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店沒生意?11大行銷妙招幫你逆襲!

開店怎麼能不行銷?做行銷又怎麼能不懂得顧客的心理?懂得以下的11個行銷套路, 保准能讓你的店鋪火爆非凡!以餐飲為例:

1、利用從眾心理

大多數人都有從眾心理。 當顧客對周圍不熟悉時, 他們會選擇排隊較多的餐廳, 因為他們認為這家餐廳好吃才會有這麼多人排隊。

商家可以利用從眾心理, 製作排隊現象。

(1)可以雇人排隊, 造成餐廳火爆的假像(當然這只能用的了一時, 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

(2)製作產品可以慢一些, 讓門店形成等位。

(3)在等候區營造熱烈的氣氛, 吸引其他人的目光。 可以搞些小活動、小遊戲,

贈送禮品等等。

排隊時間是有限度的, 太長的隊伍反而會造成新客的流失, 因此商家要把握好尺度。

2、錨定效應:先推薦貴的, 顧客會覺得其他的更划算

人們在做預測的時候, 內心中往往充滿了對事物不確定性的恐懼和不安, 因此, 通過設想一個具體的數位可以明顯降低這種不安, 並且堅定自己的信念。 這種思維機制, 稱為“錨定”。

當顧客到你的店中就餐時, 可能需要你推薦菜品, 你可以先推薦較貴的, 顧客不接受, 再向他們推薦較低的菜品, 他們就會覺得這個比較便宜的菜品更划算, 更容易接受。

3、消除“選擇困難綜合症”

這個詞大家應該很熟悉, 現在很多都說自己有“選擇困難綜合症”,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心理。

當選擇越多時, 我們反而越糾結, 越焦慮, 無法做出選擇。

當功能表上的產品過多時, 顧客往往會花費很多時間在點餐上, 這樣就降低了餐廳的翻台率。 當顧客不知道點什麼的時候, 他們往往會選擇之前點過的產品, 這樣不利於餐廳推廣新品。

因此餐廳的菜品不要過多, 要適量, 並及時撤掉不受歡迎的菜品。

4、盤子收的慢, 翻台翻的快

有些餐廳為了快速收拾餐桌, 會在客人就餐的時候就把空置的餐盤收回, 這樣看似可以提供效率, 其實會降低翻台率。

因為顧客看到桌子堆滿餐盤時, 就會覺得自己已經吃了很多, 會從心理暗示自己已經吃飽了, 該走了。

如果在就餐期間回收餐盤, 顧客無法直觀的感受到自己到底吃了多少,

容易造成顧客用餐時間過長。

5、在天氣好時, 推薦會員充值卡成功率會更高

6、音樂行銷催眠術

萊斯特大學的心理學研究顯示, 在餐廳裡播放古典音樂能鼓動顧客消費更多, 因為這使讓他們覺得自己更富有。

流行音樂則會導致顧客在用餐上的花費減少10%。

音樂還能提高翻台率。

播放舒緩輕鬆的音樂, 消費者會在餐廳待得更久。 播放節奏稍微快的音樂, 消費者在餐廳待得時間則更短。 因此想要提高翻台率, 可以在餐廳播放節奏稍快的音樂。

7、商品組合出售, 顧客更願意掏錢

你的偶像電子版寫真39元, 紙質版寫真130元, 電子版+紙質版130元, 你會選擇哪個?

當然是第三種, 同樣的價格可以同時買到電子版和紙質版。

其實商家想要賣的就是組合產品,

加入紙質版只是讓你有對比, 感覺組合產品更划算。

這種方法肯德基和麥當勞最常用, 一般用於套餐。

8、用不太舒服的椅子, 提高翻台率

高翻台率的餐廳賣的是綜合的性價比。 消費者對環境要求不會太高, 只要整體的就餐體驗滿足他的期望即可。

外婆家的椅子就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人在上面坐久了, 會有點不舒服(利用消費者身體感知)。 就餐完畢後, 迅速的離開, 所以很難看到顧客在外婆家裡把酒言歡, 吃完還在聊天的場景。

9、降低掏錢心痛的效應

人們在買東西的時候, 會衡量產品帶來的好處和即將失去金錢是痛苦。 人們在購物高價產品時,其實會產生生理痛感,掏錢不僅心痛,也會身痛。因此,商家要想辦法降低這種痛感。

(1)鼓勵顧客使用移動支付和信用卡,因為看不到實際的金錢,可以降低顧客的痛感。

(2)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提高購物的快感。有的商家會搞些慈善活動,顧客每吃一頓,商家會捐出相應的善款,這樣會讓顧客覺得自己吃頓飯還能做慈善,很值當。

10、功能表上不出現金錢符號,提高人均客單價。

從心理學上看,消費者會受到促發效應影響。

促發效應是指,先前的知覺會刺激會影響的下一個知覺刺激的反應。

如當你使用¥和$等金錢符號的時候,就會促發消費心中複雜的情緒,也會出現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或自私的行為。在點餐過程,就會“悠著點”吃。所以儘量縮小現金符號。

11、高明的數位遊戲,擊潰消費者心理價格防線

產品價格定成零數會比整數看起來更便宜,更容易讓顧客掏錢。9.9元,顧客會覺得是9元,雖然只比10元差0.1元,但顧客還是覺得9.9元更便宜。所以很多餐廳的菜品定價為19元、29元等。

餐廳還可以推出一兩個超值菜,可以拉低餐廳整體價位,讓顧客覺得餐廳整體價格不貴。例如外婆家的3塊錢一盤的“麻婆豆腐”,讓所有的顧客都感覺超級實惠。“麻婆豆腐”幾乎已經成為每個顧客去外婆家的必點菜。

人們在購物高價產品時,其實會產生生理痛感,掏錢不僅心痛,也會身痛。因此,商家要想辦法降低這種痛感。

(1)鼓勵顧客使用移動支付和信用卡,因為看不到實際的金錢,可以降低顧客的痛感。

(2)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提高購物的快感。有的商家會搞些慈善活動,顧客每吃一頓,商家會捐出相應的善款,這樣會讓顧客覺得自己吃頓飯還能做慈善,很值當。

10、功能表上不出現金錢符號,提高人均客單價。

從心理學上看,消費者會受到促發效應影響。

促發效應是指,先前的知覺會刺激會影響的下一個知覺刺激的反應。

如當你使用¥和$等金錢符號的時候,就會促發消費心中複雜的情緒,也會出現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或自私的行為。在點餐過程,就會“悠著點”吃。所以儘量縮小現金符號。

11、高明的數位遊戲,擊潰消費者心理價格防線

產品價格定成零數會比整數看起來更便宜,更容易讓顧客掏錢。9.9元,顧客會覺得是9元,雖然只比10元差0.1元,但顧客還是覺得9.9元更便宜。所以很多餐廳的菜品定價為19元、29元等。

餐廳還可以推出一兩個超值菜,可以拉低餐廳整體價位,讓顧客覺得餐廳整體價格不貴。例如外婆家的3塊錢一盤的“麻婆豆腐”,讓所有的顧客都感覺超級實惠。“麻婆豆腐”幾乎已經成為每個顧客去外婆家的必點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