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孔子之師寫菜譜 資陽鯰魚傳承2500年

資陽三賢公園。

一種美食的烹飪技法, 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年代, 傳承多少年?大膽猜!

4月9日, 資陽市餐飲協會相關負責人揭秘:如今資陽市沱江兩岸大多數家庭幾乎都會做的“萇弘鯰魚”,

其烹飪技法相傳竟有2500年。 而包含這道美食的膳譜就是孔子之師——資陽人萇弘所著。

4月10日, 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推出的封面主題周系列活動將走進資陽, 走進這個誕生了萇弘、董鈞、王褒三賢的文化之鄉, 直播2500年前的東周菜譜, 揭開蜀人先祖資陽人的神秘面紗。

一道美食 在資陽傳承2500年

在資陽, “訪弘問樂”的典故眾所周知。 相傳春秋末年, 萇弘回四川資陽為母守孝, 孔子因修訂《樂經》時犯難, 於是前往資陽拜訪萇弘, 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 資陽城區的“孔子訪萇弘”雕塑也來源於此。

萇弘是東周內史大夫, “以方術事周王”之賢士, 在周王室大臣劉文公手下任大夫一職。

他不僅是一位天文學家、音樂家, 還是一位對華夏飲食文化影響深遠的美食家。 據記載, 年輕時的萇弘, 逆沱江而上去過如今的金堂、成都, 順江而下則去過如今的內江、瀘州、重慶等地。 每到一處, 他都會受到當地達官顯貴、豪商巨富、名流雅士的熱情接待, 有機會見識品嘗到當地的美食。 萇弘遊歷各地時, 喜歡把不同特色的地方菜收集起來, 加以提煉後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菜, 每到一個地方又會將自己掌握的烹飪技藝展示出來。

傳說孔子與萇弘在資陽相遇, 萇弘想到家中無好菜招待, 便吩咐船家打一網魚款待。 船家連撒三網, 均無獲。 自小長於沱江邊的萇弘, 熟知魚習性環境, 即叫船家到一回水處, 親自下網打起一條重約10餘公斤的沱江鯰魚。

回到家中, 萇弘親自下廚烹飪, 做出一道色澤紅亮、香鮮味美的鯰魚佳餚。 孔子食之讚不絕口:“萇叔廚藝奇絕, 如此佳餚豈能無名, 就以先生姓名命之, 謂萇弘鯰魚可也。 ”“萇弘鯰魚”被萇弘寫進了研究美食的著作《萇膳齋》裡。

上世紀80年代末, 四川有學者前往萇弘後人繁衍地——河南禹州考證, 走了多個萇姓村落, 意外獲得萇弘所著《萇膳齋》的口傳膳譜, 共有80餘種, 編成《萇弘宴典故集錦》。 這份菜譜有何神秘, 和川菜有什麼聯繫?4月11日, 封面新聞將走進資陽進行現場直播。

一塊頭骨 揭秘蜀人原鄉在資陽

1951年, 成渝鐵路建設工地上, 不斷有古生物化石出現, 特別是在資陽蓮花山段就有65件之多。 消息傳開,

川西行署和博物館報告到西南軍政委員會。 時任西南軍區政委的鄧小平, 立即找到重慶商學院教授張聖奘, 要他出任團長, 對成渝鐵路沿線文物進行一次普查。

張聖奘教授一行十多人來到資陽, 當地獨特的地表結構和豐富的出土化石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 張教授決定對資陽進行重點考察。 通過近一個月艱苦細緻的工作, 1951年3月, 他們終於在成渝鐵路資陽九曲河一號橋墩十幾米深處發掘出一具古人類頭骨化石, 後被命名為“資陽人”頭骨化石。

古人類頭骨化石被送到北京, 由時任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所長的裴文中教授主持研究。 同年9月, 裴文中教授親自來川, 對頭骨化石發掘原址進行全面考察, 並在兩旁挖掘兩坑,

進行補充發掘, 歷時33天, 發現了東方劍齒象、犀牛、豬獾、箭豬、水鹿、馬、魚、龜及烏木等, 還有一件世界獨一無二的骨椎, 對研究頭骨化石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旁證資料。

近年來, 多數史學家研究得出結論:“資陽人”應為蜀人先祖。 這枚殘缺的頭骨化石現狀如何?資陽為什麼被稱為“蜀人原鄉”?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史學家宮長為將對其進行解謎。

兩場直播

看石窟唱高腔, 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

今日啟動的“封面主題周·資陽”將講述蜀人原鄉怡然資陽的精彩故事。

一周時間內, 封面新聞將進行兩場網路直播。 除了直播揭秘孔子之師萇弘的私房菜譜外, 封面新聞主播將走進神秘而古老的安嶽石刻, 帶網友目睹“古多精美”的安嶽石刻風采。此外,我們還將用視頻記錄這座城市的巨變,尋找“有愛之城”紅細胞志願者的感人故事,感受一曲川劇高腔“資陽河”傳唱至今的獨特韻味。

主題周期間,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還將揭秘全國首個完整口腔裝備材料產業鏈落戶資陽始末,展現怡然資陽的現代風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田雪皎

帶網友目睹“古多精美”的安嶽石刻風采。此外,我們還將用視頻記錄這座城市的巨變,尋找“有愛之城”紅細胞志願者的感人故事,感受一曲川劇高腔“資陽河”傳唱至今的獨特韻味。

主題周期間,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還將揭秘全國首個完整口腔裝備材料產業鏈落戶資陽始末,展現怡然資陽的現代風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田雪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