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市場要打一局“鬥地主”還是“德州撲克”?

鬥地主, 在中國大地是老少鹹宜、遍地開花的紙牌遊戲, 三人成局, 地主贏則通吃佃農, 佃農贏則平分地主餘糧, 以大壓小, 手握好牌就能縱橫一局。 如果放在公有雲市場, 我們發現就有廠商想把這場“牌局”打成一局鬥地主, 地主穩坐頭把交椅, 自己做佃農代表, 想打一出先手, 甩開各位小夥伴。 在筆者看來, 公有雲的“鬥地主”還為時尚早, 現在全球公有雲市場的大戰應該是一場巨頭雲集、籌碼充足的“德州撲克賽”。 每一家都有自己獨具優勢的“底牌”, 每一家還在暗暗押注自己手裡的“王牌”, 遊戲遠遠還沒到“攤牌”的階段,

還沒有誰沉不住氣就“all in”, 更不可能中途下這個牌桌。 五到十年, 牌桌上會留下不少於五家的公有雲“大玩家”, 這就和華為雲提出的的“五朵雲”的比喻差不多。

下面我們通過華為公有雲在國內雲計算市場的發展態勢, 來深入瞭解下這場公有雲“德州撲克”的局面吧。 所謂的"雲市場", 是指物聯網中分佈在不同地點的海量的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各種經濟關係的集合體, 是通過相對集中的雲平臺資源聯合物聯網各個感知節點資訊資源的方式, 以運行分佈在不同地點的海量的經濟交換關係的集合。 該市場可以用相對較少的資源高效實現實體市場的本質功能。 同樣, 該市場的形態如雲一般絢麗多彩而瞬息萬變。

從技術和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 若干年後的全球商業資訊, 將主要通過物聯網傳遞, 物聯網將成為未來商業社會的神經系統, 而雲市場則將成為未來人類社會的主流經濟模式。 中國“雲”市場, 阿裡巴巴、騰訊、金山雲和百度雲是很多人熟悉的字眼。 由於進入公有雲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 華為雲在中國公有雲市場的知名度不如其他互聯網公司雲業務。 但是在華為雲穩健的技術和戰略下, 華為雲體現出與一般互聯網雲企業發展不同的優勢, 讓人眼前一亮。

30年技術積累

2017年3月, 華為正式對外宣佈, 將“強力投入公有雲業務”, 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部門Cloud BU, 華為公有雲被命名“華為雲”。 而後華為特別將Cloud BU升至三大BG(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外的另一個一級部門。

向外界宣佈全球五朵雲戰略計畫, 華為雲將成為全球五朵雲之一。

由於擁有強大技術研發實力、資金實力、人才、執行力以及在TO B市場的合作夥伴資源、服務企業級客戶的經驗、非上市公司可更自由投入, 所以華為雲一誕生就被視為最重量級, 不可輕視的玩家。 而華為雲不可讓人忽視的優勢之一, 就在華為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背書。

據歐盟最新資料“2017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顯示, 德國大眾連續四年研發費用均位居第一位, 今年以137億歐元研發投入蟬聯榜首, 來自美國的穀歌和微軟以129億歐元和124億歐元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華為以104億歐元超過蘋果(95億歐元), 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

30年來的技術積累, 做私有雲的經驗, 都是華為成為雲計算市場上最有技術實力玩家的底牌之一。 此外, 以華為2016年全球銷售收入5216億元人民幣, 研發投入764億元人民幣, 占銷售收入的14.6%為例, 其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 可以支撐對雲服務的持續長期投入。

2015年華為在HDC大會上發佈了“沃土計畫”, 宣佈投入10億美金使能並幫助開發者基於華為產品、平臺、APIs進行技術、商業創新, 並將華為近30年的ICT能力, 研發、銷售、管理能力和實踐經驗開放給華為的優秀夥伴, 幫助夥伴快速成長。 目前華為全球註冊開發者已達到8萬人, 認證解決方案夥伴總數達1000多家, 共開發解決方案和應用3200多個。 同時華為表示沃土計畫在2018年還將繼續投入3億美金, 主要在技術支持,

包括OpenLab的賦能服務, 樣機支援開發者開放、測試、參加展會等;並且提供給滿足相關條件的企業免費的雲資源;而且還將加大在行銷和市場銷售的支持, 通過行銷活動, 線上Marketplace, 線下的巡展、開發者大賽, 以及對優先解決方案夥伴的優先支持和銷售激勵來實現, 並且新增商機共用的相關激勵。 同時, 針對華為雲上的開發者, 華為制定了一個特別的華為雲開發者計畫, 每家開發者最高可獲得10萬美金扶持。

“三不”原則, 華為雲宣導合作共贏

作為全球性知名企業, 華為除了技術過硬之外, 服務水準更是國內領先。 華為雲提出“三不”:不碰資料、不做應用、不做股權投資, 完全依靠技術和服務獲取收入。 筆者通過研究相關資料發現:

第一,華為的“三不”與互聯網公司的無邊界發展完全是兩種思路。華為提出的“三不”原則,可以解讀為認同客戶對的資料資產的主權,不佔用客戶的資料;不做與客戶有競爭關係的應用;不通過投資來獲取客戶綁定客戶,完全做到公平。因互聯網公司無邊界競爭,不僅自己的業務繁多,還通過投資並購涉足了大量業務,同時隨著客戶對資料主權、隱私的關注度提升,雲服務商的“中立”就變得至關重要。對於全球許多大型跨國企業、政商類客戶來說,雲服務商的“中立”更是不言而喻。

第二,華為的“三不”原則,一方面體現了華為的原則性,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其宣導的合作共贏理念。可以看到,這是華為有意擺出的“姿態”,即願意犧牲部分利益,換取更多合作夥伴的追隨,好處也顯而易見,集結隊伍後的華為在雲市場的份額能夠快速攀升。而比起“什麼都做的”的互聯網企業,華為的“三不”戰略更像是對互聯網企業主宰的雲計算江湖做出的一次挑戰,如若成功,華為無疑將成為未來全球雲計算市場的一級玩家。

“無論全球有幾朵雲,華為雲一定是其中的一朵。”鄭葉來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雲計算市場的第二場競爭剛剛開始,今天所看到的互聯網應用幾乎所有都在雲上,但政府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才剛剛開始,這是華為的機會。

第三,在客戶資源方面,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在使用華為的網路設備,全球500強中有197家、前100強中有45家選擇華為作為數位化轉型的夥伴,這些大企業在未來都將有業務上雲的需求。華為全球化經營,與全球運營商緊密的合作關係,正在與全球運營商一起打造華為的合作夥伴公有雲,從而構建一個全球化的雲網路。比如,與中國電信合作打造的天翼雲、與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合作打造公有雲。

除此之外,華為在安全發展與生態建設方面,也有著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開展策略。有戰略耐性、有清晰的戰略和邊界、有專注的投入和強大的創新能力,正如德州撲克,筆者對華為雲在雲市場有作為充滿期待。

第一,華為的“三不”與互聯網公司的無邊界發展完全是兩種思路。華為提出的“三不”原則,可以解讀為認同客戶對的資料資產的主權,不佔用客戶的資料;不做與客戶有競爭關係的應用;不通過投資來獲取客戶綁定客戶,完全做到公平。因互聯網公司無邊界競爭,不僅自己的業務繁多,還通過投資並購涉足了大量業務,同時隨著客戶對資料主權、隱私的關注度提升,雲服務商的“中立”就變得至關重要。對於全球許多大型跨國企業、政商類客戶來說,雲服務商的“中立”更是不言而喻。

第二,華為的“三不”原則,一方面體現了華為的原則性,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其宣導的合作共贏理念。可以看到,這是華為有意擺出的“姿態”,即願意犧牲部分利益,換取更多合作夥伴的追隨,好處也顯而易見,集結隊伍後的華為在雲市場的份額能夠快速攀升。而比起“什麼都做的”的互聯網企業,華為的“三不”戰略更像是對互聯網企業主宰的雲計算江湖做出的一次挑戰,如若成功,華為無疑將成為未來全球雲計算市場的一級玩家。

“無論全球有幾朵雲,華為雲一定是其中的一朵。”鄭葉來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雲計算市場的第二場競爭剛剛開始,今天所看到的互聯網應用幾乎所有都在雲上,但政府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才剛剛開始,這是華為的機會。

第三,在客戶資源方面,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在使用華為的網路設備,全球500強中有197家、前100強中有45家選擇華為作為數位化轉型的夥伴,這些大企業在未來都將有業務上雲的需求。華為全球化經營,與全球運營商緊密的合作關係,正在與全球運營商一起打造華為的合作夥伴公有雲,從而構建一個全球化的雲網路。比如,與中國電信合作打造的天翼雲、與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合作打造公有雲。

除此之外,華為在安全發展與生態建設方面,也有著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開展策略。有戰略耐性、有清晰的戰略和邊界、有專注的投入和強大的創新能力,正如德州撲克,筆者對華為雲在雲市場有作為充滿期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