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科普丨冬季治霾有多難?專家這樣說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近日

西安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Ⅳ級應急回應, 其中提到了“受靜穩天氣影響”, 這個天氣是什麼天氣?和治霾有什麼關係?聽聽專家怎麼說。

西安市氣象臺副台長畢旭

從氣象學角度介紹, 進入冬季容易出現靜穩天氣。 冬季當陽光受到雲霧阻隔, 地面的輻射降溫明顯, 大氣低空容易出現“逆溫層”, 空氣的水準、垂直方向交換流通能力變弱, 空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被限制在淺層大氣中, 並逐漸集聚, 導致空氣污染。 通俗的講, 靜穩天氣就像一層厚厚的被子罩在上空, 上下層空氣減少了流動,

近地面層大氣污染物“無路可走”, 只好原地不動, 越積越多, 空氣污染就越來越重。

這樣的天氣讓本來就先天條件不利的關中地區更是雪上加霜。

陝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劉勇分析

位於關中腹地的西安、咸陽、渭南等城市群的大氣環境改善有限, 主要存在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 關中城市群既受到地理地形和氣象因素的挾制與影響, 又受到周邊區域的污染輸入影響。 特別是冬季重污染期間, 來自東北方向京津冀以及山西的霧霾污染沿汾渭谷地輸入, 與關中盆地內自身污染相疊加, 造成污染累積。 此外, 強冷空氣主體主要經過華北地區, 而關中城市群受黃土高原的阻擋, 冷空氣的方向一般來自于偏東方向, 比較弱。

對污染物的擴散作用也非常小。 對於西安市來講, 更是難上加難。 冬季西安市主導風向為東北風, 南有秦嶺阻擋, 受山前堆積效應影響, 污染物特別容易聚集, 再加之靜穩天氣, 擴散很難。

除了先天條件加大治霾難度外, 區域性難題也很突出。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張甯甯博士說,

從重污染來看, 關中呈現出區域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除西安市外, 周邊城市還有大量的污染排放源, 尤其是工業排放源。 如果不從根本上轉變產業佈局和能源結構, 關中區域內大氣污染將交互影響, 加大了治霾的難度。 因此, 區域聯防聯控工作至關重要。 近年來西安市在鐵腕治霾方面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冬季對於供暖企業的管理愈來愈嚴格, 一旦超標排放將要面臨慘重的處罰, 同時加大了督查力度。 這些舉措對於重污染天氣下的削減峰值抑制污染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從西安市本身來講, 受人口和城市規模等影響的城市生活污染排放壓力日漸增大。

據陝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對近年來西安市及關中地區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來源的分析研究表明, 經過近幾年治汙減霾工作的推進, 西安市工業源產生的污染已得到明顯遏制, 但城鎮生活源和機動車污染的貢獻比重在增加, 這一點顯著有別於關中地區整體狀況。

預報圖顯示陝西省關中地區空氣污染氣象條件整體較差, 從全國環境空氣品質即時發佈平臺上的資料也顯示, 西安、咸陽、渭南再次“共患難”, 空氣品質都陷入中度污染。 從良好到中度污染, 3個城市都跨越了輕度污染級別, 這也反映出關中區域傳統舊有工業佈局和能源結構在冬季靜穩天氣面前的被動與尷尬。

另一方面, 京津冀“2十26”城市大刀闊斧、壯士斷腕強勢推進大氣污染治理, 在政策和資金的傾斜助推下, 空氣品質顯著改善, 留給關中城市群追趕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西

長按二維碼關注

公眾號ID

xianhuanb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