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家電管道之變革

即將過去的2017年。 回顧這一年, 中國零售業態的變革, 可謂是“新零售”多頭並進, 而電商和傳統零售商無疑是主體。

電商和傳統零售商的深度融合,

絕非偶然, 背後有著深層次的戰略邏輯。 歸根結底, 新零售還是要回歸本質的, 即滿足消費者產生的新需求, 這就意味著要抓住零售效率的提升以及顧客體驗改善這兩個核心要點。 縱觀中國家電管道變革具有以下三重含義:

第一:“新零售”概念的誕生——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互聯網時代, 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投射出等量的流量紅利。 如今, (下圖)研究線上零售市場規模的同比增長情況, 則會發現增速在放緩。

2016年雲棲大會, 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 預示著電商需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 使得電商領域展現出新趨勢——向線下靠攏。 並實現線上、線下的全管道融合。 從阿裡、京東等電商巨頭爭相佈局實體零售可驗證這一觀點。

然“新零售”這種“線上+線下+物流+服務”的零售模式逐漸成為主流, 也成為眾多家電流通企業轉型的新思路。

第二:回歸實體經濟, 虛實結合

綜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上圖)零售企業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實體零售整體呈現出回暖的態勢, 分析其背後成因, 回暖的企業大多積極轉型升級, 在探索新型發展道路上有所成效。

股權融資, 電商和實體店聯姻模式開始進入競爭行列。 在馬雲首次“新零售”概念提出之後, 阿裡就加速在零售方面的佈局, 典型案例:阿裡與銀泰集團、百聯集團等實體商業大佬“聯姻”, 最新的大動作入股大潤發、歐尚的運營方高鑫零售36.16%的股權。 在業態佈局上覆蓋超市、百貨、便利店、專業連鎖四大零售業態。

再如, 京東與永輝超市的股權聯合(京東入股永輝超市10%的股權, 折合43億元人民幣)等。

縱觀中國零售業, 阿裡巴巴入股銀泰、高鑫等零售公司, 佈局線下……從這些巨頭的動作中, 我們的可以看到, 傳統零售商並沒有被冷落, 而是越來越受追捧了。

第三:當地語系化是傳統家電零售商的立足根本

實體店加速在消費體驗和服務升級的改造。 諸如, 順電味蘇州旗艦店在店面場景的陳列、體驗、演示創新來強化服務。 家福來開啟了跨界合作、重慶百貨構建了智慧家居生活圈、同利送裝一體化等為突破的市場初具規模等。 同時均在營造7*24小時全方位服務。

傳統零售商的優勢在於利用本地口啤、市場環境和商品和服務精准把控,

以現代企業的方式打造“本地傳統企業領導者形象”, 在行銷、網路、服務方面全新佈局。 以契合用戶需求變化。 繼續保持其傳統市場的強勢地位。

上述的三大特徵意味著:新零售線上與線下的聯動是市場結構調整的有效措施。 這種虛實結合的策略, 讓管道以最佳的效率保持與目標市場的接觸。 總之, 零售的本質不會改變, 無論使用怎樣的流通方式, 只有為使用者提供更快、更近、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才能長久地立足於不敗之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