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黃連|第 413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黃連 | 第 413天

2017-12-17 醫承有道

點擊上方藍色字

“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黃連

COPTIDIS RHIZOMA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附子 | 第 412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雲連Coptis teeta Wall.的乾燥根莖。 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雲連”。

相關名

黃連、元連、味連、雅連、雲連、雞爪連、川連、王連、支連、宣連、古連、川黃連、峨嵋連、古勇連

產地

味連主產于重慶石柱縣, 四川洪雅、峨眉等地。 湖北、陝西、甘肅等地亦產。 主要為栽培品。 為商品黃連的主要來源。 雅連主產于四川洪雅、峨眉等地, 為栽培品, 極少野生。 雲連主產于雲南德欽、碧江及西藏東南部, 原系野生, 現有栽培。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 除去鬚根和泥沙, 乾燥, 撞去殘留鬚根。

性狀鑒別

味連

多集聚成簇, 常彎曲, 形如雞爪, 單枝根莖長3~6cm, 直徑0.3~0.8cm。 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 粗糙, 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鬚根及鬚根殘基, 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稈,

習稱“過橋”。 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 頂端常留有殘餘的莖或葉柄。 質硬, 斷面不整齊, 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 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 呈放射狀排列, 髓部有的中空。 氣微, 味極苦。

雅連

多為單枝, 略呈圓柱形, 微彎曲, 長4~8cm, 直徑0.5~1cm。 “過橋”較長。 頂端有少許殘莖。

雲連:彎曲呈鉤狀, 多為單枝, 較細小。

飲片 黃連片:呈不規則的薄片, 外表皮灰黃色或黃褐色, 粗糙, 有細小的鬚根。 切面或碎斷面鮮黃色或紅黃色, 具放射狀紋理, 氣微, 味極苦。

酒黃連:形如黃連片, 色澤加深。 略有酒香氣。

薑黃連:形如黃連片, 表面棕黃色。 有薑的辛辣味。

萸黃連:形如黃連片, 表面棕黃色。 有吳茱萸的辛辣香氣。

性味歸經

苦, 寒。 歸心、肝、胃、大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大苦大寒,

清泄而燥, 藥力頗強, 主入心、胃經, 兼入肝與大腸經。 作用偏於心及中焦, 善清心胃之火, 除中焦濕熱, 為治濕熱火鬱之要藥。

功效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 內熱心煩不寐, 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4)血熱妄行吐衄, 癰瘟腫毒, 目赤腫痛, 耳道癤腫, 程熱瘡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2~1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研末敷。 生用長於瀉火解毒燥濕, 清心與大腸火。 酒炒引藥上行, 並可緩和苦寒之性。

使用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 過量或久服易傷脾胃, 故內服用量不宜過大, 也不宜常量久服, 胃寒嘔吐或脾虛泄瀉者忌服。

黃連的故事

從前, 在土家族居住的黃水山上, 有一個姓陶的醫生。 他家有個園子專種藥草,

他用這些藥草給人治病。 由於醫術高明, 遠近都有人來請他去治病。 陶醫生出門的時候多, 就請了一個姓黃的幫工來經管園子。

陶醫生的女兒叫妹娃, 長得漂亮、聰明、活潑, 老兩口視如掌上明珠。 妹娃也喜歡栽花種藥, 每天早上起來, 第一件事就是到園子裡看花看藥。

正月的一天早上, 寒霜未化, 冷氣襲人。 妹娃來到園子裡, 見花未開, 草未萌芽, 就開了後門, 沿著小路往山上走。 忽然, 她看到路邊有一朵油綠色的小花開放了。 妹娃越看越喜歡, 就用手指把四周的泥土掏松, 把它連根挖起, 種在園子裡。 幫工看到這株在天寒地凍的正月就開花的野草, 也很喜歡, 天天澆水, 月月上肥。 那草越長越茂盛, 後來結了籽。 幫工把這花的籽灑在園子裡,

第二年, 園裡綠色的小花就開得更多了。

不料, 妹娃得了一種怪病, 滿身燥熱, 又吐又拉, 只三天, 就瘦得皮包骨頭了。 陶醫生到外地給人治病尚未回來, 妹娃的母親只好請當地另一名醫前來給女兒治病。 這位名醫是陶醫生的朋友, 診治十分細心。 可連服三劑藥都未見效, 肚子越拉越厲害, 還屙起血來。 母親整天守護在床前, 急得吃不下, 睡不著, 想起女兒的病就掉淚。

幫工看在眼裡, 很焦急, 怎麼辦呢?忽然, 他想起那綠色的小花, 前個月自己喉嚨痛, 偶然摘下一片葉子, 嚼了一下, 雖然苦得要命, 但過了一個時辰, 喉嚨痛居然減輕了。 接著, 他又嚼了兩片葉子, 當天就不痛了。 妹娃這個病, 這種花草能不能當藥呢?不妨試一試。 想到這裡,他就連根帶葉扯了一株起來,煎成一碗水,趁妹娃的媽媽去煮飯時,端給妹娃喝了。誰知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兩次,病居然全好了。這時,陶醫生回來了,一問經過,非常感動,連聲感謝幫工說:“妹娃害的是腸胃濕熱,一定要清熱燥濕的藥才醫得好。這開綠花的小草,看來對清熱燥濕的功效呀!”

因為這位幫工姓黃名連,為了感謝他,這藥材也就取名為黃連。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推薦閱讀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鼈蟲 | 第 248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斑蝥 | 第 249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蟾酥 | 第 250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僵蠶 | 第 251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鱉甲| 第 252天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想到這裡,他就連根帶葉扯了一株起來,煎成一碗水,趁妹娃的媽媽去煮飯時,端給妹娃喝了。誰知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兩次,病居然全好了。這時,陶醫生回來了,一問經過,非常感動,連聲感謝幫工說:“妹娃害的是腸胃濕熱,一定要清熱燥濕的藥才醫得好。這開綠花的小草,看來對清熱燥濕的功效呀!”

因為這位幫工姓黃名連,為了感謝他,這藥材也就取名為黃連。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推薦閱讀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鼈蟲 | 第 248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斑蝥 | 第 249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蟾酥 | 第 250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僵蠶 | 第 251天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鱉甲| 第 252天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