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乘北京地鐵2號線探尋北京 喚醒老北京四九城記憶

北京地鐵2號線是北京的一條環線地鐵, 是中國第一條環形地鐵線路, 全線東段、北段、西段的走向與北京二環路重疊, 線路南段沿長椿街-前門-建國門行駛。 由於地鐵2號線主要是沿原北京城池內城而建, 所以乘坐地鐵2號線去遊逛北京城, 能在很多景點中找到老北京的影子。

北京地鐵2號線

我們不妨一起盤點一下2號線地鐵沿線附近有什麼景點, 方便更多的朋友乘坐地鐵2號線逛北京。

★雍和宮站

周邊景點:國子監、雍和宮、孔廟

國子監

雍和宮

孔廟

雍和宮站是地鐵2號線與5號線的換乘站, 這裡毗鄰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雍和宮, 周邊還有國子監、孔廟、官書院胡同等景點, 古韻悠悠, 別有一番情趣。

★朝陽門站

周邊景點:東嶽廟

朝陽門站一帶擁有藍島大廈、豐聯廣場等大型百貨商廈, 商業氣息濃郁。 另外位於朝陽門外的東嶽廟是北京民俗博物館所在地, 明清建築和老北京風物展都值得一看。

★建國門站

周邊景點:古觀象臺

古觀象臺

建國門站是地鐵1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車站, 周邊有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 北京古觀象臺位於建國門西南角, 始建于明朝正統年間(1436-1450), 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 北京古觀象臺在明代時被稱為“觀星台”, 臺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 台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 清代時觀星台改稱“觀象臺”, 辛亥革命後改為中央觀星台。 它以建築完美、儀器精美、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 現在, 北京古觀象臺是北京天文儀器陳列館所在地。

★前門站

周邊景點:前門大街、前門、前門老車站

前門站地區是感受老北京風情的好去處,這裡有古樸高大的正陽門城門,有歐式風格的前門老車站建築,還有聚集著眾多百年老字型大小的大柵欄商業界。另外遊客可以從這裡乘車前往八達嶺長城、十三陵和居庸關長城等景點。

★和平門站

周邊景點:琉璃廠文化街

和平門站周圍的景點洋溢著濃郁的京城傳統的文化氣息,走出地鐵站不遠就是遠近聞名的全聚德烤鴨店,再往南步行便是著名的琉璃廠文化街。另外距離和平門站不遠的正乙祠和湖廣會館都是欣賞京劇的好地方。

★阜成門站

周邊景點:魯迅博物館

阜成門站一帶是北京頗具生活氣息的一片商業區域,距離車站不遠的魯迅博物館。魯迅博物館成立於1956年,館藏文物3萬餘件。館內的魯迅故居,是魯迅在1924年親自設計改建的,保存完好。

★積水潭站

周邊景點:積水潭、郭守敬紀念館

積水潭站位於德勝門西大街積水潭畔,周邊有自然寧靜的湖景,也有為紀念我國元代天文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而修建的郭守敬紀念館。積水潭附近有多條公交路線,從這裡前往新街口、德勝門都很方便。

★鼓樓大街站

周邊景點:鐘鼓樓、煙袋斜街、什刹海、宋慶齡故居、恭王府

鼓樓大街站位於北二環路,鐘鼓樓以北。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是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鐘鼓樓西南還有北京的旅遊熱地什刹海,這裡有眾多的古跡、酒吧、餐館,是來北京必遊得區域之一。

★安定門站

周邊景點:地壇公園

從安定門站往北步行就來到北京著名的明清祭祀園林—地壇。如今地壇裡還保留著眾多明清建築,這裡還是每年春季廟會和地壇書市的舉辦地。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前門站地區是感受老北京風情的好去處,這裡有古樸高大的正陽門城門,有歐式風格的前門老車站建築,還有聚集著眾多百年老字型大小的大柵欄商業界。另外遊客可以從這裡乘車前往八達嶺長城、十三陵和居庸關長城等景點。

★和平門站

周邊景點:琉璃廠文化街

和平門站周圍的景點洋溢著濃郁的京城傳統的文化氣息,走出地鐵站不遠就是遠近聞名的全聚德烤鴨店,再往南步行便是著名的琉璃廠文化街。另外距離和平門站不遠的正乙祠和湖廣會館都是欣賞京劇的好地方。

★阜成門站

周邊景點:魯迅博物館

阜成門站一帶是北京頗具生活氣息的一片商業區域,距離車站不遠的魯迅博物館。魯迅博物館成立於1956年,館藏文物3萬餘件。館內的魯迅故居,是魯迅在1924年親自設計改建的,保存完好。

★積水潭站

周邊景點:積水潭、郭守敬紀念館

積水潭站位於德勝門西大街積水潭畔,周邊有自然寧靜的湖景,也有為紀念我國元代天文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而修建的郭守敬紀念館。積水潭附近有多條公交路線,從這裡前往新街口、德勝門都很方便。

★鼓樓大街站

周邊景點:鐘鼓樓、煙袋斜街、什刹海、宋慶齡故居、恭王府

鼓樓大街站位於北二環路,鐘鼓樓以北。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是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鐘鼓樓西南還有北京的旅遊熱地什刹海,這裡有眾多的古跡、酒吧、餐館,是來北京必遊得區域之一。

★安定門站

周邊景點:地壇公園

從安定門站往北步行就來到北京著名的明清祭祀園林—地壇。如今地壇裡還保留著眾多明清建築,這裡還是每年春季廟會和地壇書市的舉辦地。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