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析資料中心資料流程動技術

資料中心裡什麼東西最寶貴?是資料, 資料是資料中心裡流淌的血液, 也是可以產生效益帶來價值的東西, 所以資料對資料中心最重要。 比如:保存個人資訊的系統, 銀行帳戶、使用網路流量費用等等, 如果這些資料損失, 不僅給客戶帶來損失, 還將使計費無法進行, 以往使用資料中心的費用只能忽略不計, 資料中心也減少了收入, 損失很大, 所以要盡可能地保護好資料。 可能有人會說那就將資料多保存幾份不就安全了。 這個說起來簡單, 可做起來沒那麼容易。 資料中心每天新產生的資料都是海量的,

不僅是簡單拷貝, 還要考慮即時性, 資料的可用性, 當主用資料庫故障時, 業務還要能平滑切換到備用資料庫, 並且資料最好還沒有任何丟失, 這個過程還是非常複雜的。 傳統的資料拷貝備份根本無法滿足即時性、快速性和不間斷性, 於是不少技術專家想出了很多高精尖的技術來完善資料備份過程, 達到備份資料的目的, 實現資料備份的技術形象地稱之為資料流程動技術。

首先來說一說CDP, CDP(Continues Data Protection)即連續性資料保護, 無需停止生產資料庫, 無需停止業務, 也無需改變生產資料庫的現有配置, 實現全量複製, 可以實現到秒級的細顆粒度抓捕效果。 CDP分為Near CDP和True CDP, Near CDP根據時間週期性地進行資料備份, 俗稱快照, 無法主動對資料交易做出判斷。

True CDP則針對被保護的對象, 即時並完整獲取到所要保護的資料交易, 並且立即將資料異動處記錄下來, 作為日後復原使用。 業內有很多容災備份廠家都號稱自己的產品是真CDP軟體產品, 但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號稱CDP的備份軟體只能算是Near CDP產品, 千萬不要讓假像蒙蔽了你的雙眼。 True CDP是需要複雜的資料處理技術才能實現的, 實現資料的即時增量複製。

其次來說一說P2V, P2V(Physical to virtual)即物理到虛擬, 它是指將作業系統、應用程式或者資料從電腦的物理硬碟中遷移到一個虛擬環境中或是磁碟分割中, 實現整個應用環境的備份與快速重構。 P2V將現有的物理伺服器作業系統連同全部的應用程式和硬碟上已經儲存的文檔資料整體打包轉移到搭建好的虛擬化平臺上,

整個過程有點像PC上的一鍵Ghost系統。 不過P2V並不是Ghost, P2V的遷移過程是將作業系統從硬體驅動中剝離並且架空到虛擬層之上, 虛擬層接管硬體驅動, 並將硬體資源虛擬化為作業系統認可並可繼續調配使用的虛擬資源。 當故障發生時, 啟動虛擬機器掛載映射檔, 實現容災。 P2C同樣有定時全量備份和即時增量備份兩種模式, 定時全量備份借鑒了VMWare的Converter技術, 支援對Windows和Linux兩大作業系統的P2V, 即時增量備份採用了即時監控磁片讀寫操作並同步轉換為虛擬磁片VMDK格式。 除了P2V, 還有V2P, P2P, V2V, 在物理和虛擬之間進行轉換。 P2V可以通過網路, 線上對舊系統進行虛擬化遷移, 不需要中斷業務, 但P2V也有缺點, 就是需要在目的機中安裝代理外掛程式,
需要網路健康, 目的機共用可以訪問, 有管理員許可權, 目的機需要健康, 有時候一些服務無法啟動, 一些策略被修改而導致代理外掛程式無法順利安裝, P2V過程要靠人力手工來實現。

第三來說一說鏡像雙活, 鏡像雙活是業務部署兩套伺服器, 每套伺服器分別安裝雙節點鏡像軟體, 每套伺服器針對每個業務應用分別劃分出一個空間基本相同的分區(作為鏡像盤), 並將客戶的業務應用分別安裝至對應鏡像盤內, 兩套伺服器均作為主要伺服器, 正常運行時均獨立運行各自的應用, 鏡像軟體會自動將業務資料相互同步, 一旦發生故障, 正常的伺服器將接替故障伺服器的業務應用, 同時運行自己的業務應用和對機的業務應用,

保證資料中心核心業務7*24小時不間斷運行, 將兩套伺服器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資料中心, 這樣跨資料備份更安全。 正常伺服器上的資料是通過鏡像即時備份過來的, 資料是雙份的, 增加了資料的安全性, 並且可以故障自動恢復、自動切換, 切換速度快、實現無人值守。 鏡像雙活無需部署昂貴的磁碟陣列, 節約了資料存儲成本。

最後說一說集群容災, 集群是一組協同工作的服務實體, 用以提供比單一服務實體更具擴展性與可用性的服務平臺, 從業務層面看, 一個集群就是一個服務實體, 但事實上集群由一組服務實體組成的, 在資料中心裡一個服務實體就是一組數量不等的伺服器設備。 集群可有效地提高系統可用性,如果一個伺服器或應用程式崩潰,集群系統中其它伺服器在繼續工作的同時,接管崩潰伺服器任務,最大限度地縮短使用者伺服器和應用程式宕機的時間。集群容災是在主備兩個資料中心都建有存儲系統,主用資料中心的集群伺服器獲得對存儲系統控制,所有應用的資料會被即時複製到備用資料中心。當主用資料中心故障,主用資料中心的主用伺服器故障,備用伺服器自動接管。如果主用資料中心發生災難,備用資料中心集群內的伺服器將掛接存儲,並立即對外提供服務,整個過程自動完成,業務平滑過渡,資料也不會丟失。

還有虛擬化技術、資料庫備份技術等等都是資料流程動技術,有了這些技術才能保護好資料中心的運行資料。國際標準SHARE78定義了災難恢復的多個級別,災難恢復解決方案可根據多個方面制定,而資料的無損情況直接決定了資料中心的備份水準。

集群可有效地提高系統可用性,如果一個伺服器或應用程式崩潰,集群系統中其它伺服器在繼續工作的同時,接管崩潰伺服器任務,最大限度地縮短使用者伺服器和應用程式宕機的時間。集群容災是在主備兩個資料中心都建有存儲系統,主用資料中心的集群伺服器獲得對存儲系統控制,所有應用的資料會被即時複製到備用資料中心。當主用資料中心故障,主用資料中心的主用伺服器故障,備用伺服器自動接管。如果主用資料中心發生災難,備用資料中心集群內的伺服器將掛接存儲,並立即對外提供服務,整個過程自動完成,業務平滑過渡,資料也不會丟失。

還有虛擬化技術、資料庫備份技術等等都是資料流程動技術,有了這些技術才能保護好資料中心的運行資料。國際標準SHARE78定義了災難恢復的多個級別,災難恢復解決方案可根據多個方面制定,而資料的無損情況直接決定了資料中心的備份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