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若森+玄機+繪夢+柏言+動漫堂+徒子文化2018年二次元創業機會在哪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12月21日, 三文娛舉辦了第二屆二次元未來峰會, 邀請到68位行業大咖一起探討動漫公司的變現, 以及行業的未來趨勢。

其中, 在主會場下午的圓桌論壇上, 若森數字董事長張軼弢、玄機科技董事長沈樂平、繪夢動畫CEO李豪淩、柏言映畫CEO陳柏言、動漫堂董事長王鵬、徒子文化CEO王磊等6位重量級嘉賓, 以及主持人樂遊資本合夥人段斌, 共同就2018年的二次元創業機會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

有人問中小企業還有沒有機會, 我認為只要是文化創意企業,

都有機會。 這也是我們活得依然很累的原因, 後面的追兵太兇猛。 ——張軼弢

對動漫行業來說, 2016年、2017年是一個真正的開始, 算是“起風了”, 從2018年開始, 行業已經萬事俱備。 ——沈樂平

我自己在日本開荒這麼長時間, 深深覺得日本動漫行業的製作技術在落後, 落後於現在數碼科技發展的趨勢, 他們在落後, 我們就有機會。 ——李豪淩

任何一個題材在市場上都沒到飽和階段, 所以做什麼不重要, 看你擅長做什麼。 ——陳柏言

要創業, 我覺得首先要有才華, 第二個是機制, 第三點是分享, 第四點是運氣。 ——王磊

不是這個行業裡的人, 做不了這個行業的事。 ——王鵬

以下是圓桌論壇文字實錄。

2018年的二次元投資機會

段斌:2018年二次元還有沒有投資機會?機會在哪兒?

陳柏言:內容方面的創業機會永遠都有, 因為內容是生生不息的, 如果是想做大的平臺, 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 但是如果把自己定位為內容創作者, 那創作的機會就一直都在。 我們公司目前也是把內容產出作為重點, 高品質的好內容才是核心,

初心是不能改的, 始終要把使用者、把內容放在第一位。

我們還沒有做成迪士尼或者夢工廠那樣的國際大品牌, 或者走通他們的商業模式, 中國動畫連自己的國門都還沒有走出, 所以內容創作方面機會還是存在的。

張軼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 虛擬實境已經逐步深入人心, 二次元文化也已經成為個性時尚的代名詞, 而不是只局限於一個維度的文化現象。

二次元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代名詞, 但我認為二次元行業真正的風口浪尖還沒到, 應該很快了, 有些人問我, 二次元是不是已經到了紅海階段, 我認為也還沒到。 對比一下國外, 以日本為例, 每週更新的番劇有多少?中國目前才有多少?未來還應該更加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我們也只能算是行業的老兵。

有人問中小企業還有沒有機會, 我認為只要是文化創意企業, 都有機會。 這也是我們活得依然很累的原因, 後面的追兵太兇猛, 要有這種危機感吧。

沈樂平:我覺得2016年、2017年是一個真正的開始, 算是“起風了”, 但是風口還沒有完全被激發出來。 從一個老兵的角度來看, 我們前面要去探很多的路, 踩很多的坑, 打破很多的壁壘, 而現在對於很多從業者來說, 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幸運的時代, 好時候到了。

觀眾越來越認可國漫, 平臺也正在崛起並且在做整合, 機制正在走向成熟。 另外, 正版化的認可度也正在提升, 支持正版的意識在變強。 就從業者而言, 十年前是從業者不斷流失的過程, 而近幾年從業者正在不斷地回歸,

有更多人願意加入行業, 應該說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階段。

同時, 現在資本也認可這個市場的體量, 對未來的發展報以樂觀的預期。 而且, 這個市場的體量完全可以預測, 比如日本現在能報出很多個優秀導演的名字, 而中國現在的名單比他們短得多, 這就是發展空間。 從2018年開始, 行業已經萬事俱備, 確實是一起把動漫行業打造成國家的支柱行業的好時候。

李豪淩:我說幾點從實際工作經驗中看到的未來創業的一些可能性吧。

第一點, 我自己做二維動畫比較多, 二維動畫已經是上個時代的東西了, 但是它的美術風格、表現形式都是受現在廣大二次元用戶喜歡的。 從技術上講是有很多創業機會的, 比如如何用CG電腦技術把二維的美呈現出來,我自己在日本開荒這麼長時間,深深覺得日本動漫行業的製作技術在落後,落後於現在數碼科技發展的趨勢,他們在落後,我們就有機會。

第二,作為CEO,我一直都面臨一個問題:好的人才在哪裡?人才問題又牽出一個教育問題,那有沒有一家公司能站出來,把人才匱乏的問題解決了?所以專業動漫人才的培訓可能也是一個創業機會,因為這是這個行業的剛需。

第三點關係到模式問題。我們看慣了20分鐘一集的動畫番劇,這其實是電視臺時代留下的模式,半個小時的時段前面後面各去掉幾分鐘廣告,把動畫時長正好卡在了20分鐘,但我們要想到,這是上一個媒體時代遺留下來的模式。現在的播放媒體從電視臺轉到了手機端,受眾觀看習慣也會發生相應改變。

我前些天跟日本同行交流,他們說他們正在開發豎屏動畫,因為我們拿手機時間最長的姿勢是豎著拿。橫屏動畫表現的是畫面,導演用上帝視角告訴觀眾看到什麼東西,但豎屏動畫我自己的體驗是face to face的感覺,更能體會到交流感。所以,在現在的手機時代,動畫的形式、時長分鐘數都有可能會發生改變。

王鵬:我們是一個漫畫CP團隊,我們看的角度會略不一樣,我們認為下一個關口可能是在產品反覆運算,比如整體的美術風格、潮流意識,都可能會有一個轉化。比如之前的風口是戰鬥、卡牌,下一個可能就是吃雞,就是整個品類的變化和反覆運算,這是一種可能性。

第二,我覺得未來的動畫商業化開發模式可能會變化,一個片子要投拍,它的植入廣告、衍生場景等商業化變現的可能性要先置,用後端轉化的所有收益來cover掉前面的成本。

第三,我覺得未來動畫作品還會走向更加深垂的細分,比如會出現一些小眾宅向作品。所以我覺得創作是沒有上限的,會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

王磊:我們是一個以條漫為主的漫畫團隊,也只做了兩年,作為新兵,我只能立足於我們公司2018年、2019年的計畫和機會來談一下。

我們的重點還是會在內容產出和週邊合作,內容產出方面還是會以漫畫的形式做IP,會以故事漫為主,不同的形式都會涉及,還是要保持每年十多部作品的產能;週邊合作重點還是會放在網劇、遊戲、電影、動畫劇,因為我們是新公司,整體的策略比較保守,比較重資金、比較跨界、高度互聯網的事我們基本不太敢嘗試,但是內容是我們公司的根本。

對於我們來說,洪荒之力做到十分的時候其實也只是一半,因為即使我們把漫畫的內容做滿了,那我們還是要把漫畫交給遊戲公司、影視公司,相當於把初長成的孩子交給下一個爸爸媽媽。對於第二個撫養者的選擇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同時,與他們的配合是更加關鍵的。

如果創業,從什麼題材起步?

段斌:剛才幾位元談到的幾個關鍵字是共通的,要做精品內容,要結合使用者需求等。臺上幾位元都是已經做出了成功產品的,那如果一個新創公司想進行創作,現在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做細分品類和特定人群,另一個是做已經被市場印證過的品類,比如玄幻類、武俠類。如果請幾位給新創公司提建議的話,各位覺得從哪裡起步會更好?

陳柏言:我覺得任何一個題材在市場上都沒到飽和階段,所以做什麼不重要,看你擅長做什麼。為什麼內容行業難做,因為產品是與人結合的、與創意結合的,這個行業的痛點就是缺人,也包括每個人、每個團隊能不能找到自己擅長的重心。

現在提起國漫作品的代表,大家掰著指頭都能算得過來,所以內容市場還是有很大空間的,具體而言,比如漫威和DC都在做英雄,他們把超級英雄當成一個大選題,但是他們會針對不同用戶和市場分成很多細分類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思路。

所以我覺得不管是走一條新的道路,是別人完全沒走過的路,還是複製一條前人的道路,把它走得更扎實,前提取決於對這條路的認知程度和執行力。所以對於創作者來說,還是要本著初心和自己擅長的領域來創作,至於做什麼,這個市場還是片藍海,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張軼弢:現在我們旗下每一個品牌都是不同的武俠類別,若森做了,別人就不做了?這是不可能的。金庸也好,其他武俠巨匠也好,都是翻來覆去地在拍,都是按照當代人的審美、所能接受的拍攝手法,去做符合時代的作品。

我們若森其實也在不斷地嘗試,《戰狼》火了以後,許多遊戲製作公司、BAT的大大們也在找我們合作,做軍旅題材的動漫。提前做一個廣告,我們明年暑假會推出一款賽車IP,也包括了電子競技,我們做了,別人就不做嗎?不可能的。

文化創意不分先後,真的是不分先後。我跟我的團隊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既然選擇了互聯網和文化創意產業,從第一天就要做好準備,如果我們做10年,我們就要做好10年用功的準備,如果我們做一生,就要做好一生永遠用功的準備,後面的追兵永遠是最可怕的。如果有一天若森失敗了,打敗若森的其實是自己,就看自己怎樣做讓自己更強大的選擇。

沈樂平:未來的競爭肯定是一個越來越激烈的態勢,因為現在一方面,整個行業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但是與此同時各方面也都在發力,而且這種發力不是說只是CP公司在做,閱文、騰訊動漫等很多漫畫平臺都在做。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個人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比如一個漫畫家可以很厲害,但是在這個行業,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單打獨鬥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跟網易合作《天諭》,和騰訊合作《鬥羅大陸》,拓寬玄機的產品線。

所以我覺得在整個行業發力的情況下,想要避開競爭是很難的,所以選擇你最擅長的,然後把所有的力量集中於這一點去爆發,那麼力量也是很驚人的,這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特點。

段斌:對,對創業者來說,機會永遠在,用戶永遠是多口味的。我想單獨提問一下王鵬,動漫堂的《一人之下》在中國漫畫界是標杆性作品,那麼你覺得如何才能打造第二個《一人之下》?

王鵬:《一人之下》真不是打造出來的,就是依託於漫畫家多年的積累,米二也將近40歲了,他20多歲就開始從事漫畫行業。作為一個創作者,只能積累,然後等待好的契機,米二的作品也是在互聯網平臺上才被釋放出來的。如果再倒回去幾年,文化依託於紙媒的時代,漫畫是給小學生看的,不能做太深入,或者說太社會的題材,也不能把世界觀挖得太深。一個這樣有天分、有才華的漫畫家,用了這麼多年的積累,然後要趕上天時地利人和,這個作品才做出來,這個作品是不可複製的。

我們這個行業現在越來越複雜,已經不再是依靠一個漫畫家就可以做出商業化很成熟,還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要發掘的人不一定是動漫圈的,有可能是編劇圈的、遊戲策劃圈的,怎樣把這些人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然後考慮一個新的商業化方向,把現有平臺資源和自己的專案結合好,可能是我們下一步更關注的。

對創業者的建議

段斌:由於時間關係,最後請大家每個人再說一段話,給那些之前沒有想法,但聽完論壇後心血來潮想創業的創業者們一些寄語或是建議。

王磊:我覺得首先要有才華,第二個是機制,第三點是分享,第四點是運氣。

王鵬:我們公司只和行業資深人士合作,沒有很多機會接觸剛入行的新人,所以我簡單說一句:不是這個行業裡的人,做不了這個行業的事。

李豪淩:我們屬於文化創意行業,追求作品與觀眾之間的共鳴和互動,歸根到底還是從本心出發,找到自己擅長什麼,哪個點能打動自己,然後再通過這個點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作品才能開花結果。

沈樂平:作為行業的先引者,更重要的作用是為行業打造跑道,飛機需要足夠的滑行距離才能平穩又順利地飛向遠方。玄機也正在為此努力,大家如果有這方面的意願,可以多來與我們合作。

張軼弢:對於想要創業、剛剛創業或是正在創業的團隊或個人,我就分享一下若森特有的“三心二意”的企業文化:“三心”是指對作品具有匠心、恒心、良心,“二意”是對粉絲有誠意和敬意,堅持“三心二意”,一定能創作出好作品。

陳柏言:不忘初心,進入這個行業就要堅持下去。都說才華是第一位的,但是後天的努力和堅持也不可或缺,我們非常需要“追求卓越”的精神,需要努力奮鬥去做事。

比如如何用CG電腦技術把二維的美呈現出來,我自己在日本開荒這麼長時間,深深覺得日本動漫行業的製作技術在落後,落後於現在數碼科技發展的趨勢,他們在落後,我們就有機會。

第二,作為CEO,我一直都面臨一個問題:好的人才在哪裡?人才問題又牽出一個教育問題,那有沒有一家公司能站出來,把人才匱乏的問題解決了?所以專業動漫人才的培訓可能也是一個創業機會,因為這是這個行業的剛需。

第三點關係到模式問題。我們看慣了20分鐘一集的動畫番劇,這其實是電視臺時代留下的模式,半個小時的時段前面後面各去掉幾分鐘廣告,把動畫時長正好卡在了20分鐘,但我們要想到,這是上一個媒體時代遺留下來的模式。現在的播放媒體從電視臺轉到了手機端,受眾觀看習慣也會發生相應改變。

我前些天跟日本同行交流,他們說他們正在開發豎屏動畫,因為我們拿手機時間最長的姿勢是豎著拿。橫屏動畫表現的是畫面,導演用上帝視角告訴觀眾看到什麼東西,但豎屏動畫我自己的體驗是face to face的感覺,更能體會到交流感。所以,在現在的手機時代,動畫的形式、時長分鐘數都有可能會發生改變。

王鵬:我們是一個漫畫CP團隊,我們看的角度會略不一樣,我們認為下一個關口可能是在產品反覆運算,比如整體的美術風格、潮流意識,都可能會有一個轉化。比如之前的風口是戰鬥、卡牌,下一個可能就是吃雞,就是整個品類的變化和反覆運算,這是一種可能性。

第二,我覺得未來的動畫商業化開發模式可能會變化,一個片子要投拍,它的植入廣告、衍生場景等商業化變現的可能性要先置,用後端轉化的所有收益來cover掉前面的成本。

第三,我覺得未來動畫作品還會走向更加深垂的細分,比如會出現一些小眾宅向作品。所以我覺得創作是沒有上限的,會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

王磊:我們是一個以條漫為主的漫畫團隊,也只做了兩年,作為新兵,我只能立足於我們公司2018年、2019年的計畫和機會來談一下。

我們的重點還是會在內容產出和週邊合作,內容產出方面還是會以漫畫的形式做IP,會以故事漫為主,不同的形式都會涉及,還是要保持每年十多部作品的產能;週邊合作重點還是會放在網劇、遊戲、電影、動畫劇,因為我們是新公司,整體的策略比較保守,比較重資金、比較跨界、高度互聯網的事我們基本不太敢嘗試,但是內容是我們公司的根本。

對於我們來說,洪荒之力做到十分的時候其實也只是一半,因為即使我們把漫畫的內容做滿了,那我們還是要把漫畫交給遊戲公司、影視公司,相當於把初長成的孩子交給下一個爸爸媽媽。對於第二個撫養者的選擇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同時,與他們的配合是更加關鍵的。

如果創業,從什麼題材起步?

段斌:剛才幾位元談到的幾個關鍵字是共通的,要做精品內容,要結合使用者需求等。臺上幾位元都是已經做出了成功產品的,那如果一個新創公司想進行創作,現在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做細分品類和特定人群,另一個是做已經被市場印證過的品類,比如玄幻類、武俠類。如果請幾位給新創公司提建議的話,各位覺得從哪裡起步會更好?

陳柏言:我覺得任何一個題材在市場上都沒到飽和階段,所以做什麼不重要,看你擅長做什麼。為什麼內容行業難做,因為產品是與人結合的、與創意結合的,這個行業的痛點就是缺人,也包括每個人、每個團隊能不能找到自己擅長的重心。

現在提起國漫作品的代表,大家掰著指頭都能算得過來,所以內容市場還是有很大空間的,具體而言,比如漫威和DC都在做英雄,他們把超級英雄當成一個大選題,但是他們會針對不同用戶和市場分成很多細分類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思路。

所以我覺得不管是走一條新的道路,是別人完全沒走過的路,還是複製一條前人的道路,把它走得更扎實,前提取決於對這條路的認知程度和執行力。所以對於創作者來說,還是要本著初心和自己擅長的領域來創作,至於做什麼,這個市場還是片藍海,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張軼弢:現在我們旗下每一個品牌都是不同的武俠類別,若森做了,別人就不做了?這是不可能的。金庸也好,其他武俠巨匠也好,都是翻來覆去地在拍,都是按照當代人的審美、所能接受的拍攝手法,去做符合時代的作品。

我們若森其實也在不斷地嘗試,《戰狼》火了以後,許多遊戲製作公司、BAT的大大們也在找我們合作,做軍旅題材的動漫。提前做一個廣告,我們明年暑假會推出一款賽車IP,也包括了電子競技,我們做了,別人就不做嗎?不可能的。

文化創意不分先後,真的是不分先後。我跟我的團隊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既然選擇了互聯網和文化創意產業,從第一天就要做好準備,如果我們做10年,我們就要做好10年用功的準備,如果我們做一生,就要做好一生永遠用功的準備,後面的追兵永遠是最可怕的。如果有一天若森失敗了,打敗若森的其實是自己,就看自己怎樣做讓自己更強大的選擇。

沈樂平:未來的競爭肯定是一個越來越激烈的態勢,因為現在一方面,整個行業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但是與此同時各方面也都在發力,而且這種發力不是說只是CP公司在做,閱文、騰訊動漫等很多漫畫平臺都在做。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個人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比如一個漫畫家可以很厲害,但是在這個行業,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單打獨鬥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跟網易合作《天諭》,和騰訊合作《鬥羅大陸》,拓寬玄機的產品線。

所以我覺得在整個行業發力的情況下,想要避開競爭是很難的,所以選擇你最擅長的,然後把所有的力量集中於這一點去爆發,那麼力量也是很驚人的,這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特點。

段斌:對,對創業者來說,機會永遠在,用戶永遠是多口味的。我想單獨提問一下王鵬,動漫堂的《一人之下》在中國漫畫界是標杆性作品,那麼你覺得如何才能打造第二個《一人之下》?

王鵬:《一人之下》真不是打造出來的,就是依託於漫畫家多年的積累,米二也將近40歲了,他20多歲就開始從事漫畫行業。作為一個創作者,只能積累,然後等待好的契機,米二的作品也是在互聯網平臺上才被釋放出來的。如果再倒回去幾年,文化依託於紙媒的時代,漫畫是給小學生看的,不能做太深入,或者說太社會的題材,也不能把世界觀挖得太深。一個這樣有天分、有才華的漫畫家,用了這麼多年的積累,然後要趕上天時地利人和,這個作品才做出來,這個作品是不可複製的。

我們這個行業現在越來越複雜,已經不再是依靠一個漫畫家就可以做出商業化很成熟,還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要發掘的人不一定是動漫圈的,有可能是編劇圈的、遊戲策劃圈的,怎樣把這些人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然後考慮一個新的商業化方向,把現有平臺資源和自己的專案結合好,可能是我們下一步更關注的。

對創業者的建議

段斌:由於時間關係,最後請大家每個人再說一段話,給那些之前沒有想法,但聽完論壇後心血來潮想創業的創業者們一些寄語或是建議。

王磊:我覺得首先要有才華,第二個是機制,第三點是分享,第四點是運氣。

王鵬:我們公司只和行業資深人士合作,沒有很多機會接觸剛入行的新人,所以我簡單說一句:不是這個行業裡的人,做不了這個行業的事。

李豪淩:我們屬於文化創意行業,追求作品與觀眾之間的共鳴和互動,歸根到底還是從本心出發,找到自己擅長什麼,哪個點能打動自己,然後再通過這個點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作品才能開花結果。

沈樂平:作為行業的先引者,更重要的作用是為行業打造跑道,飛機需要足夠的滑行距離才能平穩又順利地飛向遠方。玄機也正在為此努力,大家如果有這方面的意願,可以多來與我們合作。

張軼弢:對於想要創業、剛剛創業或是正在創業的團隊或個人,我就分享一下若森特有的“三心二意”的企業文化:“三心”是指對作品具有匠心、恒心、良心,“二意”是對粉絲有誠意和敬意,堅持“三心二意”,一定能創作出好作品。

陳柏言:不忘初心,進入這個行業就要堅持下去。都說才華是第一位的,但是後天的努力和堅持也不可或缺,我們非常需要“追求卓越”的精神,需要努力奮鬥去做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