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足協改革全掃描:U23新政落地,“魯能”、“恒大”退出歷史?

記者陳永武漢報導

今天上午, 在武漢舉行的“職業俱樂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會議”上, 中國足協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局長馬成全公佈了2018賽季中超各項新政。

其中U23新政是焦點所在, 最終2018賽季U23新政規定如下:在一場比賽中, U23球員的累積上場人次, 不得少於外援的累積上場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 球員上場時間沒有硬性規定, U23球員同樣沒有硬性規定, 也沒有在18人報名名單中進行規定。 此外, 中國足協也出臺了外援出場規定。

除此之外, 足協也對各項其他方面的規定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中國足球進入了一個全新政策的時代。 除了U23和外援新政, 我們還將從“足協改革”、“其他2018中超政策(不包含U23及外援部分)”、“未來中超發展”和“青訓體系”四個層面進行全面解讀。

【新政細則】U23出場人次與外援掛鉤

馬成全表示, 2018賽季, 中超聯賽報名U23新政具體規定如下:

一.中超、中甲、足協杯和預備隊聯賽, 俱樂部一隊賽季報名名單首次報名, 或者中期補報之後, 最多報名27人。

二.中超俱樂部外援全年報名累積6人次, 同時報名是4人。 中甲俱樂部全年累積報名4人次, 同時報名是3人。

三.11名首發中, 至少有1名U23球員。

四.外籍球員累積上場人次,

中超聯賽不得超過3人次, 中甲聯賽不得超過2人次, 足協杯比賽, 不同級別之間的比賽, 按照低級別球隊的規定執行。

五.U23球員的實際累積上場人次, 不得少於外援的累積上場人次。 換句話說:上幾個外援, 上幾個U23球員。

六.如果違反規定, 按照棄權處理。

七.U23球員為1995年1月1日之後出生的非港澳臺球員。

【新政解讀】U23新政繁瑣規定被去除

在此前, 有兩個方案被提及, 第一個方案是“U23球員和外援上場人數掛鉤”方案, 第二個方案是“自始至終有一名U23球員在場上”方案, 一度有消息表示, 中國足協可能實施最嚴格的U23新政, 也就是說把兩個方案合一:“U23球員和外援上場人數掛鉤, 且自始至終有一名U23球員在場上。 ”

實際上, 在U23新政討論期間, 相關方案還有很多, 除了“始終有一名U23球員在場上”之外, 還有“至少報名6名U23球員, 其中包含2名U21球員”, 以及在18人報名名單中對U23球員和U21球員的硬性規定。

如今, 中國足協把這些繁瑣的規定都去掉了, 對於中超俱樂部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而且2018賽季的U23規定相對清晰,

也更容易執行。

【新政發展】將維持多年, 未來或趨於寬鬆

就目前的方案來看, 中國足協還是考慮到了各俱樂部的情況, 在U23新政層面上並沒有設置最嚴格的時間規定, 這也給了各俱樂部相對寬裕的空間, 當然, 和2017賽季縱向相比, 新賽季的U23新政顯然更加嚴格。

2018賽季中超U23新政,是2017賽季U23新政的強化版,2017賽季,U23新政推出之後引發了不少的爭議,但就實施效果來看,更多的年輕球員獲得了鍛煉的機會,在12月初舉行的東亞杯上,6名U23球員進入了國家隊,並且獲得了裡皮的重任,他們的發揮,也顯示了U23新政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U23新政出臺的背景是此前中國青訓停滯不前帶來的各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奧運會預選賽、世界盃預選賽等關鍵賽事時國家隊有人可用,足協出臺了U23新政來刺激和強化年輕球員的培養。

U23新政將在未來幾年持續進行,但就長遠來看,隨著中國足球青訓的快速發展,U23新政也有必要從目前的強制措施,逐漸變更為通過註冊、18人名單規定等溫和的措施來規範,這同樣可以達到強化年輕球員培養的目的。

足協機構改革進一步細化

【目標】:進一步改革足球內部管理構架,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內容】:中國足協機構改革將對青訓、聯賽機構進行細化,同時增加專職部門。其中,原青少部細分為青少部、男足青訓部和女足青訓部,原執行局分為中超聯賽部、中甲聯賽部和中乙聯賽部,分工更加明確。此外,新增註冊管理部、准入審查部和裁判管理部,其中裁判管理部下設中超、中甲、中乙裁判組等8個工作組。

足協人才培養進行探索

【目標】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提高足球治理能力。

【內容】面向國內外招聘足球競賽、訓練、管理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擔任青訓總監、競賽主管、裁判主管等職務。2018年起,開始試行中國足協與中超俱樂部、會員協會之間互相選派工作骨幹到對方進行掛職鍛煉的雙向人才交流培養制度。

大資料戰略開始實施

【目標】運用大資料提升足球治理現代化水準。

【內容】積極適應大資料時代資訊化發展新趨勢,大力實施足球大資料戰略,加快建設中國足協資訊化管理系統,推進足球資料資源整合和開放共用,實現足球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充分發揮大資料發展對足球工作體制機制、管理創新和訓練創新的推動作用。

成立法務部規範管理

【目標】大力加強足球法治建設,全面提升足球治理法治化水準。

【內容】中國足協將成立法務部,加強足球法治化發展頂層設計,全面推進足球行業各類制度建設,規範足球行業各類主體行為。

修訂《紀律準則》,加大處罰力度

【目標】嚴肅賽風賽紀,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

【內容】全面修訂《中國足球協會紀律準則》,出臺《職業聯賽紀律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和《球員行為準則》,堅決對球場不良作風說不,對惡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新賽季,足協將加大賽風賽紀宣講力度,與俱樂部和運動員簽訂賽風賽紀承諾書,同時,將實行停賽和個人罰款並重,進一步加大對球員個人的罰款力度,引導球員樹立正確的參賽觀和勝負觀。

成立紀檢監察部,防範假賭黑

【目標】全面加強協會紀檢監察工作,加強足球行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內容】中國足協將成立中國足協紀檢監察部,實現由專職部門和專人負責紀檢監察工作,紀檢監察部和道德委員會、紀律委員會一道構建起全層面的監督體系,重點對協會工作人員、俱樂部和裁判人員進行監察,嚴厲打擊假球、默契球、黑哨以及其他違規違紀行為,堅決防反“假賭黑”等問題捲土重來。

中超全面引進視頻裁判

【目標】全面推進裁判工作改革,提高裁判員隊伍執法水準。

【內容】加大國際交流力度,實現國際裁判交流常態化(每輪都有外籍裁判);推出職業裁判制度,建設職業裁判隊伍;中超聯賽2018賽季全面引進視頻裁判;中甲2018賽季全面實行底線裁判;成立中國足球裁判員培訓學院。

財務公平將實施,引援調節費繼續

【目標】加強對俱樂部的財務監管,引導俱樂部注重可持續發展,打造百年俱樂部。

【內容】中國足協將借鑒國際先進足球治理模式,研究制定中國職業俱樂部財務公平政策,完善准入機制,保持俱樂部財務健康、收支平衡;中國足協將成立准入審查部,並引入協力廠商審計公司,進一步加強對俱樂部賬務的審查監管力度。此外聯賽還將繼續實行引援調節費制度,嚴格規範國內外球員的轉會行為。

准入、青訓與俱樂部梯隊要求

【目標】建立健全“俱樂部職業青訓體系、省市體育局青訓體系、城市青訓體系、體教結合校園青訓體系和社會青訓體系”5大青訓體系。

【內容】2019年,中國足協將嚴控俱樂部准入標準,各俱樂部要設立青訓總監,每個中超和中甲俱樂部要有U19、U17、U15、U14、U13等五級梯隊,中乙俱樂部要擁有U17、U15、U14、U13四級梯隊。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

【目標】大力推動俱樂部名稱中性化。

【內容】俱樂部名稱的穩定是培育球迷群體和球迷文化的重要基礎,也是打造百年俱樂部的前提,各俱樂部要加快突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逐步優化股權結構,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逐漸實現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非企業化。

歐美兩大國際青訓中心

【目標】加快佈局國際、國內兩類青訓中心。

【內容】加大國際交流借鑒力度,推動建立一批由中國足協主導、國內統一標準的青訓中心,在歐洲和巴西建立兩大國際青訓中心。建立健全青訓總監制度,逐步形成全國青訓總監2人、區域青訓總監5到6人,和青訓中心青訓總監(每個中心1人)的模式。

週末周賽制將成為核心

【目標】突出青超聯賽(青訓週末周賽制)為青少年競賽體系的核心地位。

【內容】繼續實施主客場賽制和單年齡段設置,突進校園足球隊伍與職業U系列隊伍的同場競技。

完善聯合機制補償,打擊經紀人違規

【目標】進一步完善運動員聯合機制補償與培訓補償,為青訓保駕護航。

【內容】中國足協將進一步嚴格球員註冊、轉會制度,進一步加強監管與處罰,對拒不執行補償政策的俱樂部依據進行處罰,同時,加強經紀人從業管理,對經紀人違規行為予以嚴厲處罰,切實保護俱樂部和投資人的利益,同時也是為青少年球員的職業成長營造健康環境。

2018賽季中超U23新政,是2017賽季U23新政的強化版,2017賽季,U23新政推出之後引發了不少的爭議,但就實施效果來看,更多的年輕球員獲得了鍛煉的機會,在12月初舉行的東亞杯上,6名U23球員進入了國家隊,並且獲得了裡皮的重任,他們的發揮,也顯示了U23新政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U23新政出臺的背景是此前中國青訓停滯不前帶來的各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奧運會預選賽、世界盃預選賽等關鍵賽事時國家隊有人可用,足協出臺了U23新政來刺激和強化年輕球員的培養。

U23新政將在未來幾年持續進行,但就長遠來看,隨著中國足球青訓的快速發展,U23新政也有必要從目前的強制措施,逐漸變更為通過註冊、18人名單規定等溫和的措施來規範,這同樣可以達到強化年輕球員培養的目的。

足協機構改革進一步細化

【目標】:進一步改革足球內部管理構架,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內容】:中國足協機構改革將對青訓、聯賽機構進行細化,同時增加專職部門。其中,原青少部細分為青少部、男足青訓部和女足青訓部,原執行局分為中超聯賽部、中甲聯賽部和中乙聯賽部,分工更加明確。此外,新增註冊管理部、准入審查部和裁判管理部,其中裁判管理部下設中超、中甲、中乙裁判組等8個工作組。

足協人才培養進行探索

【目標】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提高足球治理能力。

【內容】面向國內外招聘足球競賽、訓練、管理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擔任青訓總監、競賽主管、裁判主管等職務。2018年起,開始試行中國足協與中超俱樂部、會員協會之間互相選派工作骨幹到對方進行掛職鍛煉的雙向人才交流培養制度。

大資料戰略開始實施

【目標】運用大資料提升足球治理現代化水準。

【內容】積極適應大資料時代資訊化發展新趨勢,大力實施足球大資料戰略,加快建設中國足協資訊化管理系統,推進足球資料資源整合和開放共用,實現足球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資料融合,充分發揮大資料發展對足球工作體制機制、管理創新和訓練創新的推動作用。

成立法務部規範管理

【目標】大力加強足球法治建設,全面提升足球治理法治化水準。

【內容】中國足協將成立法務部,加強足球法治化發展頂層設計,全面推進足球行業各類制度建設,規範足球行業各類主體行為。

修訂《紀律準則》,加大處罰力度

【目標】嚴肅賽風賽紀,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

【內容】全面修訂《中國足球協會紀律準則》,出臺《職業聯賽紀律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和《球員行為準則》,堅決對球場不良作風說不,對惡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新賽季,足協將加大賽風賽紀宣講力度,與俱樂部和運動員簽訂賽風賽紀承諾書,同時,將實行停賽和個人罰款並重,進一步加大對球員個人的罰款力度,引導球員樹立正確的參賽觀和勝負觀。

成立紀檢監察部,防範假賭黑

【目標】全面加強協會紀檢監察工作,加強足球行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內容】中國足協將成立中國足協紀檢監察部,實現由專職部門和專人負責紀檢監察工作,紀檢監察部和道德委員會、紀律委員會一道構建起全層面的監督體系,重點對協會工作人員、俱樂部和裁判人員進行監察,嚴厲打擊假球、默契球、黑哨以及其他違規違紀行為,堅決防反“假賭黑”等問題捲土重來。

中超全面引進視頻裁判

【目標】全面推進裁判工作改革,提高裁判員隊伍執法水準。

【內容】加大國際交流力度,實現國際裁判交流常態化(每輪都有外籍裁判);推出職業裁判制度,建設職業裁判隊伍;中超聯賽2018賽季全面引進視頻裁判;中甲2018賽季全面實行底線裁判;成立中國足球裁判員培訓學院。

財務公平將實施,引援調節費繼續

【目標】加強對俱樂部的財務監管,引導俱樂部注重可持續發展,打造百年俱樂部。

【內容】中國足協將借鑒國際先進足球治理模式,研究制定中國職業俱樂部財務公平政策,完善准入機制,保持俱樂部財務健康、收支平衡;中國足協將成立准入審查部,並引入協力廠商審計公司,進一步加強對俱樂部賬務的審查監管力度。此外聯賽還將繼續實行引援調節費制度,嚴格規範國內外球員的轉會行為。

准入、青訓與俱樂部梯隊要求

【目標】建立健全“俱樂部職業青訓體系、省市體育局青訓體系、城市青訓體系、體教結合校園青訓體系和社會青訓體系”5大青訓體系。

【內容】2019年,中國足協將嚴控俱樂部准入標準,各俱樂部要設立青訓總監,每個中超和中甲俱樂部要有U19、U17、U15、U14、U13等五級梯隊,中乙俱樂部要擁有U17、U15、U14、U13四級梯隊。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

【目標】大力推動俱樂部名稱中性化。

【內容】俱樂部名稱的穩定是培育球迷群體和球迷文化的重要基礎,也是打造百年俱樂部的前提,各俱樂部要加快突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逐步優化股權結構,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逐漸實現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非企業化。

歐美兩大國際青訓中心

【目標】加快佈局國際、國內兩類青訓中心。

【內容】加大國際交流借鑒力度,推動建立一批由中國足協主導、國內統一標準的青訓中心,在歐洲和巴西建立兩大國際青訓中心。建立健全青訓總監制度,逐步形成全國青訓總監2人、區域青訓總監5到6人,和青訓中心青訓總監(每個中心1人)的模式。

週末周賽制將成為核心

【目標】突出青超聯賽(青訓週末周賽制)為青少年競賽體系的核心地位。

【內容】繼續實施主客場賽制和單年齡段設置,突進校園足球隊伍與職業U系列隊伍的同場競技。

完善聯合機制補償,打擊經紀人違規

【目標】進一步完善運動員聯合機制補償與培訓補償,為青訓保駕護航。

【內容】中國足協將進一步嚴格球員註冊、轉會制度,進一步加強監管與處罰,對拒不執行補償政策的俱樂部依據進行處罰,同時,加強經紀人從業管理,對經紀人違規行為予以嚴厲處罰,切實保護俱樂部和投資人的利益,同時也是為青少年球員的職業成長營造健康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