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5市地方立法助力環保 四川為綠水青山搭建專屬“保護傘”

5市制定地方性法規助力環保

攀枝花

《攀枝花市城市綠化條例》

達州

《達州市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條例》

宜賓

《宜賓市翠屏山保護條例》

眉山

《眉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

內江

《內江市甜城湖保護條例》

本報訊作為全國第二大城市人造森林公園, 宜賓市翠屏山即將迎來專屬的法律“保護傘”。 幾天之後的2018年元旦, 《宜賓市翠屏山保護條例》將正式實施。 在翠屏山公園工作了20多年的田曉霞看來, 這意味著管理將上升到“依法”的高度, 對於“刻劃、汙損樹木、岩石和文物古跡”等14種行為, 在過去只能勸阻,

今後可交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罰。

同在川南的內江市, 《內江市甜城湖保護條例》也將在明年3月1日正式生效。 這既是獲得立法權限後內江市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 也是沱江流域第一部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法規。

12月1日, 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 表決通過了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6個地級市的7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攀枝花市城市綠化條例》《達州市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條例》《宜賓市翠屏山保護條例》《眉山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內江市甜城湖保護條例》等位列其中。 從城市綠化到古村落保護, 從翠屏山到甜城湖再到飲用水源地保護, 這一輪5個城市的地方性法規立法都選擇了環保領域。

省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認為, 立法保護環境, 反映出全省上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認知。

近年來, 省人大先後制定、修改和批准《四川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19部地方性法規。 今年9月經省人大表決通過的《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 也將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秉承這一理念, 在深化改革領域, 我省出臺多項改革方案, 就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進行探索。

去年5月, 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四川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 明確提出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8類制度。 配套出臺《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

原標題:6市地方立法 5個選環保領域 我省為綠水青山搭建專屬“保護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