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最新沖奧電影底特律,真實還原1967年暴亂事件

在這個宣揚人人平等的世界, 其實處處都體現著不平等。

這事不必多說, 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所體會。

而這些不平等中, 種族歧視成為了最主要的一點。 尤其是白人歧視黑人、黃種人, 在一些極端分子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

我們也能常在新聞中看到美國員警槍殺黑人的新聞。

2015年4月, 33歲的斯萊格在路檢時攔下50歲黑人男子沃爾特·斯科特的車, 據稱兩人發生了爭執, 身上並沒有武器的斯科特轉身逃跑, 斯萊格從他身後連開八槍, 斯科特身中五槍倒地。

最終這個暴力執法的員警被判入獄20年, 跟江歌案的殺人犯陳世峰受到了一樣的懲罰。

說實話, 一條鮮活的生命僅換來罪犯20年的刑法實在不對等, 但法律在這方面往往都是如此“講人性”。

還有駭人聽聞的“弗格森事件”, 一名18歲黑人青年布朗在沒有攜帶武器的情況下, 遭到了白人員警的槍殺,

最可氣的是陪審團竟然免予起訴。

隨後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活動, 部分地區還升級為了暴力衝突。

雖然, 消除種族歧視的口號被大肆宣揚, 但想要徹底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目前來看幾乎不可能。

最近, 一部關於講述黑人遭受種族歧視的電影在國內流出了資源,

這部電影就是《底特律》!

導演是凱薩琳·畢格羅, 在2010年憑藉《拆彈部隊》打敗了《阿凡達》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而後13年又拍攝了《獵殺本·拉登》這部被大眾知曉的電影。

可以說, 畢格羅在紀實類電影上的水準是大師級別的, 所以這次他拍攝的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底特律》,

也被大家認為是沖奧的力作。

李安和凱薩琳·畢格羅

《底特律》以1967年底特律暴亂事件為藍本, 當然導演自己坦誠因為電影中的部分細節沒有詳細的歷史資料, 所以存在一定的虛構成分。

不過, 可以看出來作為白人的畢格羅,

在影片中為黑人發聲, 痛斥了影片中的白人, 幾乎這些白人執法者在畢格羅的電影裡都成了一個個面目醜陋的人。

這次事件一共造成了43人死亡, 467人受傷, 超過7200人被捕, 超過2000座建築物被破壞。

在美國的上世紀60年代, 你能想像如此文明發達的社會會發生這類流血事件嗎?

在1967年7月23日的淩晨,底特律員警突襲了一家黑人的沒有營業牌照的酒吧。

隨後,白人員警逮捕了82名現場的黑人。

諷刺得是,兩名剛從越戰退役歸來的黑人軍人,回到美國、回到家就遭到了這樣的“待遇”。

至此,大規模的抗議事件爆發,而後演變成了騷亂事件。

一名黑人議員出來發聲,希望大家保持冷靜,怒火中燒的黑人群眾們根本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一次又一次的宣揚“change is coming”,可結果呢?

等來的還是歧視和欺壓。

故事劇情逐漸展開,為了平息暴力事件,政府派出了幾千名員警監管底特律。而這其中就有一部分極端的種族主義員警存在,比如克勞斯。

在一次巡邏中,他看到了一名黑人在偷一家店的東西時,準備逮捕這名黑人;在追趕過程中,竟然對這名毫無威脅的黑人連開幾槍,最終導致其流血過多而死。

可克勞斯並沒有受到什麼處罰,他還堅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一個晚上,一個名叫“戲劇合唱團”的黑人合唱團體,因為暴亂的緣故,停止了表演。而電影的高潮也因為這個情況而到來。

成員弗雷德及拉裡因為暴亂回不了家而來到了一家旅館過夜。

一個慫包黑人正好在同一家旅館內,他惡作劇地用一把發令槍對著窗外開了幾槍來嚇唬員警。

這一下讓原本緊張地警方措手不及,所有警力全部到位開始排查。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早就已經有結果的拷問!

生性殘暴的克勞斯再次出現,首先他射殺了一名手無寸鐵的黑人,並在沒人時掏出一把小刀放在了被射殺的黑人旁邊,假裝是自衛!

黑人卡爾眼睜睜地看著這場嫁禍發生,卻無能為力而慢慢死去。

克勞斯把旅館內的幾名黑人統統拉下來,打算拷問他們讓他們說出:槍在哪兒?

握著槍的白人員警此刻決定著他們的生死,看到卡爾的死更讓他們瑟瑟發抖。

但這是一個沒有結果就不會停止的遊戲,必須有人交代槍在哪兒?

第一個黑人哥們被克勞斯用槍指著腦袋,並假裝開了幾槍,以此來嚇唬其他人。

接著一名服役8年的傘兵,也被克勞斯和同伴嚴刑拷打一頓,還侮辱他是皮條客。

而在又一次小房間審問時,另外一個白人員警沒想到真殺了一個黑人,因為他以為之前兩個同事也殺了兩個人卻不知道他們只是虛張聲勢。

這下他們逐漸意識到麻煩越來越大,而且也沒人交代到底槍在哪裡。

在放走剩下的人之前,克勞斯希望他們不要提起此時,而耿直的弗雷德,因為他的一句話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電影最後是對三名開槍殺人的白人員警的控告,但在白人掌管的法律系統內,最終電影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失望而難受的結局,也是歷史的真實判決:三人被判無罪!

白人員警對於槍殺黑人從來沒有過懺悔,他用一種毫無邏輯的話來給自己找合理的解釋,同時還拿來安慰同事。

電影中令人感動的就是拉裡了,他原本是一個非常富有天賦的男團主唱,可以說前途無量。

但在發生了旅館事件後,這讓他徹底改變了對白人的看法,他的內心開始恐懼白人員警。

在其他成員為白人唱歌而大紫大紅時,拉裡毅然拒絕了邀請,因為他說:堅決不為白人表演!

最後,饑寒交迫的他,為了生計在一個小教堂的唱詩班領著微薄的收入度過了他的餘生。

每個人都做出了他們自己認為對的選擇,我們無權指責,這是他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要尊重。

底特律的這次騷亂並沒有終結,相似的事件仍在上演,即使是今天,種族歧視這個永恆的問題也難以解決。

有的時候想想,為什麼人會有這種三六九等的階級感?是進化論賦予人類這個基因的嗎?

但這樣真得有利於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嗎?

人人平等,看來是一件永遠不會被實現卻讓每個人掛在嘴邊的“進化謊言”!

希望未來的世界能充滿真正的:Peace & Love !

後臺回復【底特律】,獲取電影觀影連結!

在1967年7月23日的淩晨,底特律員警突襲了一家黑人的沒有營業牌照的酒吧。

隨後,白人員警逮捕了82名現場的黑人。

諷刺得是,兩名剛從越戰退役歸來的黑人軍人,回到美國、回到家就遭到了這樣的“待遇”。

至此,大規模的抗議事件爆發,而後演變成了騷亂事件。

一名黑人議員出來發聲,希望大家保持冷靜,怒火中燒的黑人群眾們根本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一次又一次的宣揚“change is coming”,可結果呢?

等來的還是歧視和欺壓。

故事劇情逐漸展開,為了平息暴力事件,政府派出了幾千名員警監管底特律。而這其中就有一部分極端的種族主義員警存在,比如克勞斯。

在一次巡邏中,他看到了一名黑人在偷一家店的東西時,準備逮捕這名黑人;在追趕過程中,竟然對這名毫無威脅的黑人連開幾槍,最終導致其流血過多而死。

可克勞斯並沒有受到什麼處罰,他還堅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一個晚上,一個名叫“戲劇合唱團”的黑人合唱團體,因為暴亂的緣故,停止了表演。而電影的高潮也因為這個情況而到來。

成員弗雷德及拉裡因為暴亂回不了家而來到了一家旅館過夜。

一個慫包黑人正好在同一家旅館內,他惡作劇地用一把發令槍對著窗外開了幾槍來嚇唬員警。

這一下讓原本緊張地警方措手不及,所有警力全部到位開始排查。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早就已經有結果的拷問!

生性殘暴的克勞斯再次出現,首先他射殺了一名手無寸鐵的黑人,並在沒人時掏出一把小刀放在了被射殺的黑人旁邊,假裝是自衛!

黑人卡爾眼睜睜地看著這場嫁禍發生,卻無能為力而慢慢死去。

克勞斯把旅館內的幾名黑人統統拉下來,打算拷問他們讓他們說出:槍在哪兒?

握著槍的白人員警此刻決定著他們的生死,看到卡爾的死更讓他們瑟瑟發抖。

但這是一個沒有結果就不會停止的遊戲,必須有人交代槍在哪兒?

第一個黑人哥們被克勞斯用槍指著腦袋,並假裝開了幾槍,以此來嚇唬其他人。

接著一名服役8年的傘兵,也被克勞斯和同伴嚴刑拷打一頓,還侮辱他是皮條客。

而在又一次小房間審問時,另外一個白人員警沒想到真殺了一個黑人,因為他以為之前兩個同事也殺了兩個人卻不知道他們只是虛張聲勢。

這下他們逐漸意識到麻煩越來越大,而且也沒人交代到底槍在哪裡。

在放走剩下的人之前,克勞斯希望他們不要提起此時,而耿直的弗雷德,因為他的一句話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電影最後是對三名開槍殺人的白人員警的控告,但在白人掌管的法律系統內,最終電影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失望而難受的結局,也是歷史的真實判決:三人被判無罪!

白人員警對於槍殺黑人從來沒有過懺悔,他用一種毫無邏輯的話來給自己找合理的解釋,同時還拿來安慰同事。

電影中令人感動的就是拉裡了,他原本是一個非常富有天賦的男團主唱,可以說前途無量。

但在發生了旅館事件後,這讓他徹底改變了對白人的看法,他的內心開始恐懼白人員警。

在其他成員為白人唱歌而大紫大紅時,拉裡毅然拒絕了邀請,因為他說:堅決不為白人表演!

最後,饑寒交迫的他,為了生計在一個小教堂的唱詩班領著微薄的收入度過了他的餘生。

每個人都做出了他們自己認為對的選擇,我們無權指責,這是他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要尊重。

底特律的這次騷亂並沒有終結,相似的事件仍在上演,即使是今天,種族歧視這個永恆的問題也難以解決。

有的時候想想,為什麼人會有這種三六九等的階級感?是進化論賦予人類這個基因的嗎?

但這樣真得有利於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嗎?

人人平等,看來是一件永遠不會被實現卻讓每個人掛在嘴邊的“進化謊言”!

希望未來的世界能充滿真正的:Peace & Love !

後臺回復【底特律】,獲取電影觀影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