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終大盤點:2017年零售業“最火”的業態及其現狀


​作者:鋪天地

2017年, 是零售業排兵佈陣最關鍵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 大佬人設重新定義:賺錢難受傑克馬, 上天眷顧劉強東, 有點困惑馬化騰, 溫順靦腆董明珠, 剛上五環李彥宏, 隨便說說雷布斯, 談笑風生王健林, 金盆洗手潘石屹……

​而在大佬們又爆金句的過程中, 零售業也出了一些火得一塌糊塗的業態。 接下來, 將以爆火的時間點, 從後往前盤點幾個典型業態。

NO1、無人貨架

近段時間,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寫字樓內, 正出現各種無人貨架。 而無人貨架也由於身背“共用經濟”和“新零售”兩個概念, 獲得資本瘋狂助推。

到目前為止, 主打無人貨架的公司至少有35家, 爆出獲得融資的有30家左右, 累計金額近30億人民幣。 如下圖所示:

​​點評:現階段, 無人貨架主要拼的是資本和速度, 誰可以率先達到30萬個左右點位的體量, 基本上就可以占絕對優勢。 這也意味著, 2018年上半年將會出現無人貨架倒閉朝。

NO2、自動售貨機

由於無人貨架大起大落, 不少人開始關注模式相近、發展時間較長的自動售貨機生意。 主打這一領域的企業也非常多, 較知名的是友寶、邦馬特、可易得等幾家。

而在這其中, 友寶是國內自動售賣機行業的龍頭企業,

佔有率最高。 發展最快的是邦馬特智慧售貨機, 其目前的戰略重點是武漢、長沙、深圳等城市。

​點評:有些領域或許門檻不高, 如外賣、共用出行等。 可一旦跑起來, 規模會成一道護城河。 而自動售貨機由於與衣食住行相關、市場容量大, 或成下一個跑馬圈地的行業。

NO3、無人便利店

無人便利店企業是在2017年時趕風口成立的, 在那之前做無人便利店的公司僅占了30%。 如下圖所示:

​而到了今年第四季度, 就已經見不到無人便利店成立、融資的消息, 投資人回歸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 互聯網草根的創業公司死傷無數,

他們占到了無人便利店創業者的絕大多數。

點評:無人便利店是對供應鏈等的技術改造之後, 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業態。 但核心沒有變, 本質還是便利店, 首要面臨的難題應是“選址”。

NO4、快閃店

快閃店業態通過日、周、月的短時租賃形式和好玩的泛娛樂化行銷方式, 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 是無數品牌商進軍線下的法寶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 在一年的時間裡, 國內至少開了上千家快閃店。 如鋪天地攜手索尼PS4打造了的Pop-up快閃店, 良品鋪子的黑科技零食快閃店、阿裡的包括“天貓理想生活家”在內的60個快閃店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其中,鋪天地是國內首家快閃場地短租平臺,其主打的Pop-up快閃商業模式,被認為是殿堂級的“快閃”教程。

點評:快閃店由於能短期聚集購物中心、百貨廣場等大量人流,且具備微信掃碼的功能,被認為是未來企業爭奪的入口之一。

NO5:大型生鮮超市+餐飲+O2O

2017年,火得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無疑是 “大型生鮮超市+餐飲+O2O”的跨界業態,如阿裡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等。

​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一個“燒錢”的營生。前期投入成本頗高,不論是單店開店成本、還是在原先店面進行升級改造的投入上都損耗巨大。據瞭解,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家盒馬鮮生盈利,其餘企業開展的類似業態仍處於虧損狀況。

點評:超市+餐飲業態不是新奇物種,新的是線上導流和本地1小時配送到家等對生產、流通與銷售等過程的升級改造。餐飲業和超市線上上線下開始了深度融合,其業態結構和生態圈也在被不斷重構。

今天的話題就說到這,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公號:鋪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其中,鋪天地是國內首家快閃場地短租平臺,其主打的Pop-up快閃商業模式,被認為是殿堂級的“快閃”教程。

點評:快閃店由於能短期聚集購物中心、百貨廣場等大量人流,且具備微信掃碼的功能,被認為是未來企業爭奪的入口之一。

NO5:大型生鮮超市+餐飲+O2O

2017年,火得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無疑是 “大型生鮮超市+餐飲+O2O”的跨界業態,如阿裡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等。

​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一個“燒錢”的營生。前期投入成本頗高,不論是單店開店成本、還是在原先店面進行升級改造的投入上都損耗巨大。據瞭解,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家盒馬鮮生盈利,其餘企業開展的類似業態仍處於虧損狀況。

點評:超市+餐飲業態不是新奇物種,新的是線上導流和本地1小時配送到家等對生產、流通與銷售等過程的升級改造。餐飲業和超市線上上線下開始了深度融合,其業態結構和生態圈也在被不斷重構。

今天的話題就說到這,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公號:鋪天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