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兩會|創業創新秀美厚德

創業·創新·秀美·厚德

——2017年永定區經濟社會工作回眸

□ 劉永良

永定區領導在湖雷鎮上南村參觀瞻仰福建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舊址“萬源樓”, 重溫紅色記憶。 劉永良 攝

時光荏苒, 初心不忘。 2017年, 是永定經濟社會發展砥礪奮進的一年。 全區上下力同心、積極作為。 在專案落地、脫貧攻堅、生態環保“三大戰役”現場, 一個個生機盎然的畫面, 一幅幅熱火朝天的場景, 一組組看似平凡的數字,

勾勒出永定區實施“工業強區、文旅興區、生態立區、農業穩區”戰略和推進“二次創業”的閃光軌跡, 留下了廣大幹部群眾奮力建設創業創新秀美厚德新永定的鏗鏘足音。

2017年, 永定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3.5億元、增長8.5%;財政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3.99億元、增長12.7%,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7億元、增長12.2%。 投資增長勢頭強勁,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3億元、增長16%。 城鄉居民收入水準穩步提升,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0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0元、增長8.5%。

創業 增強發展活力

永定工業園區光電資訊產業園成為永定“二次創業”的重要平臺。 溫學元 攝

企業興則工業興, 工業強則經濟強, 沒有工業的大發展就不會有經濟的大提速。 然而, 長期以來, 永定經濟發展的“短板”恰恰就在工業上。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與思考, 永定區委、區政府以轉型發展為主線, 以集約發展為導向, 全力推動“二次創業”, 重構"125"產業體系, 做強做大文化旅遊這一優勢產業, 改造提升能源、建材兩大傳統產業,

培育發展光電資訊、白酒釀造、生物製藥、現代農業、健康養生五大新興產業。

推動“二次創業”, 項目建設至為關鍵。 永定區把2017年確定為“招商引資年”, 創新方式、完善制度, 出臺委託招商、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等優惠政策, 推行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外出招商制度, 定期通報招商引資情況, 加強考核、兌現獎懲, 壓實招商責任。 2017年, 新簽約專案102個、總投資98億元, 分別增長34%、30%, 工業專案占比51.2%, 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活力。 同時, 開展以“三個一百”工程、“重中之重”專案建設和“到一線、解難題、促進度”為主題的專案建設“百日行動”, 堅持區領導一線協調推動, 經信、商務搬入園區, 培訓基地建在園區, 實現“零距離”服務, 一大批專案得到快速推進。

實現開工31個、竣工24個。 40個“重中之重”項目完成投資62.93億元、占總任務的115%。 此外, 把永定工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二次創業”的主平臺。 目前, 光電資訊產業園16幢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全部投入使用。 有31個產業專案簽約入園, 其中10個專案實現投產。 首期占地1250畝的“永定紅”石材迴圈經濟產業園已完成800畝場平, 8幢3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力爭春節前完工, 石材產業新的發展平臺即將形成。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2017年, 永定區"125"產業向好發展。 文旅產業強勢發力, 全區旅遊人數達到759萬人次、增長24%, 實現旅遊總收入74億元、增長32%, 過夜遊人數227萬人次、增長24%;土樓5A級旅遊景區整治提升工作通過國家考核複查, 初溪遊客服務中心、天子溫泉二期等一批旅遊在建項目順利推進, 客家古鎮一期實現竣工,夢幻土樓酒店主體封頂。能源產業運行穩健,裝機4.8萬千瓦的華潤湖坑風電8台機組並網發電,光伏發電容量擴大到1.6萬千瓦。建材產業轉型發展,水泥企業技改升級,石材企業整頓規範,新型建材實現產值6.1億元、增長16%。光電資訊產業聚集13家企業,實現產值22.5億元、增長7%。白酒產業加速發展,金豐酒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工建設,三堡高粱、土樓釀酒產銷兩旺,白酒產業實現產值1.9億元、增長39%。現代農業力推“客家土樓”品牌,啟動實施農業產業化“五統一”工程,有效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健康養生產業穩步推進,老年公寓竣工,鳳城“互聯網+養老”綜合性居家服務上線運營,鼉龍鱷魚小鎮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

創新 激發改革動力

現代農業為永定鄉村大地添活力。 張煒 攝

彙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潛能,創新,點燃著永定發展的新引擎。

永定區堅持向創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截至10月底,147項年度改革任務完成81項,其餘按序時推進。“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公佈兩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項,“減證便民”活動取得實效,取消相關證明事項61項。簡化審批流程,推進網上審批,12345便民服務管理平臺正式投入使用,9個重點便民單位實行週末輪班。改革績效管理機制,實行幹部績效二次分配。廉潔建設穩步推進,規範公務接待,完成公車改革,全年“三公經費”比降29.86%。

永定區改革重點領域,啟動體制機制。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林業金融創新實現突破,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042萬元。支援眾創空間建設發展,互聯網產業孵化園列入科技創新工程包。醫療領域,縱深推進區級公立醫院改革,實行區醫院、中醫院院長聘任制,推行醫院績效量化管理,醫藥費用得到有效控制,醫生積極性、患者滿意率實現“雙提高”,古竹、撫市、下洋三家衛生院被評為全國“群眾滿意衛生院”。國企領域,創新國企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業績考核、資金管理等14項制度,國企運作活力明顯增強,三大集團總資產達134.8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01.97%。積極對接龍岩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障了高陂等4鎮管理體制調整順利銜接。

高陂“小城市”建設產業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齊頭並進,下洋、龍潭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鎮實施了一批民生項目。湖坑鎮獲評國家級第二批特色小鎮。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08%、增長3.95%。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環土樓國際山地馬拉松賽、汽車越野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民間籃球賽等體育運動如火如荼。在全市運動會上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績。推動僑榮職校與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成立“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永定分校”。

秀美 展示區域魅力

永定龍湖被稱為北回歸線上沙漠綠洲裡的“一塊翡翠”。張煒 攝

生態優勢就是競爭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永定入榜“2017全國候鳥旅居小城”。一年來,永定區持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奮力推進清新水域、潔淨藍天、清潔土壤、綠滿青山“四大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役。投入1.94億元建設環保基礎設施,實施13個汀江-韓江流域生態補償項目,鄉鎮汙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建設加快推進,4座汙水處理廠、12個中轉站完成建設,18個鄉鎮配備了壓縮式垃圾運輸車。深入開展大氣治理,淘汰黃標車833輛、燃煤鍋爐5台,關閉機磚廠10家、石灰石礦8個、煤礦7家,城區大氣環境監測24小時全覆蓋,城區空氣品質持續優良。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碳排放強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6%、4.7%、7.67%。

守護綠色是一場全民行動。永定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區鄉村三級河長制體系,汀江永定段、永定河、金豐溪流域水質全面提升,年均值達到國家Ⅲ類水標準。通過國家級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綜合治理工程驗收。投資4.7億元實施水利專案,汀江防洪工程(一期)西溪段開工、培豐段竣工,湖坑下黃水庫投資過半,南溪萬里生態水系項目全面完工。全年投入2.93億元,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3458戶、115.46萬平方米,減少生豬存欄30.11萬頭,完成規模場標準化改造404戶,生豬養殖業污染整治成效顯著。全面關停非法礦山和石材加工企業,礦山複綠、石渣清理等綜合整治效果明顯。

永定區還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景區旅遊開發相結合,依託土樓旅遊、紅色旅遊,促進現代化的農村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永定依託生態自然環境、特色產業、民俗民風、農村居住環境等資源條件,發展農村休閒旅遊產業,鋪開了一幅“點有風情、線有風景、面有風光”的美麗鄉村新格局,將“美麗風景”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美麗經濟”。今年3月以來,在省級、市級美麗鄉村試點基礎上,永定區集中財力打造4條美麗鄉村景觀帶、6個區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簡稱“四帶六村”),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宜居環境水準,輻射帶動了一批美麗鄉村建設。南江村脫穎而出,成為永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評全國文明村、福建省二十佳旅遊特色村。

厚德 成就城市實力

永定不斷完善文體基礎設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新的休閒去處。溫學元 攝

厚德,成就一座城市的實力,成就一座城市的新高度。永定區持續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推薦評選活動,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 ”。

“道德講堂”上,一個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讓現場觀眾深受感染,眼泛淚花。“廖俊波式的好幹部”蘇啟芬,長期在民政一線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30年如一日,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身于民政事業,始終牢記宗旨、對党忠誠,恪盡職守、愛崗敬業,敢於擔當、執紀為民,心系群眾、一心為民,淡泊名利、任勞任怨,廉潔自律、樹好家風,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民政幹部“孺子牛”的精神。“一個好人,感動一群人;一群人,影響著一城人。”目前,永定湧現出首屆全國“道德模範”1人、“中國好人”3人、“福建好人”12人,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複評。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永定區扎實推進以“關愛弱勢群體”為重點的“關愛他人” 志願服務活動,以“家園清潔行動”為重點的“關愛自然”志願服務活動,以“文明交通勸導”為重點的關愛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帶動市民素質的提高、道德的昇華。以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網路文明傳播志願者、文明勸導志願者等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伍日趨壯大,“志願雲”志願者招募註冊管理系統平臺註冊了143個團隊、5792名志願者,湧現出“全省最佳志願服務專案”--永定檢察院“愛心媽媽”等一批先進典型。

2017年,永定區大力開展“弘揚傳統文化·建設厚德永定”活動。進一步挖掘和利用中央紅色交通線資源,以紅色交通線上發生的真人真事為原型的話劇《信仰》完成文本創作。有序推進傳統文化“五進”活動,完成客家家訓館提升改造。如今,普及客家家訓,傳承客家家風已經成為永定當地的一個特有現象,成為引導著當地人向善向上,構建和諧家庭和社會的“助推器”,涵養時代新風的一個重要抓手,發揮著“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作用。

“塑形與塑魂並重,方可形神一體、渾然天成。”永定區注重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建立個人誠信獎懲聯動機制,評選文明誠信示範戶,公佈失信黑名單,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行為,處置不良貸款2億元。開展移風易俗活動,規範婚事、喪事、民俗、習俗辦理,實現簡化程式、精簡內容、控制規模、壓縮時間、減輕負擔等效果。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永定區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心組織、強化責任,縱深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今年,圍繞“1個貧困鄉、11個貧困村、8132人”年度脫貧目標,開展“九到戶”精准扶貧工作,組織發動“春夏秋冬”四季攻勢,重點抓好產業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搬遷、雨露計畫等工作,著力構建“生產自助、社會參與、政府兜底”的脫貧攻堅格局。目前,實施28個競爭性脫貧專案,帶動306戶1011人貧困對象增收;發放扶貧信貸1629戶7019萬元,覆蓋33.9%的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動工率100%、竣工率96%,7個集中安置區全面竣工。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永定區堅持民生為本,全年共投入資金23.18億元發展民生事業。總投資5.7億元的“六校聯建”工程已開工4所學校,城關中心小學、龍鳳幼稚園建成投入使用。出臺強化基礎教育系列措施,激發教師激情,新增127名年輕教師。高考再創佳績,本一上線率比上一年提高了3.77個百分點。投入1.25億元實施一批醫療衛生項目,中醫院整體遷建工程已全面啟動,續建及新建17個衛生專案,湖坑、下洋衛生院綜合大樓全面竣工。“平安永定”深入推進,刑事發案率下降15.35%,各類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99.7%,成功摘掉“全省涉麻重點關注地區”帽子。

亮化建設讓永定城區夜色更有魅力。 張煒 攝

城鄉面貌不斷變化,寨下新區、古鎮新區、禮田片區加快完善,城南市場、體育中心運動場春節前將完成主體工程,碧桂園永定府、南門街二號地塊二期實現開工。城建惠民“十個一”工程順利推進,一批“破、小、彎、堵”道路得到改善,打通了體育大道、古鎮沿河路、大路巷,完成了永定河棧道二期工程和銀河路拓寬改造,開工建設創業大道。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0.8億元、增長18%。永岐線“白改黑”工程建成通車,湖坎線改造、龍湖客運港搜救碼頭可在春節前竣工,永梅出省公路完成路基工程。永杭高速永定段建設順利推進,靖永高速永定段春節前可實現開工,城區公交首末站春節前將投入使用。8座危橋改造工程實現竣工。城鄉就業更加充分,城鎮登記失業率2.58%。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增資196元、136元,向符合政策的原公辦、民辦、代課教師發放了養老補助金,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為336個低收入家庭分配公租房……一項項讓百姓切身享受發展紅利的務實舉措覆蓋城鄉、惠及全民。

……

新時代,新氣象,新征程,新作為。

今天的永定大地,經濟發展春潮湧動,和諧之花次第開放。沐浴著黨的十九大的新春暉,生活在靈動毓秀的青山綠水間,浸潤在源遠厚重的客家文化裡,勤勞勇敢的永定人民,正和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節拍,朝著堅定建設創業創新秀美厚德新永定的征程上,昂首向前、闊步前進!

製作:吳麗仙 主編: 劉永良 監製: 蘇冠生

投稿郵箱:jryd8167@163.com

客家古鎮一期實現竣工,夢幻土樓酒店主體封頂。能源產業運行穩健,裝機4.8萬千瓦的華潤湖坑風電8台機組並網發電,光伏發電容量擴大到1.6萬千瓦。建材產業轉型發展,水泥企業技改升級,石材企業整頓規範,新型建材實現產值6.1億元、增長16%。光電資訊產業聚集13家企業,實現產值22.5億元、增長7%。白酒產業加速發展,金豐酒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工建設,三堡高粱、土樓釀酒產銷兩旺,白酒產業實現產值1.9億元、增長39%。現代農業力推“客家土樓”品牌,啟動實施農業產業化“五統一”工程,有效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健康養生產業穩步推進,老年公寓竣工,鳳城“互聯網+養老”綜合性居家服務上線運營,鼉龍鱷魚小鎮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

創新 激發改革動力

現代農業為永定鄉村大地添活力。 張煒 攝

彙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潛能,創新,點燃著永定發展的新引擎。

永定區堅持向創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截至10月底,147項年度改革任務完成81項,其餘按序時推進。“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公佈兩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項,“減證便民”活動取得實效,取消相關證明事項61項。簡化審批流程,推進網上審批,12345便民服務管理平臺正式投入使用,9個重點便民單位實行週末輪班。改革績效管理機制,實行幹部績效二次分配。廉潔建設穩步推進,規範公務接待,完成公車改革,全年“三公經費”比降29.86%。

永定區改革重點領域,啟動體制機制。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林業金融創新實現突破,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042萬元。支援眾創空間建設發展,互聯網產業孵化園列入科技創新工程包。醫療領域,縱深推進區級公立醫院改革,實行區醫院、中醫院院長聘任制,推行醫院績效量化管理,醫藥費用得到有效控制,醫生積極性、患者滿意率實現“雙提高”,古竹、撫市、下洋三家衛生院被評為全國“群眾滿意衛生院”。國企領域,創新國企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業績考核、資金管理等14項制度,國企運作活力明顯增強,三大集團總資產達134.8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01.97%。積極對接龍岩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保障了高陂等4鎮管理體制調整順利銜接。

高陂“小城市”建設產業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齊頭並進,下洋、龍潭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鎮實施了一批民生項目。湖坑鎮獲評國家級第二批特色小鎮。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08%、增長3.95%。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環土樓國際山地馬拉松賽、汽車越野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民間籃球賽等體育運動如火如荼。在全市運動會上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績。推動僑榮職校與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成立“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永定分校”。

秀美 展示區域魅力

永定龍湖被稱為北回歸線上沙漠綠洲裡的“一塊翡翠”。張煒 攝

生態優勢就是競爭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永定入榜“2017全國候鳥旅居小城”。一年來,永定區持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奮力推進清新水域、潔淨藍天、清潔土壤、綠滿青山“四大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役。投入1.94億元建設環保基礎設施,實施13個汀江-韓江流域生態補償項目,鄉鎮汙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建設加快推進,4座汙水處理廠、12個中轉站完成建設,18個鄉鎮配備了壓縮式垃圾運輸車。深入開展大氣治理,淘汰黃標車833輛、燃煤鍋爐5台,關閉機磚廠10家、石灰石礦8個、煤礦7家,城區大氣環境監測24小時全覆蓋,城區空氣品質持續優良。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碳排放強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6%、4.7%、7.67%。

守護綠色是一場全民行動。永定區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區鄉村三級河長制體系,汀江永定段、永定河、金豐溪流域水質全面提升,年均值達到國家Ⅲ類水標準。通過國家級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綜合治理工程驗收。投資4.7億元實施水利專案,汀江防洪工程(一期)西溪段開工、培豐段竣工,湖坑下黃水庫投資過半,南溪萬里生態水系項目全面完工。全年投入2.93億元,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3458戶、115.46萬平方米,減少生豬存欄30.11萬頭,完成規模場標準化改造404戶,生豬養殖業污染整治成效顯著。全面關停非法礦山和石材加工企業,礦山複綠、石渣清理等綜合整治效果明顯。

永定區還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景區旅遊開發相結合,依託土樓旅遊、紅色旅遊,促進現代化的農村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永定依託生態自然環境、特色產業、民俗民風、農村居住環境等資源條件,發展農村休閒旅遊產業,鋪開了一幅“點有風情、線有風景、面有風光”的美麗鄉村新格局,將“美麗風景”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美麗經濟”。今年3月以來,在省級、市級美麗鄉村試點基礎上,永定區集中財力打造4條美麗鄉村景觀帶、6個區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簡稱“四帶六村”),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宜居環境水準,輻射帶動了一批美麗鄉村建設。南江村脫穎而出,成為永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評全國文明村、福建省二十佳旅遊特色村。

厚德 成就城市實力

永定不斷完善文體基礎設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新的休閒去處。溫學元 攝

厚德,成就一座城市的實力,成就一座城市的新高度。永定區持續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推薦評選活動,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 ”。

“道德講堂”上,一個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讓現場觀眾深受感染,眼泛淚花。“廖俊波式的好幹部”蘇啟芬,長期在民政一線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30年如一日,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身于民政事業,始終牢記宗旨、對党忠誠,恪盡職守、愛崗敬業,敢於擔當、執紀為民,心系群眾、一心為民,淡泊名利、任勞任怨,廉潔自律、樹好家風,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民政幹部“孺子牛”的精神。“一個好人,感動一群人;一群人,影響著一城人。”目前,永定湧現出首屆全國“道德模範”1人、“中國好人”3人、“福建好人”12人,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複評。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永定區扎實推進以“關愛弱勢群體”為重點的“關愛他人” 志願服務活動,以“家園清潔行動”為重點的“關愛自然”志願服務活動,以“文明交通勸導”為重點的關愛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帶動市民素質的提高、道德的昇華。以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網路文明傳播志願者、文明勸導志願者等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伍日趨壯大,“志願雲”志願者招募註冊管理系統平臺註冊了143個團隊、5792名志願者,湧現出“全省最佳志願服務專案”--永定檢察院“愛心媽媽”等一批先進典型。

2017年,永定區大力開展“弘揚傳統文化·建設厚德永定”活動。進一步挖掘和利用中央紅色交通線資源,以紅色交通線上發生的真人真事為原型的話劇《信仰》完成文本創作。有序推進傳統文化“五進”活動,完成客家家訓館提升改造。如今,普及客家家訓,傳承客家家風已經成為永定當地的一個特有現象,成為引導著當地人向善向上,構建和諧家庭和社會的“助推器”,涵養時代新風的一個重要抓手,發揮著“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作用。

“塑形與塑魂並重,方可形神一體、渾然天成。”永定區注重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建立個人誠信獎懲聯動機制,評選文明誠信示範戶,公佈失信黑名單,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行為,處置不良貸款2億元。開展移風易俗活動,規範婚事、喪事、民俗、習俗辦理,實現簡化程式、精簡內容、控制規模、壓縮時間、減輕負擔等效果。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永定區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心組織、強化責任,縱深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今年,圍繞“1個貧困鄉、11個貧困村、8132人”年度脫貧目標,開展“九到戶”精准扶貧工作,組織發動“春夏秋冬”四季攻勢,重點抓好產業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搬遷、雨露計畫等工作,著力構建“生產自助、社會參與、政府兜底”的脫貧攻堅格局。目前,實施28個競爭性脫貧專案,帶動306戶1011人貧困對象增收;發放扶貧信貸1629戶7019萬元,覆蓋33.9%的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動工率100%、竣工率96%,7個集中安置區全面竣工。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永定區堅持民生為本,全年共投入資金23.18億元發展民生事業。總投資5.7億元的“六校聯建”工程已開工4所學校,城關中心小學、龍鳳幼稚園建成投入使用。出臺強化基礎教育系列措施,激發教師激情,新增127名年輕教師。高考再創佳績,本一上線率比上一年提高了3.77個百分點。投入1.25億元實施一批醫療衛生項目,中醫院整體遷建工程已全面啟動,續建及新建17個衛生專案,湖坑、下洋衛生院綜合大樓全面竣工。“平安永定”深入推進,刑事發案率下降15.35%,各類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99.7%,成功摘掉“全省涉麻重點關注地區”帽子。

亮化建設讓永定城區夜色更有魅力。 張煒 攝

城鄉面貌不斷變化,寨下新區、古鎮新區、禮田片區加快完善,城南市場、體育中心運動場春節前將完成主體工程,碧桂園永定府、南門街二號地塊二期實現開工。城建惠民“十個一”工程順利推進,一批“破、小、彎、堵”道路得到改善,打通了體育大道、古鎮沿河路、大路巷,完成了永定河棧道二期工程和銀河路拓寬改造,開工建設創業大道。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0.8億元、增長18%。永岐線“白改黑”工程建成通車,湖坎線改造、龍湖客運港搜救碼頭可在春節前竣工,永梅出省公路完成路基工程。永杭高速永定段建設順利推進,靖永高速永定段春節前可實現開工,城區公交首末站春節前將投入使用。8座危橋改造工程實現竣工。城鄉就業更加充分,城鎮登記失業率2.58%。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增資196元、136元,向符合政策的原公辦、民辦、代課教師發放了養老補助金,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為336個低收入家庭分配公租房……一項項讓百姓切身享受發展紅利的務實舉措覆蓋城鄉、惠及全民。

……

新時代,新氣象,新征程,新作為。

今天的永定大地,經濟發展春潮湧動,和諧之花次第開放。沐浴著黨的十九大的新春暉,生活在靈動毓秀的青山綠水間,浸潤在源遠厚重的客家文化裡,勤勞勇敢的永定人民,正和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節拍,朝著堅定建設創業創新秀美厚德新永定的征程上,昂首向前、闊步前進!

製作:吳麗仙 主編: 劉永良 監製: 蘇冠生

投稿郵箱:jryd8167@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