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青島驢友玉龍雪山迷路,失聯5天仍未找到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近日, 青島平度一名30歲驢友徒步攀登玉龍雪山, 12月20日下午因為迷路報警。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接警後, 組織救援力量連夜展開搜救, 21日下午這名驢友失聯。 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表示, 目前失聯驢友的大致位置已經確定, 方圓3公里是海拔差上千米的連綿斷崖, 只能人工索降到崖底搜救, 目前急需一兩名無人機飛手、兩塊大疆精靈3電池或更好的無人機。

離開求救位置後失聯

從玉湖村徒步登頂玉龍雪山的路線。

這位微信昵稱“小驢”的驢友, 從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南麓的玉湖村出發, 準備徒步登頂玉龍雪山。 12月19日, 到達箭竹林露營。 12月20日, “小驢”陸續在微信朋友圈發佈圖文, “我在海拔4900米, 受凍了一晚上, 終於等到日出”“耽誤幾天發朋友圈了, 這兩天受凍好幾次了, 已經習慣了, 我開始喜歡受凍”……

失聯驢友微信朋友圈

當天下午5:30左右, 獨自一人徒步攀登玉龍雪山“小驢”迷路了, 報警請求救援。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接警後, 組織救援力量展開搜救。 由於玉龍雪山比較大、地勢陡峭、環境複雜、氣候惡劣, 搜救難度很大。

據悉, 這名驢友體能較好,

但受困後不冷靜, 盲目走動, 離開了求救的位置。 21日下午3:00左右, “小驢”失聯。 當晚, 警方通知麗江藍天救援隊展開聯合搜救。 22日, 麗江藍天救援隊出動30餘人, 上山協助警方搜救。

懸崖低溫搜救難度大

現場搜救

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表示,

失聯驢友從玉湖村徒步玉龍雪山的路線, 對體力、意志力都是相當大的考驗, 看其裝備應該有徒步經驗。 對於生活在平原的人來說, 來到海拔4000多米這麼高的地方, 容易發生高原反應, 體力透支、虛脫, 在周圍都是懸崖峭壁的雪山上, 稍一疏忽就會發生意外。

據悉, 目前“小驢”失聯位置已經確定, 當地警方和藍天救援隊組成40多人的搜救隊伍, 正在方圓3公里的區域展開救援, 但仍未發現失聯小夥及其遺棄物, 初步懷疑已經墜崖, 沒有生存的可能性。

懸崖海拔差上千米

給生者以希望, 給逝者以尊嚴。 當前, 玉龍雪山上的氣溫在零下10度左右, 一些救援隊員被凍感冒了, 仍在堅持搜救, 力所能及地盡到社會責任和義務。 由於玉龍雪山上風大, 搜救犬也爬不動, 搜救難度很大, 目前急需一兩名無人機飛手、兩塊大疆精靈3電池或更好的無人機。 “小驢”失聯區域是連綿的斷崖, 海拔差1000多米, 目前, 救援人員分段索降到崖底開展搜救。

26日, 搜救工作還在繼續, 派出所民警和組織的村民有20多人, 麗江藍天救援隊有12人進山,攜帶3部高倍望遠鏡、3台無人機,分幾個方位搜索。

多名遊客被困玉龍雪山

“小驢徒步”在百度貼吧發帖尋找驢友一起徒步玉龍雪山

12月24日晚10:40,當地警方又接到一起險情,一名河北驢友迷路了,因為手機沒電,無法確定其位置。25日,救援人員分成兩隊,一隊搜救“小驢”,一隊搜救河北驢友。好在,這名河北驢友在報警時發送的定位保持不動,當天下午,搜救人員上山將其定點搜救出來。

今年國慶前三天,42萬多遊客湧入麗江。10月3日晚,來自四川巴中的20歲大三學生張達想獨自登山問頂,結果在玉龍雪山腹地的原始森林裡越走越遠,最終迷失方向,被困雪山。眼看手機快沒電,又找不到回去的路,張達便撥打110求助。警方、消防等40餘人,連夜打著手電筒展開搜救,並通過短信鼓勵張達堅持等待。當夜山上氣溫低至零攝氏度以下,張達為了與搜救的民警匯合,不停地走路,有的地方直接滾下去,有的地方他抓著樹枝往下爬,但天色太黑,風又大,最後他躲在了一處灌木叢中,蜷縮著蹲了一夜,沒敢合眼。幸好當天出發時他背著雙肩包,裡有一件外套、月餅和糖果。搜救人員整整找了一晚上,10月4日清晨8時許,終於在靠近玉龍湖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走失被困的遊客張達。

2014年4月25日,兩遊客被困在海拔3000多米的懸崖上,玉龍公安緊急出動民警、消防人員實施救援,歷經5小時的努力最終找到了兩遊客。

2012年3月9日,四川遊客董某兩人從白沙鎮徒步前往玉龍雪山,下午4時許被困螞蟥壩區域懸崖上,面對懸崖下的流沙和懸崖上方的險峻山勢,二人束手無策報警求助。在歷經近20小時的艱難找尋後,接近虛脫的董某二人於次日獲救。

2011年12月28日,來自廣西南寧的21歲驢友吳某在徒步攀登玉龍雪山時迷路,當晚9點左右向母親發出求助資訊說“自己又渴又餓又冷,身體虛脫”,之後手機沒電失去聯繫。近百名搜救人員分成7個小組,展開大範圍地毯式搜救,29日下午終於在螞蝗壩附近的山崖旁找到被困的廣西籍男子吳某。

敬畏自然做好充分準備

近年來,喜歡登山、徒步的戶外愛好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被困深山、失蹤、墜亡等事件也頻頻發生,為驢友敲響警鐘。根據中國登山協會發佈的《2013年中國大陸山難報告書》,1957年到2000年戶外運動山難遇難33人,而2001年至2013年則增長至313人。

在百度貼吧裡,有21萬多人關注“徒步吧”,有不少背包客發帖分享旅行生活、尋找驢友一起徒步。12月6日起,一位吧齡3.5年、名為“小驢徒步”的網友在“徒步吧”多次發帖,尋找驢友一起徒步玉龍雪山,8號從濰坊出發,坐大巴前往昆明,徒步起點玉湖村,晚上找個營地露營,經過好幾個關口才能到,累了就休息。“小驢徒步”最後一次發帖是在12月15日淩晨2點,提醒一位第一次去玉龍雪山的河北網友“羽絨服是必須的,最好是衝鋒衣帶羽絨的”。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戶外活動安全,不讓旅行變悲劇?歷經數次救援,目睹多起悲劇,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提醒廣大驢友,“不要低估自然的力量,首先要敬畏自然”,還要做好充分準備:

1.在手機中下載GPS定位系統,一旦迷路,及時進入定位系統,保存截圖,並在社交平臺及時發佈,這會為後期救援工作帶來很大便利。

2.做好預判,量力而行,對所選路線進行全面評估,同時對體能、技術、經驗也要全面考量,不要輕易進入可能涉險的地方。出發後,儘量按照規劃線路、時間前進,並隨時讓外界瞭解行進情況。

3.適當的裝備是安全進行戶外活動的基礎,登山的話要帶衝鋒衣褲、救生毯、高幫登山鞋、抓絨帽、防風手套、頭燈或電筒、通訊工具、登山杖。

4.帶足適當的給養,一般徒步一天帶4餐,以能量棒、堅果、巧克力、肉脯為主,避免在迷路後因寒冷或補給不足,造成失溫。

5.結伴而行,在走不熟悉的線路時一定請嚮導,並保持手機電量充足,備好電池板或者充電板,以便緊急求援。

麗江藍天救援隊有12人進山,攜帶3部高倍望遠鏡、3台無人機,分幾個方位搜索。

多名遊客被困玉龍雪山

“小驢徒步”在百度貼吧發帖尋找驢友一起徒步玉龍雪山

12月24日晚10:40,當地警方又接到一起險情,一名河北驢友迷路了,因為手機沒電,無法確定其位置。25日,救援人員分成兩隊,一隊搜救“小驢”,一隊搜救河北驢友。好在,這名河北驢友在報警時發送的定位保持不動,當天下午,搜救人員上山將其定點搜救出來。

今年國慶前三天,42萬多遊客湧入麗江。10月3日晚,來自四川巴中的20歲大三學生張達想獨自登山問頂,結果在玉龍雪山腹地的原始森林裡越走越遠,最終迷失方向,被困雪山。眼看手機快沒電,又找不到回去的路,張達便撥打110求助。警方、消防等40餘人,連夜打著手電筒展開搜救,並通過短信鼓勵張達堅持等待。當夜山上氣溫低至零攝氏度以下,張達為了與搜救的民警匯合,不停地走路,有的地方直接滾下去,有的地方他抓著樹枝往下爬,但天色太黑,風又大,最後他躲在了一處灌木叢中,蜷縮著蹲了一夜,沒敢合眼。幸好當天出發時他背著雙肩包,裡有一件外套、月餅和糖果。搜救人員整整找了一晚上,10月4日清晨8時許,終於在靠近玉龍湖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走失被困的遊客張達。

2014年4月25日,兩遊客被困在海拔3000多米的懸崖上,玉龍公安緊急出動民警、消防人員實施救援,歷經5小時的努力最終找到了兩遊客。

2012年3月9日,四川遊客董某兩人從白沙鎮徒步前往玉龍雪山,下午4時許被困螞蟥壩區域懸崖上,面對懸崖下的流沙和懸崖上方的險峻山勢,二人束手無策報警求助。在歷經近20小時的艱難找尋後,接近虛脫的董某二人於次日獲救。

2011年12月28日,來自廣西南寧的21歲驢友吳某在徒步攀登玉龍雪山時迷路,當晚9點左右向母親發出求助資訊說“自己又渴又餓又冷,身體虛脫”,之後手機沒電失去聯繫。近百名搜救人員分成7個小組,展開大範圍地毯式搜救,29日下午終於在螞蝗壩附近的山崖旁找到被困的廣西籍男子吳某。

敬畏自然做好充分準備

近年來,喜歡登山、徒步的戶外愛好者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被困深山、失蹤、墜亡等事件也頻頻發生,為驢友敲響警鐘。根據中國登山協會發佈的《2013年中國大陸山難報告書》,1957年到2000年戶外運動山難遇難33人,而2001年至2013年則增長至313人。

在百度貼吧裡,有21萬多人關注“徒步吧”,有不少背包客發帖分享旅行生活、尋找驢友一起徒步。12月6日起,一位吧齡3.5年、名為“小驢徒步”的網友在“徒步吧”多次發帖,尋找驢友一起徒步玉龍雪山,8號從濰坊出發,坐大巴前往昆明,徒步起點玉湖村,晚上找個營地露營,經過好幾個關口才能到,累了就休息。“小驢徒步”最後一次發帖是在12月15日淩晨2點,提醒一位第一次去玉龍雪山的河北網友“羽絨服是必須的,最好是衝鋒衣帶羽絨的”。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戶外活動安全,不讓旅行變悲劇?歷經數次救援,目睹多起悲劇,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提醒廣大驢友,“不要低估自然的力量,首先要敬畏自然”,還要做好充分準備:

1.在手機中下載GPS定位系統,一旦迷路,及時進入定位系統,保存截圖,並在社交平臺及時發佈,這會為後期救援工作帶來很大便利。

2.做好預判,量力而行,對所選路線進行全面評估,同時對體能、技術、經驗也要全面考量,不要輕易進入可能涉險的地方。出發後,儘量按照規劃線路、時間前進,並隨時讓外界瞭解行進情況。

3.適當的裝備是安全進行戶外活動的基礎,登山的話要帶衝鋒衣褲、救生毯、高幫登山鞋、抓絨帽、防風手套、頭燈或電筒、通訊工具、登山杖。

4.帶足適當的給養,一般徒步一天帶4餐,以能量棒、堅果、巧克力、肉脯為主,避免在迷路後因寒冷或補給不足,造成失溫。

5.結伴而行,在走不熟悉的線路時一定請嚮導,並保持手機電量充足,備好電池板或者充電板,以便緊急求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