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中車創17年股價新高,背後的邏輯請看過來

1、對中車的推薦邏輯逐步得到市場認可和重視。 我們強調, 地鐵、海外的高增長是持續反映在訂單和報表, 真正驅動中國中車業績和股價, 在於動車組需求的變化和認知。

2、過去2年動車組從480列高點連續下滑, 今年交付降至350列, 而未來在中高端出行客流驅動下, 動車組將重歸增長軌道, 建立10~13%的保有量增長中樞。 行業將進入逐年走高的週期上行階段。

3、歷史來看, 中車的盈利能力都是在穩步提升的。 在南北車合併後, 供應鏈優勢和整合效應都將逐步釋放, 未來毛利率和淨利潤都有很大提升空間。

我們前期上調軌交板塊評級為買入後,

發佈中國中車深度報告, 召開多場電話會議闡述。 在2015Q2至2017Q3, 我們是市場上少數對鐵路軌交謹慎的分析師, 並得到事實驗證。 而當拐點發生, 我們同樣會積極作為。

行業處於復蘇初期, 其彈性和持續性都值得重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