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到高中都免費?這麼好的政策一定要支持啊!

原標題:四川在民族地區實行15年免費教育助力脫貧攻堅

“過去只有城裡孩子才能上幼稚園, 我們草原的孩子想都不敢想。 ”在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雙語幼稚園,

牧民德科對記者說, “原來得背著孩子放牧、打工, 孩子年齡到了直接上小學。 ”

紅原是一個地處青藏高原的純牧業縣, 過去牧民沒有送孩子上幼稚園的習慣, 放牧走到哪裡, 孩子就背到哪裡。 四川15年免費教育政策實施後, 民族地區適齡孩子可以免費從幼稚園上到高中。 有了免費幼稚園, 德科可以放心放牧、打工了, 而且她發現, 孩子上幼稚園之後越來越活潑, 更喜歡和她交流, 成了全家人的開心果。

從2016年春季學期起, 四川在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和中職教育的基礎上, 全面免除民族自治地方51個縣(市)公辦幼稚園3年保教費和公辦普通高中3年學費, 並為所有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

也就是說, 在四川民族地區, 適齡孩子可以享受從幼稚園到高中階段15年的免費教育。 對於經教育部門批准設立的民辦幼稚園和民辦普通高中, 按公辦幼稚園和公辦普通高中的財政補助標準給予等額補助, 收費標準高於公辦教育機構的, 家長只需要支付高出的那一部分費用。 當年, 四川省投入資金5.4億元, 受益學生近151萬人。 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說:“現在如果到四川民族地區去看, 最有人氣的一定是學校。 ”

受各種因素制約, 四川民族地區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 民族自治地方51個縣(市、區)中, 有45個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三州三區”深度貧困縣, 是全國、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縣貧民窮, 很多貧困家庭無力支援子女完成全部學業, 必須立足根本, 從長遠解決教育的短板, 從改變一代人、培養一代人的高度抓脫貧攻堅。

昭覺縣民族中學高二學生日力木小英就是15年免費教育的直接受益者。 她一個弟弟在上幼稚園, 另一個弟弟在上中學, 以前每年開學時,

父母總是為學費發愁, 經常找親戚朋友借錢。 拿著父母借來的錢上學, 日力木小英覺得心裡沉甸甸的, 甚至想過要放棄上學。

15年免費教育政策實施後, 日力木小英姐弟三人上學給家裡帶來的經濟壓力小多了。 日力木小英也堅定了要爭取考上大學的決心。 她說, 自己的普通話、彝語、英語都學得不錯, 考上大學能進一步增強本領, 以後回來建設家鄉就能作出更大貢獻。

昭覺民族中學校長勒勒曲爾說, 15年免費教育不僅保證了經濟困難家庭幼兒及普通高中學生的教育機會, 而且營造了人人平等的校園環境, 提升了經濟困難家庭子女的自信心, 增強了他們奮鬥圓夢的底氣。

如今, 四川民族地區學校大多滿負荷運行, 對少數民族群眾來說, “要我讀書”早已經變成了“我要讀書”。 普格縣中學校長龍爾聰告訴記者, 普格縣中學高一招生人數已由前兩年的700多人增長到今年的1100多人, 明年高一招生人數預計將超過1500人。

綜合分析比較近年教育事業發展各項指標可以發現, 2016年是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教育事業發展最快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縣增加12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入學率、初中入學率和高中階段入學率分別提高到75%、99.54%、99.64%和70.0%,比2015年分別提高5.02、0.28、3.74和16.78個百分點,在校生增加到151萬餘人,比2015年淨增11.3萬名學生。

龍爾聰說,實施15年免費教育打破了民族地區家長對子女讀書不聞不問的舊有觀念,送孩子上高中、上大學的意願高漲。這要求政府、學校和老師主動適應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新要求新形勢,合力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提升家長對身邊學校的認可度,保證兒童少年就近接受相對優質的教育,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奠定堅實基礎。

2016年是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教育事業發展最快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縣增加12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入學率、初中入學率和高中階段入學率分別提高到75%、99.54%、99.64%和70.0%,比2015年分別提高5.02、0.28、3.74和16.78個百分點,在校生增加到151萬餘人,比2015年淨增11.3萬名學生。

龍爾聰說,實施15年免費教育打破了民族地區家長對子女讀書不聞不問的舊有觀念,送孩子上高中、上大學的意願高漲。這要求政府、學校和老師主動適應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新要求新形勢,合力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提升家長對身邊學校的認可度,保證兒童少年就近接受相對優質的教育,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奠定堅實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