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在農業政策要求奶業一定要過渡到家庭牧場方式

在奶業政策方面, 小規模一家一戶養殖已經向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模式過渡。 全球化的競爭, 如果繼續採用散戶養奶的模式, 抗風險能力弱, 成本高, 品質不穩定, 規模過小, 很難形成強大競爭力。 現在的養殖業是具有很高技術含量的產業, 所以核心是要求一定做到標準化的養殖。 如果一家一戶養殖, 所有的資源都只靠一家人, 要求農民又懂防疫又懂養殖, 又懂營養, 又懂擠奶, 這很難實現。 所以現在農業政策要求奶業一定是要過渡到家庭牧場的方式。

家庭牧場的方式, 核心的問題在, 就需要社會化服務體系。

把技術和專業結合, 或是政府, 或是行業, 形成社會服務體系並健全以後, 農民學習相關養殖知識, 形成不同的專業化分工, 有共同的行業規則, 則可以像國外一樣做到養殖業的標準化和規模化。

另外, 社會化服務體系要求技術專業成長起來, 如果是農民自己的地來養牛、種植養殖的話, 成本會比較高, 所以需要向家庭牧場的方式過渡。 如此一來, 社會化服務體系很健全的話, 成本降低, 品質提高, 奶業才會有較強的競爭力。 無論是品質, 標準化, 還是最後的產品, 面向全球, 就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

這種規模化、標準化不僅在發達地區, 在貧困地區一樣可以推廣開來。 地區發不發達不是決定因素, 主要是環境、氣候能適合於種植、養殖,

比如現在全國從南到北都在養奶牛, 除非很陡峭的崎嶇的山上不能養以外, 只要是地勢平坦, 解決農業生產問題, 就都可以實現。 通過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能提高貧困地區養殖戶的收入水準, 對扶貧工作大有裨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