今年被14歲的日本選手張本智和打破)。

於是風波再起, 引起了更大爭議。

質疑1:以往的“直通”選拔方式(隊內大循環或由排名靠前的隊員參加)非常成功, 現在為何放棄不用?

質疑2:不應該學日本隊揠苗助長。 梯隊建設不等同于年齡建設, 年輕隊員的成長應該循序漸進。

質疑3:“核心隊員”(馬、樊、許)不參加選拔, 通過U21模式便可出線的年輕隊員難以服眾。

質疑4:“送”年輕隊員一個世界冠軍, 不見得真正對他好。 會影響那些水準僅次於核心隊員的中生代、以及踏踏實實做陪練的老隊員的積極性。

漁樵以為:這些人恰恰回避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 就是之前國乒的“直通”只限於世乒賽(奇數年單項, 偶數年團體), 而世界盃和奧運會還從未有過任何形式的隊內“直通”。 如今世界盃團體賽也開啟了隊內選拔機制, 無疑這是一大進步。

質疑者故意忽略首先舉行的國乒中生代由周雨、閆安、方博、林高遠參加的那次選拔, 卻抓住後面舉行的U21年齡段選拔不放,

無非是想製造些熱點話題, 這是主要目的;不否認其中也摻雜著對前總教練的思念之情, 這也能理解。

這次世界盃團體賽的隊內選拔, 除了馬、樊、許、張, 前後兩次共有12人參加, 基本涵蓋了國乒一、二線主力, 總體上是公平合理的。

當然, 選拔的方式方法可以再探討, 具體操作的細節還可以更完善。畢竟,世界盃團體賽第一次有了隊內選拔,應予以肯定與點贊。一味吹毛求疵,為噴而噴,其實沒啥意思。

相信明年春天,世乒賽團體賽的“直通”選拔賽,劉國梁的繼承人會做得更好。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輝煌的劉國梁時代已成為過去時。曾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和愉悅、讓國人引以為豪的英雄的中國乒乓球隊,終將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一往無前,勇敢地走下去!

乒乓網 漁樵

具體操作的細節還可以更完善。畢竟,世界盃團體賽第一次有了隊內選拔,應予以肯定與點贊。一味吹毛求疵,為噴而噴,其實沒啥意思。

相信明年春天,世乒賽團體賽的“直通”選拔賽,劉國梁的繼承人會做得更好。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輝煌的劉國梁時代已成為過去時。曾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和愉悅、讓國人引以為豪的英雄的中國乒乓球隊,終將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一往無前,勇敢地走下去!

乒乓網 漁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