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藏在喜馬拉雅山深處600多年的禁地王國,一不小心穿越回中世紀!

在喜馬拉雅山脈10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山中, 其中有兩座名叫安納布林納和道拉吉裡, 也許你未曾聽過, 也許你曾經在照片裡看到過, 但是卻沒有人知道, 這兩座雪山的背後, 還隱藏著一個有著600年歷史的獨立王國。

直到2008年最後一個國王去世後, 這個國家才永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它叫做——木斯塘, 古稱洛域, 他們擁有自己的國旗, 原首都羅曼塘,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木斯塘, 位於西藏與尼泊爾交界處, 如今是尼泊爾的一個縣, 但是當地卻保持著藏族的生活習俗, 因為歷史上這裡曾是西藏的一部分, 明眸唇齒間, 都透著西藏最原始的模樣。

2008年, 在甘達基河上游陡峭的懸崖壁上, 發現了上萬個古代洞穴,

內有部分木乃伊化的人體遺骸, 還有許多屬於12至14世紀之間的佛教壁畫, 讓世界驚歎于這個隱秘王國的厚重。

洛域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 宗主權屬於西藏貢塘地方政權, 由於其喜馬拉雅走廊的地理位置, 這裡曾經非常繁華。 然而在18世紀末,

這個信奉佛教的小國在經歷幾度的繁榮、擴張、衰落和被佔領的輪回命運之後, 最後被尼泊爾的廓爾喀政權征服, 它也是20世紀尼泊爾境內唯一的自治王國。

木斯塘分為兩大區域, 上部(北部)為洛措頓, 意為“洛域的7個村落”;下部(南部)為洛曲米, 意為“有泉水的洛域”,

分別對應今天的上下木斯塘兩個分區。

木斯塘以藏族居民為主, 雖為尼泊爾領土, 卻保有鮮活、傳統的藏族文化, 被稱為 “西藏邊境之外的西藏”。 歷史上, 木斯塘的文化一直是向拉薩看齊的。

木斯塘主要信奉藏傳佛教的薩迦派,也就是花教,佛塔和寺廟帶有明顯的薩迦派特徵。經常可以看到三個小佛塔,分別塗著紅、白、青三種顏色,大的佛塔和寺廟上也塗著同樣顏色的條紋。

三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密宗的三怙主,是藏傳佛教尊奉的三位重要的菩薩,即四臂觀音(白色,居中,代表慈悲),文殊菩薩(紅色,居右,代表智慧),金剛手菩薩(青色,居左,代表力量),他們分別是密教蓮花部、如來部和金剛部的部主。這也是薩迦派寺廟塗有三種顏色條紋而被稱為花教的原因。

羅曼塘到中國邊境的距離不足30公里,只需沿著早已荒廢的古老馱道顛簸40 分鐘,就可以到達第24號界碑。界碑前的二三公里處是一座無人值守的大門,一個象徵性的符號宣告著木斯塘對西藏的不設防。

木斯塘被外界稱為“靜寂之地” 在木斯塘境內,便可看到遠處連綿不斷的雪山,藏式平房寺廟散佈在公路兩旁,20世紀70年代木斯塘開放旅遊,只針對尼泊爾的國民,這裡曾經長時間不允許外國人進入。

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當木斯塘被世人所關注時,這裡大部分人們的生活方式仍然與該王國在16世紀全盛時期相似,仿佛時光在這裡一直靜寂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木斯塘的首府洛曼塘(lo-manthang)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認為洛曼塘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

雪山、寺廟、經幡,虔誠的木斯塘人,構造出了一個神秘而古老的國度。這個神秘的 “隱世之國”,仿佛有一扇任意門,走進去便到了“中世紀”。

木斯塘主要信奉藏傳佛教的薩迦派,也就是花教,佛塔和寺廟帶有明顯的薩迦派特徵。經常可以看到三個小佛塔,分別塗著紅、白、青三種顏色,大的佛塔和寺廟上也塗著同樣顏色的條紋。

三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密宗的三怙主,是藏傳佛教尊奉的三位重要的菩薩,即四臂觀音(白色,居中,代表慈悲),文殊菩薩(紅色,居右,代表智慧),金剛手菩薩(青色,居左,代表力量),他們分別是密教蓮花部、如來部和金剛部的部主。這也是薩迦派寺廟塗有三種顏色條紋而被稱為花教的原因。

羅曼塘到中國邊境的距離不足30公里,只需沿著早已荒廢的古老馱道顛簸40 分鐘,就可以到達第24號界碑。界碑前的二三公里處是一座無人值守的大門,一個象徵性的符號宣告著木斯塘對西藏的不設防。

木斯塘被外界稱為“靜寂之地” 在木斯塘境內,便可看到遠處連綿不斷的雪山,藏式平房寺廟散佈在公路兩旁,20世紀70年代木斯塘開放旅遊,只針對尼泊爾的國民,這裡曾經長時間不允許外國人進入。

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當木斯塘被世人所關注時,這裡大部分人們的生活方式仍然與該王國在16世紀全盛時期相似,仿佛時光在這裡一直靜寂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木斯塘的首府洛曼塘(lo-manthang)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認為洛曼塘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

雪山、寺廟、經幡,虔誠的木斯塘人,構造出了一個神秘而古老的國度。這個神秘的 “隱世之國”,仿佛有一扇任意門,走進去便到了“中世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