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池州旅遊:百景融合滿園春

□ 記者 江志/文 吳駿/圖

“一枝獨秀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近年來, 我市旅遊業發展從“全域”和“生態”兩個關鍵字入手, 以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為契機,

實施旅遊興市戰略, 全力推進旅遊業體制創新、業態融合、產品升級, 旅遊產業從“一元向多元”發展、從“一枝獨秀”向“滿園春色”轉變。

規劃引領, 明晰路徑。 聘請國內一流專家組建市旅遊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 成功招募一流規劃團隊組成聯合體編制我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 形成了“1+4”規劃結構, 即《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頂層設計》《全域旅遊規劃三年行動計畫與實施方案》《全域旅遊專項規劃》《池州推進全域旅遊的指導意見》和《池州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研究》, 繪製了池州全域旅遊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工作指南。 規劃體系已於8月中旬正式發佈實施, 各地各部門正按要求完善縣區規劃和專項規劃, 逐步形成以旅遊為引領的“多規合一”的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體系。

根據規劃, 我市將打造全生態、全空間、全時間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和國際生態休閒城市, 創建“一山引領、一城突破、三區支撐、兩帶整合、三網覆蓋、百景融合”的旅遊全新空間架構;深度挖掘佛教文化、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品牌三大不可複製的獨特資源, 打造集佛教文化、生態文化等九大旅遊勝地於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與此同時, 池州全域旅遊重點項目庫也構建完成, 入庫項目178個, 總投資達1000億元。

立足特色, 融合發展。 建設一批國際水準的旅遊精品景區;打造一批融入國際化旅遊精品線路;創造一批順應世界潮流的旅遊業態;開發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旅遊商品。

實施九華山景區服務品質提升工程, 啟動風景區總規修編, 推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工作, 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年內通過國內專家評審。 加快牯牛降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步伐。 整體策劃開發以平天湖、杏花村、九華天池為核心的主城區旅遊。 做大做強九華山旅遊(集團)、九華股份、九華山投資開發集團、杏花村集團公司等文化旅遊企業, 著力發展旅遊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高端服務業。 推進旅遊與文化的融合, 保護利用池州儺、青陽腔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推進建設新型文化旅遊街區、特色文化展示區和傳習基地。 推進旅遊與農業的融合, 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點)創建活動, 建設九華黃精、西山焦棗等6大森林生態產品基地。
推進旅遊與大健康的融合, 著力打造池州全國綠色運動大會、國際馬拉松等品牌賽事, 推進中國瑜伽村、中國健身氣功運動基地建設。 推進旅遊與生態的融合, 積極開展創建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推進旅遊與商貿的融合, 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展銷中心落戶池州會展中心, 開展首屆池州旅遊樂購商品評選。

創新體制機制, 保障產業發展。 我市先後出臺《關於將旅遊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市、縣區旅遊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掛牌, 列為政府組成部門, 進一步強化了旅遊管理部門產業促進和綜合協調職能。

按照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要求, 成立市旅遊管理綜合執法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正式組建市旅遊管理綜合執法局, 建立了旅遊綜合執法機構+旅遊警務、旅遊巡迴法庭、旅遊市場監管分局“1+3”旅遊管理綜合執法模式。 積極引導全市各級部門“+旅遊”, 形成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構建市山縣區和部門聯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整合全市旅遊資源, 組建池州市旅遊投資集團, 實現旅遊資源產業化, 今年安排旅遊專項資金近1.8億元, 主要用於旅遊重點項目建設、旅遊市場行銷、九華山機場航線補貼、智慧旅遊建設及旅遊創建等。 積極開展“專案建設年”工作, 完善旅遊專案庫建設, 重點推進市、縣區旅遊“一號工程”建設, 確保取得實質性突破,帶動全域旅遊規劃項目整體實施,強化重點旅遊專案調度督查,將全域旅遊“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確保取得實質性突破,帶動全域旅遊規劃項目整體實施,強化重點旅遊專案調度督查,將全域旅遊“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