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真假難辨!3D列印超逼真還原雲岡石窟!這項技術讓人拍手叫好!

央視的《尋寶》節目,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看過?

一件件寶物被民間的收藏者們帶到專家的面前, 仔細鑒定——

若是宋元明清的珍寶, 全場驚呼——

但也會有收藏者不幸買到高仿的贗品, 只得黯然歸去——

不過, 最近浙大刁常宇教授的團隊在雲岡最大的洞窟——又名“靈岩寺”的第3窟西後室, 用3D列印技術, 完成了一次高科技的“石窟還原”。

這個長17.9米, 寬13.6米, 高10米的窟, 內含氣勢宏大、雕刻精美的造像,

又有完整的石窟形制。 大家一定會感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不過, 要是告訴你這其實是用3D列印技術還原出來的, 你是否會大吃一驚呢?

這項由浙大文化遺產研究院刁常宇副教授的團隊與山西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攻關研究的項目, 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列印技術實現的大體量文物複製工程。

工程歷時2年, 終於在近期正式揭幕。

複製的洞窟不僅有高保真的雕像石刻, 同樣還還原了石窟歷經千年風化的痕跡, 參觀者能從中領略石窟藝術、古代建築、石窟風化、文物保護等豐富內容。

看到這裡, 大家肯定會覺得, 這種用3D列印出來的石窟, 怎麼可能會分辨不出來?

還真別說, 要是去參觀的話, 還真的很難分辨石窟到底是真的還是“贗品”。 項目團隊可是在資料獲取方面下了重功夫。

文物重建的前提是高保真的資料獲取。 團隊採用三維鐳射掃描技術和多圖像三維重建技術相結合的技術路線, 數位化高保真採集與處理石窟資料。 三維採樣點間距小於2毫米, 整體三維重建誤差小於5毫米, 紋理圖像採樣解析度達到了150dpi。 原真數位化的記錄, 保證了文物復原的水準。

不光是資料上的採集,在複製品製作的過程中,專案團隊也是花足了功夫。石窟高保真彩色三維模型完成後,專案團隊又利用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精度3D印表機製作文物複製品。“使用了20台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3D列印設備同步加工製作,歷時一年,共製作了842塊複製品。”刁常宇介紹,這些複製品又經過機械拼裝、泡沫填充、拼縫處理等工藝,最終實現了石窟等比例還原,現場施工歷時3個月。

在這之中,3D列印技術材料如何再現石質質感是個需要不斷突破的難題。不過,我們的專家團隊還是攻克了這個難題,採用專門的噴漆材料結合自動上色技術製作了逼真的黃砂岩質感。之後由雲岡石窟研究院的藝術家人工上色完成細節,色彩還原度到達90%以上。

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雲岡石窟第3窟西後室的成功複製和落成,是科研院所、高校、社會團體和創業公司等各方面樹立文化自信、自覺實踐文化傳承使命的成果。目前,可移動的雲岡石窟第12、18窟的複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未來,可移動的雲岡石窟複製窟、多人互動雲岡石窟VR系統將陸續問世,讓攜帶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文物真正“活起來”,走出去。

石窟介紹:雲岡石窟第3窟開鑿於距今1500餘年的北魏時期。窟面東西各開一門,窟內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三尊像。主尊阿彌陀佛高10米,面部圓潤豐滿,神態超然,通身飾背光,神態安詳。兩側菩薩高約6米,頭戴寶冠,精美莊嚴。窟內留下的分割、揭取岩石的遺跡,是瞭解古代石窟開鑿方法的珍貴實物資料。

本文編輯: 陸呈嘯

不光是資料上的採集,在複製品製作的過程中,專案團隊也是花足了功夫。石窟高保真彩色三維模型完成後,專案團隊又利用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精度3D印表機製作文物複製品。“使用了20台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3D列印設備同步加工製作,歷時一年,共製作了842塊複製品。”刁常宇介紹,這些複製品又經過機械拼裝、泡沫填充、拼縫處理等工藝,最終實現了石窟等比例還原,現場施工歷時3個月。

在這之中,3D列印技術材料如何再現石質質感是個需要不斷突破的難題。不過,我們的專家團隊還是攻克了這個難題,採用專門的噴漆材料結合自動上色技術製作了逼真的黃砂岩質感。之後由雲岡石窟研究院的藝術家人工上色完成細節,色彩還原度到達90%以上。

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雲岡石窟第3窟西後室的成功複製和落成,是科研院所、高校、社會團體和創業公司等各方面樹立文化自信、自覺實踐文化傳承使命的成果。目前,可移動的雲岡石窟第12、18窟的複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未來,可移動的雲岡石窟複製窟、多人互動雲岡石窟VR系統將陸續問世,讓攜帶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文物真正“活起來”,走出去。

石窟介紹:雲岡石窟第3窟開鑿於距今1500餘年的北魏時期。窟面東西各開一門,窟內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三尊像。主尊阿彌陀佛高10米,面部圓潤豐滿,神態超然,通身飾背光,神態安詳。兩側菩薩高約6米,頭戴寶冠,精美莊嚴。窟內留下的分割、揭取岩石的遺跡,是瞭解古代石窟開鑿方法的珍貴實物資料。

本文編輯: 陸呈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