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熱點|中辦國辦發文:振興中國傳統節日(附:黨員幹部不應過洋節)

近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要求“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 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意見》還要求“挖掘和保護鄉土文化資源, 建設新鄉賢文化, 培育和扶持鄉村文化骨幹, 提升鄉土文化內涵, 形成良性鄉村文化生態, 讓子孫後代記得住鄉愁”。

遊子最深沉的情感是鄉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舉行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強調,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這次印發的《意見》,

實施“深入闡發文化精髓”、“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產生活”、“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等七項重點任務, 會讓你的鄉愁有處安放。

《意見》在“融入生產生活”部分明確要求:

○注重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

○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價值, 提煉精選一批凸顯文化特色的經典性元素和標誌性符號, 納入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 合理應用於城市雕塑、廣場園林等公共空間, 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

○挖掘整理傳統建築文化, 鼓勵建築設計繼承創新, 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 延續城市文脈。

○加強“美麗鄉村”文化建設, 發掘和保護一批處處有歷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鎮和村莊。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涵養企業精神, 培育現代企業文化。

○實施中華老字型大小保護發展工程, 支援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有市場競爭力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做精做強。

○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 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形成新的節日習俗。

○加強對傳統曆法、節氣、生肖和飲食、醫藥等的研究闡釋、活態利用, 使其有益的文化價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畫, 設計製作展現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 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優勢, 規劃設計推出一批專題研學旅遊線路, 引導遊客在文化旅遊中感知中華文化。

○推動休閒生活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 培育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傳統休閒文化。

○發展傳統體育, 搶救瀕危傳統體育專案, 把傳統體育專案納入全民健身工程。

《意見》釋放政策利好, 讓離鄉遊子們的鄉愁得到慰藉安撫。

黨員幹部不應過洋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