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是南川人一道溫暖的保障

南川微發佈, 資訊快一步!

NEWS

近年來,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民生事業極大繁榮, 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從城鎮到農村、從企業職工到城鄉居民, 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 群眾保障待遇連年提高, 困難群眾有了政府兜底, 社會保障安全網愈結愈實愈密。

2009年, 我區首次推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農村居民只需要每年繳納最低100元的養老保險金, 年滿60周歲後就能按月領到養老待遇。 自此, 我區構建起了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框架, 並配套推行一次性死亡補助金的喪葬待遇。 農村居民也能老有所養。

2014年, 我區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再一次實現大改革, 從當年7月1日起, 城鄉養老保險實現跨區域、跨險種轉移銜接。 也就是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之間、跨省市地域之間都可以互轉。 農村群眾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保。

社保大廳全覆蓋

自從我區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框架以來,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健全完善, 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養老待遇實現“十三連增”, 我區基本養老金平均水準由2005年的490元增至2016年的2250元, 增長了359%。

與養老保險情況相似, 醫保在以前也是條塊分割, 農民有新農合, 城鎮職工有職工醫保, 非從業城鎮居民有城鎮居民醫保。

2004年建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 2006年首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在此基礎上, 2009年, 我區又將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進行了全面整合, 建立了統一的管理體制。 至此, 覆蓋全區、打破戶籍界線的城鄉統籌一體化醫療保障制度體系雛形開始建立。 通過不斷發展, 如今制度更加完善、運行更加優化、管理更加規範,

切實有效地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社會救助及慈善事業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在快速發展。 我區先後制訂出臺了20個社會救助政策檔, 全區各鎮街均設立了統一受理救助申請的視窗, 建立起“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救助機制, 建設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平臺, 開通一站式結算服務系統。

日前, 我區還出臺《南川區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十三五”規劃》, 在“十三五”期間將增強殘疾人“造血”功能, 加強殘疾人民生政策保障, 到2020年實現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免費身體檢查。

近年來, 我區不斷建立完善的慈善事業, 為社會保障提供了重要補充。 在醫療領域, 成立“天使慈善助醫基金”“宏仁明瑜慈善助醫基金”“龍濟康復助醫基金”“興川慈善助醫基金”等;在教育領域, 成立了“山水億森教育勵志基金”;在扶貧領域, 有“南川扶貧基金”“城鄉特困救助基金”等等。

多年來, 已籌集募捐款上千萬, 一筆筆慈善救助款項幫助無數困難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播撒了人間大愛。

2007年, 按照中央和市里部署, 我區在全區範圍內統一實施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 並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的“並軌”。 今年,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再次上漲, 提高至人均每月350元。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打響, 我區各級各部門以“想困難群眾之所想、急困難群眾之所急”的聯動工作機制, 全面推進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地, 實施精准扶貧、靶向施策。 從就業、助學、就醫、住房等各方面入手, 為困難群眾不斷“造血”。

頭渡鎮玉台村原有建卡貧困戶130戶332人, 其中126戶311人已脫貧, 現有4戶21人未脫貧, 屬於深度貧困戶。 目前, 村裡為每一戶貧困戶建立了三個“五年計劃”, 並結合晚熟李、方竹筍、中蜂等特色產業,為貧困戶建立了產業穩收及增收台賬、外出務工人員台賬。同時,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完善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為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築就堅實的民生底線,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密集出臺,順應新期待的改革相繼落地,彰顯了我區區委、區政府的民生情懷,廣大人民群眾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我區完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設施。

本條內容:南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羅苑瑜

圖片為南川日報社資料圖

——————推廣——————

目前N多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看完記得分享、點贊噢。長得好看的人都會這樣做!

本公眾號內容注明原創內容,系南川微發佈原創作品,版權歸南川微發佈所有。若要轉載,請在後臺留言發起授權申請,獲得明確授權認證之後,方可轉載發佈。否則視為侵犯版權。

值班總編:鄧偉 本期編輯:汪敘含

推薦微信公眾號

並結合晚熟李、方竹筍、中蜂等特色產業,為貧困戶建立了產業穩收及增收台賬、外出務工人員台賬。同時,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完善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為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築就堅實的民生底線,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密集出臺,順應新期待的改革相繼落地,彰顯了我區區委、區政府的民生情懷,廣大人民群眾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我區完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設施。

本條內容:南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羅苑瑜

圖片為南川日報社資料圖

——————推廣——————

目前N多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看完記得分享、點贊噢。長得好看的人都會這樣做!

本公眾號內容注明原創內容,系南川微發佈原創作品,版權歸南川微發佈所有。若要轉載,請在後臺留言發起授權申請,獲得明確授權認證之後,方可轉載發佈。否則視為侵犯版權。

值班總編:鄧偉 本期編輯:汪敘含

推薦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