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新疆棉農收益,和預想的有差距!

中國棉花網專訊: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資料, 截至2017年12月22日, 全國新棉採摘基本結束, 全國交售率為91.7%, 其中新疆交售99.8%。 全國棉花交售活動基本結束, 今年疆內棉農植棉收益如何?

2017年新疆機采棉和手摘棉利潤差異較大。 機采棉和手摘棉種植模式基本相同, 在種植管理環節上全都實現了機械化作業, 唯一不同的是最後採收方式不同。 因此機采棉和手摘棉的種植成本差異主要集中在採收方式上。

2017年新疆人工拾花費用在2.2-2.5元/公斤, 同期機采費用只有0.8-1.0元/公斤, 按照每畝380公斤產量計算, 機采費用比手摘費用低400元/畝以上。

而在籽棉交售價格上, 兩者相差不足1元/公斤, 相互抵消後機采棉總體收益高於手摘棉。 而且2017年拾花工難尋, 不僅延誤了採摘進度, 而且錯過了最佳交售行情。

據南疆棉農瞭解, 2017年手摘棉種植綜合成本在2200元/畝(其中包含了租地費用和拾花費用), 如果按照畝均產量380公斤, 籽棉平均收購價格6.8元/公斤計算, 畝均總收入在2584元, 減去2200元/畝的成本, 每畝還有384元的淨利潤。 儘管2017年植棉有一定利潤, 但和去年相比還是出現了下降。 按照某棉農組織的測算, 2016年新疆棉農植棉成本為2000元/畝左右, 畝均單產在350公斤/畝, 交售平均價格在7.0元/公斤左右, 畝均總收入在2450元, 每畝淨利潤450元。

總體看來, 2017年和去年植棉收益相差不大, 新疆棉農收入基本保持了穩定,

這對保證新疆植棉面積的穩定產生了積極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