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00塊手工作坊到1400億家居帝國,木匠出身的他憑什麼成功?

600塊, 是一頓飯的價錢。

600塊, 是一套衣服的價格。

600塊, 對生活條件日益提高的我們來說,

只是每個人生活支出的一小部分。

但是,

有人把600塊變成了1400億。

16歲, 初中畢業, 先後在常州、鎮江、西安等地做木工活;

20歲, 借資600元創辦了手工作坊, 開始製作新款傢俱;

22歲, 創辦了第一個傢俱門市部;

如今, 51歲的他已經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家居王國”:

遍佈全國150個城市, 開辦233家商場。

2014到2016年度, 公司淨利潤分別達到39億、43億、40億,

2017年,

總資產超過1400億。

他就是紅星美凱龍的創始人——車建新

從僅有的借來的600塊到現在坐擁1400億資產,

他說:一切智慧皆來自體驗。

今天, 小獅子為大家帶來從小木匠成為超級家居帝國創始人——車建新背後的哲學之道。

一切智慧皆來自體驗

文/車建新

一切的智慧皆來自體驗——這是我40 多年的人生裡最為深切的感悟, 也是我下決心完成這三本有關成長、生活和生命哲學訪談錄的初衷。

現在許多人, 尤其是年輕人, 都來向我討教所謂成功的秘訣, 可我覺得自己實在是一個平凡的人, 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人家不相信, 以為我不肯講, 於是我逼自己用心去思考起這個問題。

我想, 如果要說我今天的事業算得上是一些成功的話, 那完全得益於我長期對生活對工作用心地觀察、分析、解剖、總結、想像、聯想、模擬和互動的習慣, 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體驗。

對工作與生活的體驗, 把體驗積累的智慧再去體驗工作、體驗生活。 也可以說, 是體驗伴隨著我人生的成長和情感的閱歷。

兩年前, 我出差去了一趟新疆。 從烏魯木齊到庫爾勒乘飛機只要45 分鐘, 坐汽車的話卻要5 個小時, 但我還是堅持坐車去, 想看看路上的風景。 接待我們的人說, 兩邊全是不毛之地的戈壁灘, 沒什麼好看的, 我說看戈壁灘也好啊!行進的途中, 果然什麼都沒有,

除了石頭, 還是石頭, 原來戈壁灘就是一片荒漠。 但當經過天山時, 我突然感覺驚喜來了——這裡不是火星嗎?

這一刻, 眼前那些不十分陡峭的小山坡, 不那麼尖的山岩, 分明是火山噴發後殘留的遺骸, 而且還伴隨著一種快被烤焦的感覺……我頓時大呼:“這就是火星!我們到了火星啦!”車速時慢時快, 我順著那個節奏又半躺下來, 看著天空, 看著岩石, 更有穿行于火星的感覺, 因為視線更集中, 把周圍的公路等景物全都虛化掉了。 同時我在不斷地聯想:其實這個地方可以說同火星是一樣的, 火星同地球也差不多, 都在圍著太陽轉, 只是地球多了氧氣。 不一樣的只是溫度與引力, 其他肯定都一樣……我還聯想到了天文學家曾經的觀察、描述:埋在土星環裡的都是冰塊, 與北極一般。其對火星表面一片貧瘠、焦燥的評價,真與我當時的體驗產生共鳴啊!

這就是體驗的力量。

體驗,不僅能提升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智慧,還可以獲取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許多東西。體驗真是個寶貝,認識體驗,當然更要善於體驗。人為何物?說是高級動物並不精確。人是智慧的動物,更是希望的動物,其所有的智慧都是體驗而得。其他動物為什麼沒有智慧?因為不會體驗,或者說根本就缺乏體驗的功能。就論最原始的本能,同樣是食,動物無一例外只會生吃,而人類把果腹充饑進化到了豐富的美食文化;同樣是性,動物只是交配,而人類可以演繹出浪漫萬種的愛情……照我看來,這個巨大差別的秘密,就是體驗的功能。

十分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並不重視體驗,甚至讓這一功能都關閉了、退化了,那怎麼還會有智慧的產生呢?

我應該說一說本書的成因與完稿。這也是一次合作互動的體驗,是漫談中形成的生活文化之旅的體驗。

對於此書,讀者也千萬不要正經八百地專心去看,你可以在煩躁地候機、候車時,在漫長旅途的閒暇時,躺在床上但尚無睡意時,甚至在給浴缸放水,或者泡腳的時候來看,總之在“生活著”狀態下的閱讀體驗效果更佳。

你還可以這樣:當你認為其中的若干篇章引起你的共鳴,滲入你的意識了,那就可以把這些章節撕掉,一年下來你再看看這本書還剩下多少頁,也許這些正是我們要在以後不斷修正和重新思考、體驗的。特別還希望你能把閱讀本書的體驗發給我,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和互動。

被稱為“復旦的尼采”的張汝倫教授說過:“在哲學深處,體會到的是一種個人成長、走向成熟的感覺。”

成長的過程,就是生活在每一天的體驗過程,在體驗中人才會產生最高的境界——智慧生命。生活是美好的,而生活的哲學只有靠體驗才能感受得到。生命是燦爛的,但更需要智慧的體驗才能領悟到。體驗才能進入情境,情境之中才能進入情感狀態,才是活在當下。

願所有的讀者朋友,尤其是青年朋友們,一同來分享體驗的快樂和體驗的智慧。

本文節選自《生活:體驗的智慧》

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

國學大師于丹、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連袂作序推薦!

40年人生感悟,15年思考沉澱 ——關於成長與生活的沉思錄

《生活:體驗的智慧》

31 年前,一個小木匠用借款開了一家小小的傢俱廠;31 年後,他的企業已成為超級家居帝國。紅星美凱龍創始人車建新的成長經歷仿佛一個現代商業童話。在這本堪稱“中國版羊皮卷”的書中,車建新透過質樸的文字,從學習和體驗、心態平衡、生活感悟中,帶你認識生命、經營人生,打開成功、幸福與勵志的新視野,告訴我們智慧源自生活。

獲取更多乾貨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圖書詳情

與北極一般。其對火星表面一片貧瘠、焦燥的評價,真與我當時的體驗產生共鳴啊!

這就是體驗的力量。

體驗,不僅能提升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智慧,還可以獲取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許多東西。體驗真是個寶貝,認識體驗,當然更要善於體驗。人為何物?說是高級動物並不精確。人是智慧的動物,更是希望的動物,其所有的智慧都是體驗而得。其他動物為什麼沒有智慧?因為不會體驗,或者說根本就缺乏體驗的功能。就論最原始的本能,同樣是食,動物無一例外只會生吃,而人類把果腹充饑進化到了豐富的美食文化;同樣是性,動物只是交配,而人類可以演繹出浪漫萬種的愛情……照我看來,這個巨大差別的秘密,就是體驗的功能。

十分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並不重視體驗,甚至讓這一功能都關閉了、退化了,那怎麼還會有智慧的產生呢?

我應該說一說本書的成因與完稿。這也是一次合作互動的體驗,是漫談中形成的生活文化之旅的體驗。

對於此書,讀者也千萬不要正經八百地專心去看,你可以在煩躁地候機、候車時,在漫長旅途的閒暇時,躺在床上但尚無睡意時,甚至在給浴缸放水,或者泡腳的時候來看,總之在“生活著”狀態下的閱讀體驗效果更佳。

你還可以這樣:當你認為其中的若干篇章引起你的共鳴,滲入你的意識了,那就可以把這些章節撕掉,一年下來你再看看這本書還剩下多少頁,也許這些正是我們要在以後不斷修正和重新思考、體驗的。特別還希望你能把閱讀本書的體驗發給我,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和互動。

被稱為“復旦的尼采”的張汝倫教授說過:“在哲學深處,體會到的是一種個人成長、走向成熟的感覺。”

成長的過程,就是生活在每一天的體驗過程,在體驗中人才會產生最高的境界——智慧生命。生活是美好的,而生活的哲學只有靠體驗才能感受得到。生命是燦爛的,但更需要智慧的體驗才能領悟到。體驗才能進入情境,情境之中才能進入情感狀態,才是活在當下。

願所有的讀者朋友,尤其是青年朋友們,一同來分享體驗的快樂和體驗的智慧。

本文節選自《生活:體驗的智慧》

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

國學大師于丹、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連袂作序推薦!

40年人生感悟,15年思考沉澱 ——關於成長與生活的沉思錄

《生活:體驗的智慧》

31 年前,一個小木匠用借款開了一家小小的傢俱廠;31 年後,他的企業已成為超級家居帝國。紅星美凱龍創始人車建新的成長經歷仿佛一個現代商業童話。在這本堪稱“中國版羊皮卷”的書中,車建新透過質樸的文字,從學習和體驗、心態平衡、生活感悟中,帶你認識生命、經營人生,打開成功、幸福與勵志的新視野,告訴我們智慧源自生活。

獲取更多乾貨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圖書詳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