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人運動記住8個字:因人而異、循序漸進!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運動方法多種多樣, 其選擇應該因人而異、循序漸進。 首先讓身體慢慢適應運動, 再逐漸將一種或者多種運動方式培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

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為了使自身血糖控制得更加穩定, 應該選擇一個每天相對固定的時間段進行運動。 一般建議餐後1小時運動最佳, 可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的患者會有特殊的情況:有些患者有“黎明現象”, 即在早餐前往往血糖增高, 這些患者可以選擇在早餐前運動。

有些患者由於工作時間和生活習慣的原因,

只能選擇早晨運動, 但早上空腹血糖在正常範圍, 這時, 應先進食少量碳水化合物, 再去運動, 以免發生運動中低血糖。

還有些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或者降糖藥物治療糖尿病, 運動時應該注意避開藥物作用的高峰時間。

選擇合適的運動頻率

通常每週3~5次;單純飲食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 每週至少運動5次;正在接受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的患者, 最好每天定時運動, 以利於血糖控制及調整藥物劑量;肥胖的患者, 若運動強度不夠大, 可以增加運動次數(甚至每天2次), 以減輕體重。

每次運動時, 患者可先運動5~10分鐘, 若感覺良好, 再逐漸增加。 一般情況下, 中等強度的運動以20~30分鐘為最佳, 低強度的運動可延續至45~60分鐘, 但不應超過1小時。 若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頭暈、胸悶、大汗、面色蒼白等現象, 應立即停止。

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

一般運動應該從低等強度開始, 逐漸進入中等強度。 可以通過計算脈率來確定運動強度, 即運動中的脈率 (次/分) =170-年齡。

例如, 一名60歲女性患者, 達到中等運動強度的脈率為:170-年齡=170-60=110次/分。

另外有一種談話實驗法可用於簡單判定運動是否達到中等強度, 即在運動過程中要微微氣喘但還能與同伴正常交談, 就是合適的中等運動強度。 一點都不喘說明強度太低;上氣不接下氣,

不能與同伴正常交談說明運動強度過大。

選擇合適的運動量

運動量是否合適對運動療法的效果影響很大。

(1) 運動量恰到好處的標準:運動後, 自感輕度呼吸急促, 周身微熱, 面色微紅, 津津小汗, 輕鬆愉快, 有食欲, 睡眠良好, 雖稍感疲乏、肌肉酸痛, 但休息後可消失, 次日體力充沛, 有運動願望。

(2) 運動量過大的表現:運動後自感大汗, 頭暈眼花, 氣短胸悶, 非常疲乏, 脈率在停止運動後5分鐘尚未恢復, 次日周身乏力, 無運動願望。

(3) 運動量不足的表現:運動始終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 即運動後無發熱感、無汗、脈搏無變化或在2分鐘內恢復。

患者可在不同的運動中記錄自己的感覺和運動時間, 以確定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 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 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 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