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技丨東京大學研製出“自愈”玻璃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9日報導, 東京大學Takuzo Aida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玻璃材料, 即聚醚硫脲玻璃, 破碎後可自我修復, 這項新的突破可以應用於手機螢幕, 而且有利於環保。

最初, 一位名為Yu Yanagisawa的日本研究生企圖尋找一種粘合劑, 偶然發現了這種玻璃的性能。 他表示, 發現之初, 自己也不敢相信, 但多次實驗之後, 便確定這一發現是真的。 他希望這種“自愈”玻璃能成為環境友好型材料, 避免人們將破碎玻璃亂扔對環境造成污染。

這項研究已刊載於《科學》雜誌, 研究小組在雜誌上表示, 這種新型玻璃聚合物, 機械強度很高, 但對其表面裂縫進行壓縮時, 可以完成自我修復。 與其他材料的修復不同, 這種材料的修復無需極高的溫度, 在21℃的環境下, 僅需30秒, 玻璃碎片便可癒合, 形成一片完整的玻璃, 並足以承載300克重量。 幾個小時過後, 便恢復到之前的強度。

除去用作各種顯示幕幕之外, 研究自愈材料的另一個應用領域是醫療用耗材, 軟性的適應性物質有一天會在人體內被用來加強骨骼和彌補遺傳因素導致的組織性脆弱。

不過最立竿見影的, 日本隊的意外發現可能很快就會用來治療我們另一種常見的損傷:由於碎屏,

需要更換手機, 對帳面餘額造成的消耗性損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