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團貸網: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團貸網舉辦第五屆“12·18網貸愛心日”

首推精准扶貧專案

讓有需要的人無壓力借款

2017年12月20日24時整, 團貸網第五屆“12·18網貸愛心日”圓滿收官。 據團貸網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 本屆“12·18網貸愛心日”為4.9萬多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借款人撮合了愛心融資;為響應國家精准扶貧號召,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團貸網今年活動期間還首次推出了5000萬元年度精准扶貧專案, 讓有需要的人無壓力借款, 僅活動期間就為十多名來自各地的貧困個人撮合資金用於生產創業。

“借錢不丟臉, 放貸也有愛”, 據悉, 團貸網從2013年起, 每年舉辦“12·18網貸愛心日”,

通過免除服務費及獎勵投資人, 讓更多投資人每一分錢都確確實實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年底的資金流動性問題, 同時也讓農民工朋友及時拿到工資返鄉與家人團聚。 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團貸網一直在路上。

幫扶小微企業 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據相關資料顯示, 在我國, 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0%左右, 吸納著很多的就業人口。 然而, 小微企業因短期資金周轉困難, 出現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產的情況時有發生, 特別是年底銀根收緊, 各種待結款項和分紅、工資等令小微企業“年關”難過。 冬天很冷, 小微企業更冷。

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是團貸網成立的初衷, 不忘初心, 五年如一日。 據瞭解, 為了幫助小微企業渡過資金周轉的“年關”, 幫助廣大農民工拿到足薪返鄉過年, 2013年12月18日, 團貸網舉辦了首屆“網貸愛心日”活動, 獲得了廣大投資人的積極回應, 當天籌集資金3014.48萬元, 幫助30家小微企業渡過了難關;2014年12月18日, 第二屆“網貸愛心日”, 吸引了112246人次參與, 為86家企業籌集資金7107.48萬元。

從無到有, 包括第五屆“12·18網貸愛心日”在內, 團貸網累計幫扶超過5000家小微、雙創企業和數萬個體借款人成功獲得融資。

在很多人印象中放貸就是放高利貸, 是不仁義的, 是冷冰冰的, 但“12·18網貸愛心日”讓放貸有了溫度和力量。 派生集團董事長、團貸網創始人唐軍曾表示:“不管大家投資了多少, 哪怕是很小的一筆錢, 幫扶1個人甚至不到1個人, 也是一份愛心, 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年底關頭説明和支持小微企業, 讓借貸充滿愛, 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 ”

據悉, 團貸網一直致力於幫扶中小微企業, 始終通過金融科技驅動金融創新, 提供開放、智慧、便捷、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 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

僅團貸網旗下網貸投資平臺撮合的投融資中, 就有30%-40%是直接或間接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 如團貸網資產端之一的俊拓供應鏈金融, 電商背後是千千萬萬的製造企業和實體企業。

踐行社會責任 首推5000萬精准扶貧專案

團貸網第五屆“12·18網貸愛心日”還首次推出精准扶貧信貸產品——扶貧貸。 “扶貧貸”是團貸網為回應國家精准扶貧號召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出的年度幫扶計畫, 產品推出首年擬撮合資金總額5000萬元, 旨在探索“金融科技+精准扶貧”的新模式, 服務全國各省市貧困地區的農民, 支援他們創業奮鬥, 提高改善生活的本領。

據悉, 12月7日下午, 團貸網已與廣東清遠龍塘信用合作社以及龍塘村委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首批“扶貧貸”貸款將落地清遠龍塘村的困難農戶。

唐軍介紹稱, 慈善捐款只能帶來一次性的改善, 不能徹底改變貧困, 治標不治本。 而將扶貧貸款送到農民手中, 讓農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耕方面的創新, 才能讓農民具備改變自身貧困的技能, 終身受用。

精准扶貧是持之以恆的事情, 探索可持續的精准扶貧辦法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 “如果我們捐款500萬, 作用只有一次, 但如果撮合5000萬的資金用來幫扶困難農民生產創業, 就可以持續幫到更多的人。 ”唐軍說道, 因此, “扶貧貸”不但可以有效擴大扶貧資金供給, 拓寬扶貧服務管道, 還實現了可持續性的精准扶貧。

自成立以來, 團貸網在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同時, 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秉承“回饋社會,成就你我”的企業價值觀,用自己所創造的財富,力所能及地幫扶社會弱勢群體,關注環保公益事業,組織大家自願獻血,多維度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據不完全統計,團貸網集團在社會公益及慈善方面的捐贈總額已超過8000萬元。

此外,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高新技術企業,團貸網一直自覺遵守國家稅收法規,不斷強化依法經營和誠信納稅意識,以社會責任為己任。6年來,派生集團積極履行企業納稅人義務,2015年,榮獲“南城2015年納稅大企業”。隨著集團的發展壯大,團貸網2016年納稅總額近億元,較上一年取得了較大的增幅,被評為“南城街道2016年度電子商務納稅大企業第二名”。

團貸網

簡史

實業科技金融協同發展 打造投資服務集團

團貸網集團(工商登記主體為派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派生集團),成立於2011年,聚焦實業、科技、金融三大戰略投資方向,現有員工逾15000名,致力於成為一家以“大資料、人工智慧、互聯網科技”等技術力量驅動產融結合、提升產業運營效率的投資服務集團。

團貸網(tdw.cn)是集團旗下金融板塊主打品牌,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團貸網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在大資料智慧風控體系的基礎上,為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便捷專業的投融資服務。

目前的團貸網,主要包括了互聯網端和資產端兩大板塊。互聯網端是一個綜合流量入口,為旗下網貸投資(tuandai.com)、商業保理業務,和私募基金、保險代理、網路小貸等已持牌業務提供展示和引流等服務,現有註冊投資使用者超700萬人;資產端則通過股權投資、內部孵化、戰略合作等方式全國佈局,已基本涵蓋了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小額信貸、消費金融、倉儲物流、三農金融等領域,並與團貸網網貸投資平臺形成深度合作關係,對應其9條業務線。

其中,團貸網網貸投資平臺於2012年7月正式上線運營,經過5年的發展,已經為30余萬家小微企業、雙創企業、電商企業以及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融資服務。

經過6年多的深耕和發展,派生集團及旗下企業已先後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東莞市成長型企業”,並先後入選廣東省經信委“互聯網+金融”試點專案、東莞“倍增計畫”南城試點企業等。

自2013年起,派生集團旗下公司陸續獲得三輪累計6.75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九鼎投資、巨人投資等。2017年,集團再獲新一輪18億元投資,由民生資本領投,盈生創新、海慧科技及北海宏泰等跟投。目前,派生集團最新估值118億元,員工超過15000名。

精准扶貧與愛同行 扶貧貸借款人心聲

人物:黃大姐 借款用途:擴大養鵝場

黃大姐家裡有五口人,公公已年近80歲,婆婆一人帶著兩個還在念小學的孩子,丈夫患重病不幸於半年前去世,黃大姐是一家人的經濟支柱。

她說:“我現在在村裡的小學裡做廚房阿姨,但是收入遠遠不夠支持家裡的支出,就用空閒的時間來做其他工作,前段時間我經營了一家養鵝場,想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不然僅靠小學廚房的工作,還要一個人負擔五個人的開支,壓力實在太大了。”

黃大姐表示,在家裡特別困難的時候,正好看到扶貧貸專案就申請了,“有了這筆錢,我就可以擴大養鵝場規模,改善家裡生活,孩子們讀書也有了保障,可以減輕不少壓力,真的非常感謝!”

人物:劉大哥 借款用途:種植果樹

劉大哥是一名水電工,家裡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共七口人,其中有四個孩子,最小的孩子不到3歲,最大的在讀高中,老婆在家裡照顧老母親和孩子,自己平時就做些水電安裝和維修的工作。

劉大哥介紹說,“光是做水電工的收入,遠遠不夠支撐家裡的支出,打算借到了錢到外地去做水果種植,因為村裡已經有其他村民在這一塊創業成功了,我們也想嘗試下,計畫就30畝左右,也不能太大,一個是本錢不夠、要量力而行,一個是要保證能夠還得上錢。”

劉大哥最後說道:“扶貧貸的放款很快,拿到款心裡很高興,想給家裡過上更好的日子。”

人物:陳老伯 借款用途:養豬

陳老伯家的養豬場很簡陋,是他與家人用紅磚和棚子一點點搭建起來的,豬場裡一共養了近五十頭豬。大豬再有5個月就可以賣出去了,還有即將出欄的小豬,但礙於資金有限,豬欄不僅簡陋而且空間狹小,遇到風雨還需要不斷修整,限制了豬場的持續發展。

老實淳樸的陳老伯重複說道:“我就是想用這筆借款來擴大養豬場和買化肥,想好好養豬,養好了豬早點還錢,提高家裡的經濟收入。”

對於扶貧貸,老伯表示非常感謝,希望能夠多些支持和幫助,讓村民們早日脫貧。

人物:謝阿姨 借款用途:養殖

謝阿姨家裡主要養魚、養豬和種地,家裡有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讀書,經濟條件本身不是很好,想用借款來周轉一下,在種地不忙的時候,擴大養魚和養豬的規模,把生活條件提高上來,兩個孩子的學費也好有著落。

對於借款的主要用途,謝阿姨說道:“肯定會用到實處上,哪裡用得著就用到哪裡。我們也是第一次瞭解到扶貧貸,感覺就是放款很快,對我們農民來說真的是幫助很大,等明年豐收了,我們就把錢還上。”

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秉承“回饋社會,成就你我”的企業價值觀,用自己所創造的財富,力所能及地幫扶社會弱勢群體,關注環保公益事業,組織大家自願獻血,多維度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據不完全統計,團貸網集團在社會公益及慈善方面的捐贈總額已超過8000萬元。

此外,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高新技術企業,團貸網一直自覺遵守國家稅收法規,不斷強化依法經營和誠信納稅意識,以社會責任為己任。6年來,派生集團積極履行企業納稅人義務,2015年,榮獲“南城2015年納稅大企業”。隨著集團的發展壯大,團貸網2016年納稅總額近億元,較上一年取得了較大的增幅,被評為“南城街道2016年度電子商務納稅大企業第二名”。

團貸網

簡史

實業科技金融協同發展 打造投資服務集團

團貸網集團(工商登記主體為派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派生集團),成立於2011年,聚焦實業、科技、金融三大戰略投資方向,現有員工逾15000名,致力於成為一家以“大資料、人工智慧、互聯網科技”等技術力量驅動產融結合、提升產業運營效率的投資服務集團。

團貸網(tdw.cn)是集團旗下金融板塊主打品牌,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團貸網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在大資料智慧風控體系的基礎上,為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便捷專業的投融資服務。

目前的團貸網,主要包括了互聯網端和資產端兩大板塊。互聯網端是一個綜合流量入口,為旗下網貸投資(tuandai.com)、商業保理業務,和私募基金、保險代理、網路小貸等已持牌業務提供展示和引流等服務,現有註冊投資使用者超700萬人;資產端則通過股權投資、內部孵化、戰略合作等方式全國佈局,已基本涵蓋了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小額信貸、消費金融、倉儲物流、三農金融等領域,並與團貸網網貸投資平臺形成深度合作關係,對應其9條業務線。

其中,團貸網網貸投資平臺於2012年7月正式上線運營,經過5年的發展,已經為30余萬家小微企業、雙創企業、電商企業以及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融資服務。

經過6年多的深耕和發展,派生集團及旗下企業已先後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東莞市成長型企業”,並先後入選廣東省經信委“互聯網+金融”試點專案、東莞“倍增計畫”南城試點企業等。

自2013年起,派生集團旗下公司陸續獲得三輪累計6.75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九鼎投資、巨人投資等。2017年,集團再獲新一輪18億元投資,由民生資本領投,盈生創新、海慧科技及北海宏泰等跟投。目前,派生集團最新估值118億元,員工超過15000名。

精准扶貧與愛同行 扶貧貸借款人心聲

人物:黃大姐 借款用途:擴大養鵝場

黃大姐家裡有五口人,公公已年近80歲,婆婆一人帶著兩個還在念小學的孩子,丈夫患重病不幸於半年前去世,黃大姐是一家人的經濟支柱。

她說:“我現在在村裡的小學裡做廚房阿姨,但是收入遠遠不夠支持家裡的支出,就用空閒的時間來做其他工作,前段時間我經營了一家養鵝場,想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不然僅靠小學廚房的工作,還要一個人負擔五個人的開支,壓力實在太大了。”

黃大姐表示,在家裡特別困難的時候,正好看到扶貧貸專案就申請了,“有了這筆錢,我就可以擴大養鵝場規模,改善家裡生活,孩子們讀書也有了保障,可以減輕不少壓力,真的非常感謝!”

人物:劉大哥 借款用途:種植果樹

劉大哥是一名水電工,家裡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共七口人,其中有四個孩子,最小的孩子不到3歲,最大的在讀高中,老婆在家裡照顧老母親和孩子,自己平時就做些水電安裝和維修的工作。

劉大哥介紹說,“光是做水電工的收入,遠遠不夠支撐家裡的支出,打算借到了錢到外地去做水果種植,因為村裡已經有其他村民在這一塊創業成功了,我們也想嘗試下,計畫就30畝左右,也不能太大,一個是本錢不夠、要量力而行,一個是要保證能夠還得上錢。”

劉大哥最後說道:“扶貧貸的放款很快,拿到款心裡很高興,想給家裡過上更好的日子。”

人物:陳老伯 借款用途:養豬

陳老伯家的養豬場很簡陋,是他與家人用紅磚和棚子一點點搭建起來的,豬場裡一共養了近五十頭豬。大豬再有5個月就可以賣出去了,還有即將出欄的小豬,但礙於資金有限,豬欄不僅簡陋而且空間狹小,遇到風雨還需要不斷修整,限制了豬場的持續發展。

老實淳樸的陳老伯重複說道:“我就是想用這筆借款來擴大養豬場和買化肥,想好好養豬,養好了豬早點還錢,提高家裡的經濟收入。”

對於扶貧貸,老伯表示非常感謝,希望能夠多些支持和幫助,讓村民們早日脫貧。

人物:謝阿姨 借款用途:養殖

謝阿姨家裡主要養魚、養豬和種地,家裡有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讀書,經濟條件本身不是很好,想用借款來周轉一下,在種地不忙的時候,擴大養魚和養豬的規模,把生活條件提高上來,兩個孩子的學費也好有著落。

對於借款的主要用途,謝阿姨說道:“肯定會用到實處上,哪裡用得著就用到哪裡。我們也是第一次瞭解到扶貧貸,感覺就是放款很快,對我們農民來說真的是幫助很大,等明年豐收了,我們就把錢還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