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浙江泰順國保廊橋重生 文化搭台旅遊唱戲助力申遺

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中新網溫州12月17日電 (江楊燁)“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五穀豐登, 全面小康, 偉大復興。 ”16日, 隨著口號的高喊以及申遺傳承人曾家快釘上文興橋最後一塊橋板,

浙江泰順圓橋活動拉開帷幕, 三座被洪水衝垮的國保廊橋均修舊如舊, 展現在世人面前。

泰順隸屬於浙江省溫州市, 境內群巒起伏。 泰順廊橋, 則是歷史鑲嵌在浙南群山之中的文化瑰寶, 是數十萬山區群眾引以為豪的文化遺產。

廊橋跨越山溪, 古時是供人歇腳的風雨亭, 群山間的交通要道。 後來廊橋逐漸演變成為具有交通、休憩、信仰、集市等功能為一體的場所。 如今,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閩浙木拱廊橋入選中國“世遺”預備名單。

千百年來, 廊橋在泰順人心中便是一種鄉愁。

2016年9月15日, 泰順遭遇百年一遇的“莫蘭蒂”超強颱風,

一日之內薛宅橋、文重橋、文興橋3座國保級廊橋相繼被衝垮, 損失極為慘重。

廊橋所在周邊村民自發組織成立“護橋隊”, 爭做“朝陽群眾”。 72歲的薛士雲老人沿著溪流, 找尋兩天, 走了65公里, 帶回100多件小構件。 正式因為“全民救橋”, 三座國保廊橋才能在短短一年時間裡迎來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申遺傳承人曾家快釘上文興橋最後一塊橋板 主辦方供圖 攝

溫州市副市長陳建明在活動現場表示, 廊橋, 不僅是人類歷史文化瑰寶, 更是泰順的品牌和泰順人民的精神象徵。

據瞭解, 泰順廊橋的重建得到了各界的關注。 2017年, 泰順旅遊產值和人數相比于去年均增加了近百分之三十。

文化搭台, 旅遊唱戲。 泰順縣委書記董旭斌接受採訪時表示, 泰順精神、廊橋文化都是獨特的旅遊資源, 接下來, 泰順將繼續堅持生態立縣, 旅遊興縣, 通過申遺強化保護意識等措施, 走旅遊富民之路。

近年來, 泰順通過成立泰順廊橋研究保護中心;設置“閩浙木拱廊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安排專班、專人、專項推進廊橋申遺;設立廊橋保護站,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簽訂廊橋保護安全責任書等措施, 在全縣形成廊橋保護網路。

同時, 泰順不斷挖掘和傳承廊橋文化, 大力整合木偶戲、碇步龍等民間民俗文化, “元宵百家宴”、“佘鄉三月三”等傳統文化節日, 進一步弘揚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投入近億元資金, 打造世界遺產體驗性旅遊景區“廊橋文化園”, 將廊橋文化和旅遊宣傳成功結合。

據悉, 圓橋活動之後, 閩浙木拱廊橋聯合申遺官方網站正式上線。 網站負責人鐘曉波表示, 保護對於廊橋來說是第一要義, 希望通過申遺官網宣傳廊橋, 進而保護廊橋。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