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選男人還是選女人,這是個問題

蘿拉的胸, 貝姐的腿, 2B的屁股棉棉看了都忍不了。 現在看來, 性感的女主角已然是遊戲能大賣的標誌。 但回溯電子遊戲發展的歷史, 男性一直是電子遊戲裡的真?主角。 倒不是說以前的開發者可能在性取向上有問題, 其實不論是開發者還是玩家, 在最初開發及遊玩習慣就已經出現了“偏差”。

“滿分神作”:《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主角依舊是林克, 可能是因為他不用隨時帶著綠油油的帽子, 所以整個人看起來更帥了。 《地平線:黎明時分》利用PS4 PRO 的強勁機能, 詳細刻畫了Aloy的一顰一笑。 不過把最近爆火的林克與Aloy單獨從遊戲中拿出來,

這一男一女兩個角色誰會更討玩家喜歡呢?

真·看臉的世界

今天我們不會去評價遊戲的畫面是否優劣, 而單看遊戲中的角色性別。 《地平線:黎明時分》的主角Aloy, 她在遊戲公開初期, 就因為外貌問題而被不少玩家吐槽。 雖然《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已經被各路媒體和玩家吹上了天,

但我們的主角林克除了能換各種服裝外, 從一個RPG遊戲來講, 他的外貌與個性並不能稱得上是“出眾”。

林克有很多, 但給玩家的感覺都差不多?

“以貌取人”這個詞最適合用在遊戲行業, 在之前《少年, 你渴望乳搖的力量麼?》一文中,

提到蘿拉這位絕世佳人時我講過, 遊戲行業發展初期, 使用女性作為遊戲主角的遊戲寥寥無幾。 其實往“根”裡挖, 電子遊戲最初就是出自一幫“程式猿”之手。 而且, 男性程式師則是最大的一部分群體, 這些遊戲開發出來面向的玩家絕大多數也是同行或者愛好相同的“死宅”們。

正如武俠小說一樣, 我們的主角要麼是位蓋世大俠, 要麼是一位初出茅廬卻天賦異稟的毛頭小子。 如此設定, 其實已經在劃分讀者群了。 首先, 男性讀者肯定會把自己代入成為小說的主角, 而女性讀者或許會帶著一些仰慕的情緒讀下去。 這一簡單的例子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電子遊戲中以男性作為主角會比較多。

說實話, Aloy的長相。 。 。

在電子遊戲誕生之時, 開發者和消費者已經在不經意間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性別傾向。 雖然下面的話聽起來有些“gay gay的”, 但電子遊戲童年的確是在一群肌肉猛男的圍繞下度過的,而且作為玩家的我們也十分喜歡。 先不要急著否定, 除了某些全年齡向的遊戲,

只要包含暴力元素, 我們的主角一定有著比傳說中的E乳還要壯觀的大胸肌。

整個遊戲行業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也在一直成長, 圖形技術的愈發成熟令開發者和玩家都興奮不已。 所有人就像高中體育課趴在體操房窗外偷看的小夥子們一樣, 充滿了荷爾蒙的悸動。 遊戲行業這時算迎來了自己的青春期, 身旁的肌肉猛男漸漸變少, 溫柔大姐姐頻繁出現在各位春夜鹹濕的夢中。

老遊戲的封面,男女比例嚴重不平衡

隨著青春期的躁動,對於異性的幻想和期待就一直縈繞在腦海。電子遊戲也和我們一樣,把原先的肌肉男逐漸替換,很多經典的女性角色成為了玩家熱議的焦點。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畫面的發展一直處於落後的階段,但早期的女性角色走紅還是因為其傲人的身材。

對於因為人物個性,與劇情演出而被人銘記的角色其實並不多。正如宅男女神的蘿拉,也是在《古墓麗影9》中才顯示出她自身的性格,讓她在靈魂上更加豐滿。其實反看早期的“基佬主角”們,他們的故事和人物個性都偏弱。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遊戲進行中,我們總會將自己代入遊戲,成為主角本人或者他的正義夥伴。

你是GG還是MM?

遊戲角色的性別看似並不重要,但我們要是直接把《巫師3》的傑洛特來個性轉,整個故事的走向和人物性格是不是就要徹底重寫?雖然"性轉"深受廣大玩(shen)家(shi)的追捧,但對於很多遊戲開發商來說,主角設定十分重要,對他/她的任何變動都會影響遊戲的整體走向。

同樣受“顏值”問題困擾的不僅僅是《地平線》中的Aloy,來自《鏡之邊緣》的Faith也被玩家親自整容過,但製作組DICE 對於玩家的改動表示十分遺憾,他們認為主角只有長得這麼“與眾不同”,才能讓她和遊戲中的其他角色區分開。DICE還十分調侃地說被玩家“整容”後的Faith是位“長著大胸部的12歲小妹妹”。看來,在審美問題上,東西方永遠不能達成共識了。

左邊是“原版”右邊是“整容後”,注意看胸型。

不管角色長相如何,性別是唯一不能打馬虎眼的。先拋開類似《上古卷軸》和《輻射》這種開放世界遊戲不說。以劇情為主的遊戲必然會有一個點睛的人物,而這個人物的性別則值得注意。

在2010年時,來自北美的資料分析公司“EEDAR”針對遊戲中角色性別展開過一個統計分析。其中樣本為2005年至2010年,5年之間在主機平臺發售的遊戲。首先,男性在遊戲中擁有著絕對的優勢,超過90%的遊戲擁有一個或多個可以操作的男性角色,可操作的女性角色僅僅占51%。當把遊戲類型再次細分,其中較為核心向遊戲的男女比例會進一步拉開,可操作的女性角色僅有46%。但在內容稍微輕鬆一些的遊戲中,可操縱角色的男女比例接近1:1。

最右邊的“不可分辨”性別,多指非人類生物和機器人

從遊戲的內容與目標使用者不難看出,所謂“核心向”遊戲的主要玩家群體必然是男性。也就是說,在很多遊戲中,作為男性,我們也在“玩”另一個男人。這個話題在杉果內部引起一場撕逼大戰:你喜歡玩男性主角還是女性?

首先,我們並不考慮個人的取向問題,同時,男同事們也嚴於律己:不去“YY”性感的女主角。雖然這樣規定下來會縮小可選遊戲的範圍,但這兩個因素會在後面再接著撕。在很多劇情向的RPG中,硬漢形象是最容易樹立的,而由此帶來的各種反差也很容易被人接受。就像《最後生還者》中,喬爾在遊戲中性格的改變正好迎合各種玩家的胃口。

喬爾看艾利的眼神是他情感轉變的證據

最近《金剛狼3:殊死一戰》熱映,很多人在看完了都說:這分明就是“X戰警版的《最後生還者》”,其中英雄暮年的羅根更是賺足了眼淚。從這簡單的兩例子可以直接看出,不論遊戲內或電影中男性角色的“戲路”看似更寬一些。即使是女性十分拿手的情感戲,在某些時候讓這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去表露真情也十分讓人感動。

強引導、劇情向的遊戲主角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各種名場面也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但對於沙盤、開放世界這種遊戲來說,我們的主角就要通過你自己的遊玩來講述一個故事了。例如《輻射》系列中“郵差”這一設定,超高的自由度讓我們可以通過任何性別來進行遊戲。這時,你的選擇就成了我們的分歧所在。

玩“老滾”絕對不打Mod!

對於沙盤遊戲來說,創建人物和捏臉過程往往是最耗時的,而且最難的恐怕就是選擇角色的性別了。當然,對於“老滾”中女性角色的過度美化Mod絕對不會出現在今天的討論範圍裡,要是你直接把2B小姐姐放進來了,誰還玩“諾德土著女”啊。但是針對如何選擇人物性別這個問題,我司內部分成了兩派:“代入感”與“相容性”。

別問我在哪下的。。。

首先,代入感這一條最容易理解,例如我們在遊玩《上古卷軸》時,總愛選擇諾德人或帝國人,因為這兩個種族看起來和我們最相近,從而把自己“代入”成為主角的感受也最明顯,這樣在聆聽夜母的教誨後,我們就真的成了暗黑兄弟會的首領。以此看來,就連相貌選擇都與自己相似,那性別更不用多說了,棉棉在這些遊戲中就喜歡選擇女性,而小籠包很自然地選擇男性。

但針對《上古卷軸》的“選角”問題時,勒布朗餘表示:一個女的拿把大劍砍龍也太出戲了。他就是第二個“相容性”立場中我司的代表員工。勒布朗餘認為,《上古卷軸》的整體畫風過於“硬”,即使遊戲中的女性看上去十分兇悍,但武器動作都很誇張,遊玩過程中還會感到較明顯的不搭配,要不是玩“潛弓流”或者法師,他很不願意選擇女性為操作人物。如果你想親自感受,不妨在小杉果入一個《上古卷軸V: 天際特別版》試試?點擊這裡就可以咯

捏去吧。。。一下午過去了。

當我們撕得正歡時,猩猩突然來了一句:你們玩一個遊戲好幾十個小時,如果一直盯著一個男人的背影,或者說屁股晃來晃去,自己不覺得噁心麼?!的確,在我高中和朋友連線玩《怪物獵人》時,他們就吐槽我總用男性角色。可我每次創建新角色時,總會在聲音選項中挑半天。一邊聽不同的發音,自己還有學著喊兩聲,就為了選出一個與自己最相近的聲音。

而我的那些高中朋友,一定要在《怪物獵人》中選擇女性角色,而且聲音選擇最嗲的,所以他們每次受傷,總能聽見各種花式嬌喘。這種主選女性的玩法其實屬於自己擴充了遊玩的體驗,在遊戲的框架內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像很火的“2B小姐姐”,她走的路線和白金的當家美女“貝姐”相同。

2B和貝姐,我選貝姐。 長髮和短髮,我選短髮!

這兩款遊戲在扎實的動作遊戲體驗上,通過暴露且性感的角色為大家帶來了更多樂趣。極端一些的例子就是,將《獵天使魔女》和《尼爾》的主角全換成男性,不變的依舊是白金工作室鐵打的動作水準,那遊戲的熱度會怎樣?

其實直接用白金自己的遊戲就能對比,以雷電為主角的《合金裝備崛起:復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首先,這是款很好的遊戲,大家對他的動作元素都讚不絕口,除此之外,就是對“合金下巴”怨念。現在的尷(jian)尬(jie)情況就是:電子遊戲的女性角色也開始和電影一樣,很多都只是“花瓶”。

男女比例依舊不平衡

著名的“邦女郎”在007這一個充滿大男子主義的電影中就是如此,雖然該系列在此問題上掙扎許久,更換演員,增加戲份等,但其整體故事基調就註定了女性在這樣的電影中只能作為陪襯或點綴。除了我們最熟悉的單機遊戲外,網路遊戲上的性別問題已經超出了“玩遊戲”這一單純的範圍。

與人鬥,其樂無窮

網路遊戲中的“人妖”問題一直是困擾廣大玩家的事情。雖然多數網遊的難度是低於單機遊戲的,但女性玩家的數量依舊屈指可數。在遊戲過程中,肯定會有人根據自己喜好來選擇角色的性別,但有一部分男性玩家,在選擇操控女性遊戲角色後,開始以“女玩家”的身份在遊戲裡和其他玩家聊了起來。

真實的女玩家在遊戲裡肯定會受到不少其他男性玩家的照顧,即使不用親自開口,只要一上線,那些“核心玩家”就會嘩啦一下全湊過來。但一個“人妖號”若要享受這般待遇,則要投入很多精力來打造一個“真實”的女性身份。

建個血精靈女號,脫光了跳舞找人要錢。

總說在氪金遊戲中,免費玩家是付費玩家的陪練,廣大的免費玩家增加了付費用戶的遊戲樂趣。而在網路遊戲中偽裝成女生,恐怕是全新的“捷徑玩法”。網路遊戲中的隊友一般都是真實玩家,不可能像單機遊戲中的NPC一樣對你百順百依。但當你是“女玩家”後,有不少男性玩家會出於各種原因讓你在網路遊戲中,享受“單機上帝”的服務。

棉棉在電臺裡提到過她最早玩《勁舞團》時,由於是女性玩家,會有很多人充錢送她時裝,還會免費帶她遊玩,幫她取得高分等。在《魔獸世界》中,一個百人公會中要是能有幾個女性玩家,那她們就是工會之星了。在團隊副本中,就算傻站在一邊跟大家聊天都沒人會說半句怨言,而團隊裡要是一個男性玩家的配合出了一點小問題,那他就直接成為眾矢之地了。

來自棉棉的【ε襡家記憶ε】,這真是她的號哦~大家想不想聽她講講過去的故事呢?

在遊戲裡偽裝成人妖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一點聊天的紕漏都會引起別人的懷疑。更何況網遊玩家對這種事情已經早早有了提防,幾乎不會輕易相信。但是,你要偽裝成女性來進行涉及錢財的詐騙,這就不算在遊戲的範疇裡了。

增加代入感,豐富遊戲體驗,獲得他人幫助。在能選擇性別的遊戲中我們總會因為各種理由糾結好半天。更別說像《地下城與勇士》中,相同職業,不同性別,都會有能力上的差異這種設定了。不知道大家在遊戲中是會首選與自己性別相同的角色,還是根據顏值來做出判斷,一款遊戲主角的性別和長相會不會影響你對這款遊戲評價?

看了這麼多字,B社去年底的3A大作《恥辱2》也是男女角色可選,在杉果試試看吧嘿嘿嘿!點擊這裡吧

老遊戲的封面,男女比例嚴重不平衡

隨著青春期的躁動,對於異性的幻想和期待就一直縈繞在腦海。電子遊戲也和我們一樣,把原先的肌肉男逐漸替換,很多經典的女性角色成為了玩家熱議的焦點。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畫面的發展一直處於落後的階段,但早期的女性角色走紅還是因為其傲人的身材。

對於因為人物個性,與劇情演出而被人銘記的角色其實並不多。正如宅男女神的蘿拉,也是在《古墓麗影9》中才顯示出她自身的性格,讓她在靈魂上更加豐滿。其實反看早期的“基佬主角”們,他們的故事和人物個性都偏弱。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遊戲進行中,我們總會將自己代入遊戲,成為主角本人或者他的正義夥伴。

你是GG還是MM?

遊戲角色的性別看似並不重要,但我們要是直接把《巫師3》的傑洛特來個性轉,整個故事的走向和人物性格是不是就要徹底重寫?雖然"性轉"深受廣大玩(shen)家(shi)的追捧,但對於很多遊戲開發商來說,主角設定十分重要,對他/她的任何變動都會影響遊戲的整體走向。

同樣受“顏值”問題困擾的不僅僅是《地平線》中的Aloy,來自《鏡之邊緣》的Faith也被玩家親自整容過,但製作組DICE 對於玩家的改動表示十分遺憾,他們認為主角只有長得這麼“與眾不同”,才能讓她和遊戲中的其他角色區分開。DICE還十分調侃地說被玩家“整容”後的Faith是位“長著大胸部的12歲小妹妹”。看來,在審美問題上,東西方永遠不能達成共識了。

左邊是“原版”右邊是“整容後”,注意看胸型。

不管角色長相如何,性別是唯一不能打馬虎眼的。先拋開類似《上古卷軸》和《輻射》這種開放世界遊戲不說。以劇情為主的遊戲必然會有一個點睛的人物,而這個人物的性別則值得注意。

在2010年時,來自北美的資料分析公司“EEDAR”針對遊戲中角色性別展開過一個統計分析。其中樣本為2005年至2010年,5年之間在主機平臺發售的遊戲。首先,男性在遊戲中擁有著絕對的優勢,超過90%的遊戲擁有一個或多個可以操作的男性角色,可操作的女性角色僅僅占51%。當把遊戲類型再次細分,其中較為核心向遊戲的男女比例會進一步拉開,可操作的女性角色僅有46%。但在內容稍微輕鬆一些的遊戲中,可操縱角色的男女比例接近1:1。

最右邊的“不可分辨”性別,多指非人類生物和機器人

從遊戲的內容與目標使用者不難看出,所謂“核心向”遊戲的主要玩家群體必然是男性。也就是說,在很多遊戲中,作為男性,我們也在“玩”另一個男人。這個話題在杉果內部引起一場撕逼大戰:你喜歡玩男性主角還是女性?

首先,我們並不考慮個人的取向問題,同時,男同事們也嚴於律己:不去“YY”性感的女主角。雖然這樣規定下來會縮小可選遊戲的範圍,但這兩個因素會在後面再接著撕。在很多劇情向的RPG中,硬漢形象是最容易樹立的,而由此帶來的各種反差也很容易被人接受。就像《最後生還者》中,喬爾在遊戲中性格的改變正好迎合各種玩家的胃口。

喬爾看艾利的眼神是他情感轉變的證據

最近《金剛狼3:殊死一戰》熱映,很多人在看完了都說:這分明就是“X戰警版的《最後生還者》”,其中英雄暮年的羅根更是賺足了眼淚。從這簡單的兩例子可以直接看出,不論遊戲內或電影中男性角色的“戲路”看似更寬一些。即使是女性十分拿手的情感戲,在某些時候讓這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去表露真情也十分讓人感動。

強引導、劇情向的遊戲主角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各種名場面也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但對於沙盤、開放世界這種遊戲來說,我們的主角就要通過你自己的遊玩來講述一個故事了。例如《輻射》系列中“郵差”這一設定,超高的自由度讓我們可以通過任何性別來進行遊戲。這時,你的選擇就成了我們的分歧所在。

玩“老滾”絕對不打Mod!

對於沙盤遊戲來說,創建人物和捏臉過程往往是最耗時的,而且最難的恐怕就是選擇角色的性別了。當然,對於“老滾”中女性角色的過度美化Mod絕對不會出現在今天的討論範圍裡,要是你直接把2B小姐姐放進來了,誰還玩“諾德土著女”啊。但是針對如何選擇人物性別這個問題,我司內部分成了兩派:“代入感”與“相容性”。

別問我在哪下的。。。

首先,代入感這一條最容易理解,例如我們在遊玩《上古卷軸》時,總愛選擇諾德人或帝國人,因為這兩個種族看起來和我們最相近,從而把自己“代入”成為主角的感受也最明顯,這樣在聆聽夜母的教誨後,我們就真的成了暗黑兄弟會的首領。以此看來,就連相貌選擇都與自己相似,那性別更不用多說了,棉棉在這些遊戲中就喜歡選擇女性,而小籠包很自然地選擇男性。

但針對《上古卷軸》的“選角”問題時,勒布朗餘表示:一個女的拿把大劍砍龍也太出戲了。他就是第二個“相容性”立場中我司的代表員工。勒布朗餘認為,《上古卷軸》的整體畫風過於“硬”,即使遊戲中的女性看上去十分兇悍,但武器動作都很誇張,遊玩過程中還會感到較明顯的不搭配,要不是玩“潛弓流”或者法師,他很不願意選擇女性為操作人物。如果你想親自感受,不妨在小杉果入一個《上古卷軸V: 天際特別版》試試?點擊這裡就可以咯

捏去吧。。。一下午過去了。

當我們撕得正歡時,猩猩突然來了一句:你們玩一個遊戲好幾十個小時,如果一直盯著一個男人的背影,或者說屁股晃來晃去,自己不覺得噁心麼?!的確,在我高中和朋友連線玩《怪物獵人》時,他們就吐槽我總用男性角色。可我每次創建新角色時,總會在聲音選項中挑半天。一邊聽不同的發音,自己還有學著喊兩聲,就為了選出一個與自己最相近的聲音。

而我的那些高中朋友,一定要在《怪物獵人》中選擇女性角色,而且聲音選擇最嗲的,所以他們每次受傷,總能聽見各種花式嬌喘。這種主選女性的玩法其實屬於自己擴充了遊玩的體驗,在遊戲的框架內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像很火的“2B小姐姐”,她走的路線和白金的當家美女“貝姐”相同。

2B和貝姐,我選貝姐。 長髮和短髮,我選短髮!

這兩款遊戲在扎實的動作遊戲體驗上,通過暴露且性感的角色為大家帶來了更多樂趣。極端一些的例子就是,將《獵天使魔女》和《尼爾》的主角全換成男性,不變的依舊是白金工作室鐵打的動作水準,那遊戲的熱度會怎樣?

其實直接用白金自己的遊戲就能對比,以雷電為主角的《合金裝備崛起:復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首先,這是款很好的遊戲,大家對他的動作元素都讚不絕口,除此之外,就是對“合金下巴”怨念。現在的尷(jian)尬(jie)情況就是:電子遊戲的女性角色也開始和電影一樣,很多都只是“花瓶”。

男女比例依舊不平衡

著名的“邦女郎”在007這一個充滿大男子主義的電影中就是如此,雖然該系列在此問題上掙扎許久,更換演員,增加戲份等,但其整體故事基調就註定了女性在這樣的電影中只能作為陪襯或點綴。除了我們最熟悉的單機遊戲外,網路遊戲上的性別問題已經超出了“玩遊戲”這一單純的範圍。

與人鬥,其樂無窮

網路遊戲中的“人妖”問題一直是困擾廣大玩家的事情。雖然多數網遊的難度是低於單機遊戲的,但女性玩家的數量依舊屈指可數。在遊戲過程中,肯定會有人根據自己喜好來選擇角色的性別,但有一部分男性玩家,在選擇操控女性遊戲角色後,開始以“女玩家”的身份在遊戲裡和其他玩家聊了起來。

真實的女玩家在遊戲裡肯定會受到不少其他男性玩家的照顧,即使不用親自開口,只要一上線,那些“核心玩家”就會嘩啦一下全湊過來。但一個“人妖號”若要享受這般待遇,則要投入很多精力來打造一個“真實”的女性身份。

建個血精靈女號,脫光了跳舞找人要錢。

總說在氪金遊戲中,免費玩家是付費玩家的陪練,廣大的免費玩家增加了付費用戶的遊戲樂趣。而在網路遊戲中偽裝成女生,恐怕是全新的“捷徑玩法”。網路遊戲中的隊友一般都是真實玩家,不可能像單機遊戲中的NPC一樣對你百順百依。但當你是“女玩家”後,有不少男性玩家會出於各種原因讓你在網路遊戲中,享受“單機上帝”的服務。

棉棉在電臺裡提到過她最早玩《勁舞團》時,由於是女性玩家,會有很多人充錢送她時裝,還會免費帶她遊玩,幫她取得高分等。在《魔獸世界》中,一個百人公會中要是能有幾個女性玩家,那她們就是工會之星了。在團隊副本中,就算傻站在一邊跟大家聊天都沒人會說半句怨言,而團隊裡要是一個男性玩家的配合出了一點小問題,那他就直接成為眾矢之地了。

來自棉棉的【ε襡家記憶ε】,這真是她的號哦~大家想不想聽她講講過去的故事呢?

在遊戲裡偽裝成人妖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一點聊天的紕漏都會引起別人的懷疑。更何況網遊玩家對這種事情已經早早有了提防,幾乎不會輕易相信。但是,你要偽裝成女性來進行涉及錢財的詐騙,這就不算在遊戲的範疇裡了。

增加代入感,豐富遊戲體驗,獲得他人幫助。在能選擇性別的遊戲中我們總會因為各種理由糾結好半天。更別說像《地下城與勇士》中,相同職業,不同性別,都會有能力上的差異這種設定了。不知道大家在遊戲中是會首選與自己性別相同的角色,還是根據顏值來做出判斷,一款遊戲主角的性別和長相會不會影響你對這款遊戲評價?

看了這麼多字,B社去年底的3A大作《恥辱2》也是男女角色可選,在杉果試試看吧嘿嘿嘿!點擊這裡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