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張承惠:網路借貸一開始就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

12月17日, 網貸之家聯合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共同舉辦的《新週期·新普惠:2017互聯網金融行業高峰論壇——暨第六屆中國網路借貸行業峰會》在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盛大舉行。

經濟新形勢下, 建設普惠金融體系, 服務實體經濟, 已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核心目標之一。 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突破口在哪?互金各方優秀代表在峰會現場進行了一場激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作為峰會特邀嘉賓,

做了題為《進一步完善網路借貸監管》的主題演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 張承惠

“最近時期的監管驅嚴, 有它客觀必然性, 但加強監管不是為了拍死行業, 是為了網貸行業更好的可持續發展, 網貸行業監管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

張承惠表示,

近期金融監管驅嚴是一個必然趨勢。 中國正處在重要轉型時期, 處在經濟結構調整, 產業升級, 經濟發展模式轉換的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系統性的風險會加大。 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以及十九大報告中, 都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張承惠認為, 網路借貸是實現普惠金融目標的重要工具。 “互聯網金融一開始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就是為彌補現代金融體系的薄弱環節。 即便到現在有些負面新聞, 互聯網金融也並沒有像持牌金融機構那樣製造很多金融泡沫, 脫實向虛。 ”

網路借貸行業監管出臺了很多政策, 但政策還有進一步完善空間, 對網貸行業監管的過程中, 張承惠認為要處理以下幾個關係:

金融風險防控和依託技術的金融產品創新之間的平衡。 “最近一個會議上, 一個監管層官員的話非常好, 他說監管部門不能落後於市場, 不能阻擋創新, 而且要避免情緒化的對立。 ”。

金融服務可得性和可負擔性之間的關係。 “互聯網金融極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 爭議比較大的是可負擔行, 就是利率是不是太高?高利貸是不是嚴重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這個問題有一個平衡, 很難用一個艱難的數量指標把它框定, 需要做一個綜合的分析。 ”

持牌金融機構和網路借貸之間的關係。 “前期網路借貸發展非常快, 很多持牌金融機構有怨言, ‘我們是在嚴格的監管之下, 沒有辦法和網貸機構競爭。

’現在普遍達成一致, 形成共識的是, 同類業務應該實行一致性監管, 貸款業務應該有相同的監管力度和要求。 ”

上述幾個關係的處理過程, 考驗的是監管部門的監管藝術。

張承惠認為, 網路借貸行業還需要繼續細化監管規則。 “中國正規金融體系, 分類分層監管做得不好。 比如銀行業,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種類分成二十多種, 但分類邊界不是很清晰, 分成二十幾個種類給監管也帶來很多麻煩。 未來可以嘗試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推出更有效的分類和分層監管, 分類監管主要是按照業務風險度、關聯度、對外部影響力等特徵, 分層監管主要是根據規模, 還可以考慮其它的一些標準。 ”

另外, 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應該更好地發揮作用,

“業務標準、統計口徑要規範, 還有加強業務資訊的統計和分析, 投資者和消費者教育等。 ”張承惠認為目前互聯網金融協會參與面、會員還不夠廣。 “現在協會吸收會員的時候非常謹慎, 害怕把一些比較差的機構吸收進來, 影響協會的聲譽。 會員吸收的門檻有限制, 但自律規範應該是全行業通用。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