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祖宗傳下來的中國絕色,美得不可方物!

你可曾想過

用色彩訴說獨特的中國韻味

藍灰、胭脂、黎色、月白、竹青、

酡顏、鴉青、黛藍、黃櫨、紫檀……

每一個字都旖旎多情, 似妙齡少女,

朱唇輕啟, 滿面酡紅, 身姿嫋嫋

華夏千年的美

都藏在那一顰一笑裡

顏色之于古人

是詩意而又多情的

古詩詞中

文人墨客們以文字為畫筆

描繪出多少絢麗的景致

世間萬物皆有色彩

而中國人關於顏色的命名

也凝聚著萬千詩意

美得不可方物

天青、月白、蒼綠、黛藍、

絳紫、妃紅、十樣錦……

每種顏色都被賦予美好的寓意

渲染著中國的山河歲月

千百年來驚豔如初

相思灰

這可能是世間

最悲涼的顏色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相思一寸, 亦憑添白髮幾縷,

深入骨髓的思念, 牽絆著兩人的心,

即使相思成疾, 也放不下滿眼的柔情,

這便是相思灰, 相思成灰, 也不改癡心。

▲圖: 古徽州·南屏

“山含黛, 水瀲波, 青磚小瓦馬頭牆”

徽州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

在時光研磨下

渲染成宣紙上的相思色的水墨畫

十樣錦

“佳人何故歎姻緣,

鳳冠霞帔十樣錦,

未與君謀面,

便已定終生”

十樣錦,

一個詩意的名字

一種唯美的色彩

一段令人感歎的故事

▲圖:西安·青龍寺

櫻花, 是一種屬於春天的美麗。

它是攝影師眼中的花海大片,

更是無數人心中

一個關於愛與詩的浪漫代名詞。

黛 藍

“潑黛揉藍畫不成, 暝色仍含紫。 ”

染青石,

謂之點黛。

《說文解字》裡說:

“藍, 染青草也。 黛, 畫眉也, 從黑。 ”

黛黑, 即深藍色,

藍中帶黑, 藍常源于自然,

“水色天光共蔚藍”是夜色中靜穆的藍;

“上有蔚藍天, 垂光抱瓊台”

是冬日裡澄淨的藍。

“山潑黛, 水挼藍”遠山如黛,

江水澄藍, 一幅最美的山水畫,

這裡有人所求的悠遠和淡然。

▲圖:桂林·灕江

從高處俯瞰灕江,

只見江上煙霧迷蒙,

兩岸群峰聳立,遠山如黛,

像極了一幅寫意的中國山水畫。

船行其間,是真正的“人在畫中游”。

丁香色

丁香,帶著淡淡的芬芳,

又帶著淡淡的愁怨

“我希望逢著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圖:曲阜·孔子文化園

赭 石

在畫作中,赭石

常以“配角”的身份登場

但在大自然中,它是個絕對的主角

它是戈壁峽谷的膚色,

也是蒼茫大地的底色

甚至還是古堡建築的主色調

▲圖:西藏·雅魯藏布江峽谷

廣袤的山川河谷,

樹根般的雅魯藏布江,

還有江水大拐彎處的壯麗大峽谷……

面對這樣大氣磅礴的河谷景致,

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鴉 青

“才近中秋月已清,

鴉青幕掛一團冰”

鴉青,鴉羽之色

它黑而泛青紫

是一種屬於夜晚的顏色

▲圖:青海·茶卡鹽湖(攝影©圖蟲:Levis_Ray)

夜晚的茶卡鹽湖,

沒了白天的喧囂,

夜空如洗、繁星點點,

更是美得恍惚隔世。

絳 紫

絳, 暗紫中略帶紅

在眾多的顏色中

它像一個女王一般

大氣而華麗、尊貴而優雅

▲圖:落日霞彩

(攝影: ©圖蟲:狼行天下)

蔥 綠

“萬畦香稻蓬蔥綠,

九朵奇峰撲亞青”

滿城蔥綠,孟夏悄至,

最是一田稻穀青

▲圖:龍勝梯田

夏日的龍勝梯田,

層層疊疊的蔥綠,

如綠浪般鋪天蓋地。

竹 青

竹青色,是清脆欲滴的竹之色,

竹,以不卑不亢,寧折不彎的君子之風,

入了“花中四君子”,古人有“竹色君子德”之說,

古往今來的文人,都知見竹如見君子。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竹青,最清幽的顏色,

吃貨蘇東坡曾說,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與竹相伴,可得真灑脫。

▲圖:竹林(攝影:©圖蟲:xin-qi)

《臥虎藏龍》中竹林對決的一幕,

堪稱螢屏經典,令人印象深刻。

而電影的拍攝地就在“竹鄉”安吉。

當然,不止安吉,

中國有竹林的地方真的是多不勝數了。

蒼 綠

張愛玲曾說,

倪弘毅的《重逢》中

她最愛“你盡有蒼綠”一句

你盡有蒼綠

這句似乎一下子

便道盡了一個人的前世今生

▲圖:貴州黔南·荔波

荔波可以說是一個“綠”的集大成者:

青山綠林碧水,深綠淺綠,綠到心坎裡。

從豆綠、到蔥綠,到蒼綠,

也正像一個人,從少年到遲暮的變化,

但不變的,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朱 紅

朱紅,是中國最傳統的色彩,

她既熱烈又溫暖,是生命裡淺淺的美好,

在重要的日子裡,“鴛鴦相對浴紅衣”

是中國人對生活最真摯的期待。

中國紅,穿越千年的歲月,

朱紅的宮門,大紅的對聯、福字、中國結……

一直以特別的方式護佑著人們。

▲圖:故宮

浩蕩的紫禁城,

被一層又一層朱紅色的牆所包圍,

雕樑畫棟,染盡萬千中國紅。

胭 脂

“淡抹胭脂眉不掃 ”

胭脂,也曾被叫做焉支,

匈奴地區甚至曾流傳民歌,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古代閨閣女子,搽粉用的就是胭脂,

有句“雨濕胭脂臉暈紅。”短短幾個字,

勾勒出一幅雨中美人羞紅了顏的美景。

▲圖:貼梗海棠(攝影:©圖蟲:FionaBaby)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妃 紅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妃紅不同於緋紅

緋為深紅色,妃為淺紅色

▲圖:荔枝

(攝影:©圖蟲:沙薑)

桃 紅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我們常說都說

“桃花運”“桃花運”

桃花樹下遇見那個

令你面紅心跳的人

大概便是這世間最美的緣

▲圖:西藏·林芝(攝影:©泰羊昇)

林芝,被譽為“西藏的江南”。

每年三四月時,寒意未盡,

遠方的雪峰白雪皚皚,

但林芝的桃花,

已如醉霞緋雲般爭奇鬥豔了。

靛 藍

荀子有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這裡的“藍”,

其實說的就是靛藍

靛藍又叫靛青,是一種

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還原染料

也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藍色染料

▲圖:大理·周城紮染(攝影:©左眼)

在大理“紮染之鄉”周城,

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紮染工藝。

據說當地製作染料的方法,

與《齊民要術》、《天工開物》

所載的制靛法基本相同。

圖片來源@廣州紫薇

琥 珀

“莫許杯深琥珀濃,

未成沉醉意先融”

琥珀,琥珀之色

它在古詩詞中,常是酒的顏色

而琥珀色,亦如酒,

需要細細端詳,慢慢品味它的美

▲圖:青海·黑馬河日出(攝影:©路上一隻蟲)

如果你去青海湖,

一定要看一次黑馬河的日出。

看萬丈霞光落滿湖面,

天與湖盡染琥珀色。

鵝 黃

“沿河柳鵝黃,

大地春已歸”

鵝黃,像小鵝絨毛的顏色

是一種淡淡的黃,清新又可愛

▲圖:江蘇·興化垛田

羅平的油菜花壯麗,

婺源的油菜花詩意,

漢中的油菜花一望無際,

而興化的油菜花,

則充滿了說不盡的柔情蜜意。

杏 黃

秋天最攝人心魄的色彩,

除了似火的楓紅,

還有裹金的銀杏黃

▲圖:銀杏林

“沒有在秋天去過銀杏村的人,

是不足以談秋天的。”

無論是騰沖的銀杏村、桂林的海洋鄉,

還是臨安的指南村、

妥樂的銀杏村……

都在秋天,美成童話。

秋香色

秋香色,那是有秋天草木香味的顏色。

色彩也有生命,親歷其境,

用心感受才能悟出其中的奧妙。

曹雪芹曾在《紅樓夢》裡,

多次提及秋香色,

寫妙玉時“拴著秋香色的絲絛;

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

手執麈尾、念珠。

跟著一個侍兒,飄飄拽拽的走來。”

自此秋香色便多了點出塵的味道,

秋香色,跟著秋天有著深深淺淺的變化,

她像一首新奇的詩,讓人想一品再品。

▲圖:新疆·禾木村(攝影:©jou_jou)

當秋風從禾木村的林間拂過,

白樺林、草野、甚至

圖瓦人的木質小屋,

就都鍍上一層濃郁的黃,

那是秋的顏色。

青 白

說不清,

青白是青還是白

青白之間,

它宛若紙上畫骨,

又如煙雲吐氣,

美得超凡脫俗

▲圖:郴州·霧漫小東江(攝影:©圖蟲:王劍424)

“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

每當大霧升起,

小東江便成了一片虛無飄渺的迷霧世界,

仿若仙境。

月 白

“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

月白,介於藍色和白色之間的顏色,

如月光一樣澄澈、潔淨的顏色,

古人眼裡的月亮,白裡帶著淡淡的藍,

有種清淡的的憂愁,那是床前的明月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千裡外的家鄉,久未歸,思念縈繞,

舉頭可望的明月,依舊不如故鄉的月清朗,

月白,一直是那看得見,摸不著的白月光。

▲圖:桂林

最美不過中國色

這是千年流傳下來的精髓與美好

▲圖:桂林·灕江

從高處俯瞰灕江,

只見江上煙霧迷蒙,

兩岸群峰聳立,遠山如黛,

像極了一幅寫意的中國山水畫。

船行其間,是真正的“人在畫中游”。

丁香色

丁香,帶著淡淡的芬芳,

又帶著淡淡的愁怨

“我希望逢著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圖:曲阜·孔子文化園

赭 石

在畫作中,赭石

常以“配角”的身份登場

但在大自然中,它是個絕對的主角

它是戈壁峽谷的膚色,

也是蒼茫大地的底色

甚至還是古堡建築的主色調

▲圖:西藏·雅魯藏布江峽谷

廣袤的山川河谷,

樹根般的雅魯藏布江,

還有江水大拐彎處的壯麗大峽谷……

面對這樣大氣磅礴的河谷景致,

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鴉 青

“才近中秋月已清,

鴉青幕掛一團冰”

鴉青,鴉羽之色

它黑而泛青紫

是一種屬於夜晚的顏色

▲圖:青海·茶卡鹽湖(攝影©圖蟲:Levis_Ray)

夜晚的茶卡鹽湖,

沒了白天的喧囂,

夜空如洗、繁星點點,

更是美得恍惚隔世。

絳 紫

絳, 暗紫中略帶紅

在眾多的顏色中

它像一個女王一般

大氣而華麗、尊貴而優雅

▲圖:落日霞彩

(攝影: ©圖蟲:狼行天下)

蔥 綠

“萬畦香稻蓬蔥綠,

九朵奇峰撲亞青”

滿城蔥綠,孟夏悄至,

最是一田稻穀青

▲圖:龍勝梯田

夏日的龍勝梯田,

層層疊疊的蔥綠,

如綠浪般鋪天蓋地。

竹 青

竹青色,是清脆欲滴的竹之色,

竹,以不卑不亢,寧折不彎的君子之風,

入了“花中四君子”,古人有“竹色君子德”之說,

古往今來的文人,都知見竹如見君子。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竹青,最清幽的顏色,

吃貨蘇東坡曾說,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與竹相伴,可得真灑脫。

▲圖:竹林(攝影:©圖蟲:xin-qi)

《臥虎藏龍》中竹林對決的一幕,

堪稱螢屏經典,令人印象深刻。

而電影的拍攝地就在“竹鄉”安吉。

當然,不止安吉,

中國有竹林的地方真的是多不勝數了。

蒼 綠

張愛玲曾說,

倪弘毅的《重逢》中

她最愛“你盡有蒼綠”一句

你盡有蒼綠

這句似乎一下子

便道盡了一個人的前世今生

▲圖:貴州黔南·荔波

荔波可以說是一個“綠”的集大成者:

青山綠林碧水,深綠淺綠,綠到心坎裡。

從豆綠、到蔥綠,到蒼綠,

也正像一個人,從少年到遲暮的變化,

但不變的,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朱 紅

朱紅,是中國最傳統的色彩,

她既熱烈又溫暖,是生命裡淺淺的美好,

在重要的日子裡,“鴛鴦相對浴紅衣”

是中國人對生活最真摯的期待。

中國紅,穿越千年的歲月,

朱紅的宮門,大紅的對聯、福字、中國結……

一直以特別的方式護佑著人們。

▲圖:故宮

浩蕩的紫禁城,

被一層又一層朱紅色的牆所包圍,

雕樑畫棟,染盡萬千中國紅。

胭 脂

“淡抹胭脂眉不掃 ”

胭脂,也曾被叫做焉支,

匈奴地區甚至曾流傳民歌,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古代閨閣女子,搽粉用的就是胭脂,

有句“雨濕胭脂臉暈紅。”短短幾個字,

勾勒出一幅雨中美人羞紅了顏的美景。

▲圖:貼梗海棠(攝影:©圖蟲:FionaBaby)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妃 紅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妃紅不同於緋紅

緋為深紅色,妃為淺紅色

▲圖:荔枝

(攝影:©圖蟲:沙薑)

桃 紅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我們常說都說

“桃花運”“桃花運”

桃花樹下遇見那個

令你面紅心跳的人

大概便是這世間最美的緣

▲圖:西藏·林芝(攝影:©泰羊昇)

林芝,被譽為“西藏的江南”。

每年三四月時,寒意未盡,

遠方的雪峰白雪皚皚,

但林芝的桃花,

已如醉霞緋雲般爭奇鬥豔了。

靛 藍

荀子有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這裡的“藍”,

其實說的就是靛藍

靛藍又叫靛青,是一種

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還原染料

也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藍色染料

▲圖:大理·周城紮染(攝影:©左眼)

在大理“紮染之鄉”周城,

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紮染工藝。

據說當地製作染料的方法,

與《齊民要術》、《天工開物》

所載的制靛法基本相同。

圖片來源@廣州紫薇

琥 珀

“莫許杯深琥珀濃,

未成沉醉意先融”

琥珀,琥珀之色

它在古詩詞中,常是酒的顏色

而琥珀色,亦如酒,

需要細細端詳,慢慢品味它的美

▲圖:青海·黑馬河日出(攝影:©路上一隻蟲)

如果你去青海湖,

一定要看一次黑馬河的日出。

看萬丈霞光落滿湖面,

天與湖盡染琥珀色。

鵝 黃

“沿河柳鵝黃,

大地春已歸”

鵝黃,像小鵝絨毛的顏色

是一種淡淡的黃,清新又可愛

▲圖:江蘇·興化垛田

羅平的油菜花壯麗,

婺源的油菜花詩意,

漢中的油菜花一望無際,

而興化的油菜花,

則充滿了說不盡的柔情蜜意。

杏 黃

秋天最攝人心魄的色彩,

除了似火的楓紅,

還有裹金的銀杏黃

▲圖:銀杏林

“沒有在秋天去過銀杏村的人,

是不足以談秋天的。”

無論是騰沖的銀杏村、桂林的海洋鄉,

還是臨安的指南村、

妥樂的銀杏村……

都在秋天,美成童話。

秋香色

秋香色,那是有秋天草木香味的顏色。

色彩也有生命,親歷其境,

用心感受才能悟出其中的奧妙。

曹雪芹曾在《紅樓夢》裡,

多次提及秋香色,

寫妙玉時“拴著秋香色的絲絛;

腰下系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

手執麈尾、念珠。

跟著一個侍兒,飄飄拽拽的走來。”

自此秋香色便多了點出塵的味道,

秋香色,跟著秋天有著深深淺淺的變化,

她像一首新奇的詩,讓人想一品再品。

▲圖:新疆·禾木村(攝影:©jou_jou)

當秋風從禾木村的林間拂過,

白樺林、草野、甚至

圖瓦人的木質小屋,

就都鍍上一層濃郁的黃,

那是秋的顏色。

青 白

說不清,

青白是青還是白

青白之間,

它宛若紙上畫骨,

又如煙雲吐氣,

美得超凡脫俗

▲圖:郴州·霧漫小東江(攝影:©圖蟲:王劍424)

“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

每當大霧升起,

小東江便成了一片虛無飄渺的迷霧世界,

仿若仙境。

月 白

“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

月白,介於藍色和白色之間的顏色,

如月光一樣澄澈、潔淨的顏色,

古人眼裡的月亮,白裡帶著淡淡的藍,

有種清淡的的憂愁,那是床前的明月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千裡外的家鄉,久未歸,思念縈繞,

舉頭可望的明月,依舊不如故鄉的月清朗,

月白,一直是那看得見,摸不著的白月光。

▲圖:桂林

最美不過中國色

這是千年流傳下來的精髓與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