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高血脂不等同血液粘稠

高血脂不等同血液粘稠

到一些私立醫院或者健康體檢中心體檢, 很多人常被建議檢查“血液粘稠度”, 並被告知這個檢查可以提早發現心血管病變, 從而有效防範心梗和腦梗。 血液粘稠度指標真的那麼重要嗎?普通人群是否有做這項檢查的必要呢?

哈醫大四院心內三病房主任張明宇博士認為, “血液粘稠度指標”的重要性被誇大了, 事實上, 它的臨床意義並不大。 首先這項指標的穩定性很差, 大量飲水或者服用藥物等, 都會使這項指標發生變化;其次除了心血管病, 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

如嚴重脫水、嚴重缺氧、骨髓性疾病等。

血液粘稠度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也沒有必然聯繫。 要發生嚴重心血管疾病, 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素:一是血管壁上形成斑塊, 即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質在血管壁上凝結的小塊;二是血液凝聚度高, 如血小板聚集性高。 但是, 高凝血液並不一定粘稠度高。 當血管壁上的斑塊破裂, 分泌出的物質被高凝的血液凝結成塊, 才會堵塞血管,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如果光有斑塊, 血液凝聚度不高, 人就沒有危險。

有些人將血液粘稠和高血脂混為一談, 這也是錯誤的。 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造成的血脂異常。

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是形成斑塊和斑塊破裂的主要元兇,

因此應關注血糖血脂和血壓。 建議普通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血糖血脂檢查, 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平時應注意監測血壓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