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冰心聽到這個人的事蹟,就專程來採訪他,說他身高九尺、心雄萬夫

歷史學家曾提出過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線”, 線北, 降雨量少於400毫米, 成為遊牧地區;線南, 降雨量多於400毫米, 成為農耕社會。 但在巴彥淖爾, 這一理論得到改變。 黃河的幾字形突破了降水線的阻隔, 讓農牧界線向北突進了400多公里, 它以自己的行動對400毫米的鐵律完成了否決;它用水的柔軟力量, 將鐵犁和鋤頭深入到大漠和草原的腹地。

作家朱國亮曾經寫過一個有關巴彥淖爾的黃河與陰山的傳說:相傳, 陰山是創造之神盤古與大地之母昊英生育的第五個兒子。 他長得體形龐大、勇武有力, 成為主宰我國北方的主要山神之一。 當時, 在陰山山神管轄範圍之內的烏拉特後旗地區是一片荒漠, 沒有水源, 沒有綠草, 沒有森林, 杳無人煙, 淒涼無比。 陰山山神整天與風沙相伴, 苦不堪言, 也倍感孤獨, 大地之母昊英便送給他一群狼和他作伴, 可是, 陰山山神卻想找一個女子結婚生育子女,

來驅趕內心的痛苦。

一次, 陰山山神去給母親昊英祝壽。 午宴之後, 各處神靈飲酒爛醉, 都在休息。 這時, 一陣陣銀鈴般悅耳的笑聲從後花園傳來, 陰山山神精神一振, 好奇地起身緣聲尋去。 剛踏進後花園的門檻, 突然有一個人正和他撞了一個滿懷。 陰山山神看那人, 卻是一個美麗的少女, 長得身材修長、婀娜多姿。 此時這個少女也看了陰山山神一眼, 見是一個英俊魁梧的男子, 她立刻垂下眼簾, 臉上已經羞得滿是紅暈。 這個少女正是黃河, 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因為這一面之緣, 陰山山神回到自己的家時竟然日日對黃河姑娘思念不已, 害起了相思病來。 而黃河自從那次見到陰山後, 也常常一邊對著鏡子梳妝, 一邊呆呆地出神想著心事。 有時, 她還躲在閨房裡穿上火紅的豔麗衣裳, 戴上珠光寶氣的鳳冠, 打扮成出嫁時的模樣兒, 想像著陰山山神騎著赤紅駿馬來娶她的情景。 很快, 陰山山神因為思念黃河病倒了, 而當黃河聽到這一消息,

下定決心離家出走去找陰山山神, 她一路哭泣, 一路日夜狂奔。

黃河的家人巴顏喀拉山山神發現黃河去找陰山, 便派風神給沿路的神靈送信請求攔截黃河。 可是, 黃河是一條水神真龍, 她為了愛情私奔, 一路的淚水是真情湧動, 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雖然沿途山神和黃土高原的土地神靈重重阻撓, 都不能使她停滯不前。 經過九曲回環的挫折迂回, 在第三天的中午時分, 黃河終於可以與陰山再次相見。

群狼看到了黃河到來, 卻並不認識, 便嗷嗷叫著給陰山山神報信。 陰山山神聽到黃河到來的消息, 立刻病情全無, 身上充滿了力量。 他歡呼著, 跳躍著, 雄武的身軀激動得顫動起伏。 黃河一頭撲在陰山山神的胸前,

陰山山神輕輕地撫摸著黃河, 一對相愛的情人喜極而泣擁抱在了一起。

從此, 烏拉特後旗南部地區和整個河套地區, 風吹沙飛、天昏地暗的情景都消失了, 而在黃河用她幸福的淚水和帶來的神水的描繪中, 神奇地變成了長滿了禾苗的土地,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 翠色欲流的森林,藍寶石一樣的湖泊海子,還有絲綢一樣明亮的河流……

黃河,從青海高原奔騰而下,穿越崇山峻嶺,以巨龍騰飛的身姿和排山倒海的氣勢浩浩蕩蕩奔流向前,流經巴彥淖爾平原,好像迷戀這裡的平川沃野,緩緩流淌,潤千里牧場,沃萬頃良田,禾為之豐,草為之榮,詩為之興,歌為之美。但當面對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誰能說黃河是一個傳說呢?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是亞洲最大、也是黃河上唯一以灌溉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閘壩工程,素有“萬里黃河第一閘”之稱。

因為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的存在,流經巴彥淖爾345公里的黃河成就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拉開了黃河在河套平原上舒緩而富足的旅程。黃河之水到此放緩流速並因此恩澤百萬人,讓人們不由得再次對母親河的含義加深了理解。

1959年,在位於巴彥淖爾市的磴口縣、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接壤處,一項大型黃河水利樞紐工程開始動工。因為工程位於磴口縣縣城所在地三盛公東南2公里,便被稱為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61年,三盛公水利樞紐截流成功,河水從這裡緩緩流進兩岸的良田,一條總長180公里的總幹渠使河套灌區灌溉面積由過去的290萬畝增加到870萬畝,控制灌溉面積達1700萬畝。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不僅僅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航運、公路運輸、發電及工業供水、漁業養殖綜合利用的閘壩工程,325.85米的攔河閘巍然屹立在波濤滾滾的黃河上,成為旅遊時代八百里河套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河套引黃灌溉輝煌歷史的展示台和瞭解河套悠久農業文化的視窗。

從三盛公南望,黃河如一面平鏡鑲嵌在兩岸綠樹中,讓人懷疑這不是黃河,而是一片湖水;轉過身北望,閘下公路大橋如黃龍臥波,橋下則是河水翻騰咆哮,一直往北而去;向右看,是鄂爾多斯高原將一片廣袤呈現於視線內;向左看,水利發電站氣勢雄渾,蔚為壯觀,構成一幅立體的黃河大寫意,可謂“萬里黃河,僅此一景”。

三盛公水利樞紐運行以來,在農業灌溉、防淩防汛、工業用水、水力發電及交通運輸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內蒙古西部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由三盛公遊樂園、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河套源度假村三個景區組成的黃河三盛公風情旅遊區,已經成為巴彥淖爾功能齊全的大型旅遊景區。

在三盛公水利樞紐景區公園裡有這樣兩個景點:一是籟之音;二是同心鎖。古箏雕塑平躺于、三盛公水利樞紐景區公園的藝術廣場,長27.5米,寬6.5米,重56噸,有21根鋼絲琴弦,箏頭以褐色為網底,寫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箏面板為淡黃色,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同心鎖是三把鎖環相扣的巨鎖,銀白色鎖面上刻著“永固”、“永昌”、“永恆”六個大字,而“同心鎖”雕塑由三盛公水利樞紐除險加固工程中拆卸下來的攔河閘“退役”閘門製作而成,高27米、重240噸。

這一琴一鎖,向人們講述著巴彥淖爾這片土地上那些在三盛公水利樞紐建成之前黃河的灌溉往事。

王同春,乳名進財,河北行唐縣人,被河套人稱為“河神”。他生於1852年,卒於1925年,因在巴彥淖爾後套修渠有功,人稱浚川。因為王同春與人爭奪管道,被仇家挖去一眼,又被稱為“瞎進財”。

王同春家祖上為富商,但到他幼年時已陷入貧困之境。7歲時,他隨叔父來到磴口,但因年幼無力工作,一年後返回行唐。12歲時,王同春再隨鄉人前往河套,投奔叔父做了皮匠。但他對這個行當並不感興趣,閒暇之時喜歡隨鄉人鑿溝修渠。

清光緒年間,四川人郭敏修會同河套萬泰公、李大元、史老虎四家共同承包修築四大股渠,請王同春擔任渠頭。此渠因短鞭子河淤塞,需大加修浚,耗資過巨,便採用分股合修辦法,由四家集資。王同春無資本,以其工資與技術作為一份股份。為此,當時只有17歲的王同春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這十多年中,他親自督導渠工,勵精圖治,終成大業。此渠(通濟渠)修通後,灌溉面積達200頃,使王同春的修渠技術和他的大名迅速傳遍河套地區。

後來,王同春向達拉特旗沙化廟的喇嘛租得荒地,在通濟渠的北面獨自開鑿新渠。渠口位於土城子黃河北岸,向北經杭錦旗之馬場地與五頂帳房新開管道30餘裡,命名為義和渠。光緒十年,王同春將義和渠向東北開挖20裡至今五原縣北。光緒十二年,王同春又向正北挖退水渠23裡至烏加河,使黃河夏天漲水時河水通過此渠泄入烏加河。

光緒十七、十八年,王同春又向東北挖30裡退水渠一道,亦供泄水于烏加河之用。至光緒二十八年,全渠工程始告完成,總計長115裡,支、子渠45道,計費銀8600餘兩。

此渠完成後,王同春因擁有大片可耕土地而成為後套大地主之一。同時因為沿渠的耕地均依賴灌溉,每年收取的水費讓王同春成為巨富。

有了財富墊底,王同春繼續從事新管道之開鑿工作。約計王同春的一生,除協助他人所開管道不計外,由他自己獨自或策劃、或接辦開鑿成功者,計有義和、沙河、豐濟、剛濟、灶火五大渠,以及支、子渠270餘道,合計用於工程費有1350余萬兩,開拓荒地270余萬畝,年收糧23萬余石,收地租與水租銀17余萬兩。(參見樊尚仁《河套地區的開發者:王同春》)

因為王同春一渠複一渠的開鑿需要大量的人力,於是便有許多移民聞訊而來,遂使荒草遍地之後套在十數年內變為我國西北糧食之主要產區。這也是今巴彥淖爾地區清末自發移民的真正開始,尤其是光緒十五、六年,晉、陝二省大旱,饑民逃離家鄉湧入綏西,王同春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既解決所需之人力,亦為難民解決了生活問題。此後,王同春採取同樣的方式陸續處置了自晉西北、陝北及冀、魯、湘各省紛紛而來的難民,使他們生息繁衍在了今天的後套大地上。

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國著名作家冰心在綏遠的一個宴會上聽到了王同春的事蹟。她將王同春稱作河套民族英雄,她寫道:“那身高九尺、心雄萬夫的王同春,在同治初年,帶著數千直魯豫的同胞,在這河套裡開闢屯墾……”冰心說,那天夜裡聽完故事回去已是很晚。有了點酒,路上西北的高風吹拂著烘熱的面頰,心中覺得很興奮,又很悵惘。在黑暗中,風吹樹葉蕭蕭響,涼星在青空閃爍著,她一夜沒有睡,翻來覆去的,眼前總浮現著一個藍衣皮帽,佩槍躍馬,顧盼如神,指揮風生的女人。冰心說的這個女人正是王同春的女兒,被稱為“後套穆桂英”的二老財。

幾年前,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我叫王土地》就以河套的近代開發史為主線,反映了清末民初至抗戰期間,河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地商兼水利專家王土地(王同春)的傳奇人生,講述了王土地歷盡艱辛用最原始的開渠方式引黃灌溉開墾河套土地,創造了“塞外江南”的富庶河套勝景,被譽為“河神”。白手起家的他成為富甲河套的大地商後不忘廣賑天下,並拒絕外國敵對勢力的誘惑拉攏,在日寇侵略河套的危難之際,不惜斷渠毀田,成就了民族高風亮節。如今,“我叫王土地”影視城就矗立在五原天籟湖北側。

英雄如渠,將其事蹟都寫在了大地上,巴彥淖爾也因此敞開了她溫暖的胸懷,接納了那些前來逃難的人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翠色欲流的森林,藍寶石一樣的湖泊海子,還有絲綢一樣明亮的河流……

黃河,從青海高原奔騰而下,穿越崇山峻嶺,以巨龍騰飛的身姿和排山倒海的氣勢浩浩蕩蕩奔流向前,流經巴彥淖爾平原,好像迷戀這裡的平川沃野,緩緩流淌,潤千里牧場,沃萬頃良田,禾為之豐,草為之榮,詩為之興,歌為之美。但當面對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誰能說黃河是一個傳說呢?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是亞洲最大、也是黃河上唯一以灌溉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閘壩工程,素有“萬里黃河第一閘”之稱。

因為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的存在,流經巴彥淖爾345公里的黃河成就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拉開了黃河在河套平原上舒緩而富足的旅程。黃河之水到此放緩流速並因此恩澤百萬人,讓人們不由得再次對母親河的含義加深了理解。

1959年,在位於巴彥淖爾市的磴口縣、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接壤處,一項大型黃河水利樞紐工程開始動工。因為工程位於磴口縣縣城所在地三盛公東南2公里,便被稱為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61年,三盛公水利樞紐截流成功,河水從這裡緩緩流進兩岸的良田,一條總長180公里的總幹渠使河套灌區灌溉面積由過去的290萬畝增加到870萬畝,控制灌溉面積達1700萬畝。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不僅僅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航運、公路運輸、發電及工業供水、漁業養殖綜合利用的閘壩工程,325.85米的攔河閘巍然屹立在波濤滾滾的黃河上,成為旅遊時代八百里河套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河套引黃灌溉輝煌歷史的展示台和瞭解河套悠久農業文化的視窗。

從三盛公南望,黃河如一面平鏡鑲嵌在兩岸綠樹中,讓人懷疑這不是黃河,而是一片湖水;轉過身北望,閘下公路大橋如黃龍臥波,橋下則是河水翻騰咆哮,一直往北而去;向右看,是鄂爾多斯高原將一片廣袤呈現於視線內;向左看,水利發電站氣勢雄渾,蔚為壯觀,構成一幅立體的黃河大寫意,可謂“萬里黃河,僅此一景”。

三盛公水利樞紐運行以來,在農業灌溉、防淩防汛、工業用水、水力發電及交通運輸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內蒙古西部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由三盛公遊樂園、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河套源度假村三個景區組成的黃河三盛公風情旅遊區,已經成為巴彥淖爾功能齊全的大型旅遊景區。

在三盛公水利樞紐景區公園裡有這樣兩個景點:一是籟之音;二是同心鎖。古箏雕塑平躺于、三盛公水利樞紐景區公園的藝術廣場,長27.5米,寬6.5米,重56噸,有21根鋼絲琴弦,箏頭以褐色為網底,寫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箏面板為淡黃色,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同心鎖是三把鎖環相扣的巨鎖,銀白色鎖面上刻著“永固”、“永昌”、“永恆”六個大字,而“同心鎖”雕塑由三盛公水利樞紐除險加固工程中拆卸下來的攔河閘“退役”閘門製作而成,高27米、重240噸。

這一琴一鎖,向人們講述著巴彥淖爾這片土地上那些在三盛公水利樞紐建成之前黃河的灌溉往事。

王同春,乳名進財,河北行唐縣人,被河套人稱為“河神”。他生於1852年,卒於1925年,因在巴彥淖爾後套修渠有功,人稱浚川。因為王同春與人爭奪管道,被仇家挖去一眼,又被稱為“瞎進財”。

王同春家祖上為富商,但到他幼年時已陷入貧困之境。7歲時,他隨叔父來到磴口,但因年幼無力工作,一年後返回行唐。12歲時,王同春再隨鄉人前往河套,投奔叔父做了皮匠。但他對這個行當並不感興趣,閒暇之時喜歡隨鄉人鑿溝修渠。

清光緒年間,四川人郭敏修會同河套萬泰公、李大元、史老虎四家共同承包修築四大股渠,請王同春擔任渠頭。此渠因短鞭子河淤塞,需大加修浚,耗資過巨,便採用分股合修辦法,由四家集資。王同春無資本,以其工資與技術作為一份股份。為此,當時只有17歲的王同春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這十多年中,他親自督導渠工,勵精圖治,終成大業。此渠(通濟渠)修通後,灌溉面積達200頃,使王同春的修渠技術和他的大名迅速傳遍河套地區。

後來,王同春向達拉特旗沙化廟的喇嘛租得荒地,在通濟渠的北面獨自開鑿新渠。渠口位於土城子黃河北岸,向北經杭錦旗之馬場地與五頂帳房新開管道30餘裡,命名為義和渠。光緒十年,王同春將義和渠向東北開挖20裡至今五原縣北。光緒十二年,王同春又向正北挖退水渠23裡至烏加河,使黃河夏天漲水時河水通過此渠泄入烏加河。

光緒十七、十八年,王同春又向東北挖30裡退水渠一道,亦供泄水于烏加河之用。至光緒二十八年,全渠工程始告完成,總計長115裡,支、子渠45道,計費銀8600餘兩。

此渠完成後,王同春因擁有大片可耕土地而成為後套大地主之一。同時因為沿渠的耕地均依賴灌溉,每年收取的水費讓王同春成為巨富。

有了財富墊底,王同春繼續從事新管道之開鑿工作。約計王同春的一生,除協助他人所開管道不計外,由他自己獨自或策劃、或接辦開鑿成功者,計有義和、沙河、豐濟、剛濟、灶火五大渠,以及支、子渠270餘道,合計用於工程費有1350余萬兩,開拓荒地270余萬畝,年收糧23萬余石,收地租與水租銀17余萬兩。(參見樊尚仁《河套地區的開發者:王同春》)

因為王同春一渠複一渠的開鑿需要大量的人力,於是便有許多移民聞訊而來,遂使荒草遍地之後套在十數年內變為我國西北糧食之主要產區。這也是今巴彥淖爾地區清末自發移民的真正開始,尤其是光緒十五、六年,晉、陝二省大旱,饑民逃離家鄉湧入綏西,王同春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既解決所需之人力,亦為難民解決了生活問題。此後,王同春採取同樣的方式陸續處置了自晉西北、陝北及冀、魯、湘各省紛紛而來的難民,使他們生息繁衍在了今天的後套大地上。

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國著名作家冰心在綏遠的一個宴會上聽到了王同春的事蹟。她將王同春稱作河套民族英雄,她寫道:“那身高九尺、心雄萬夫的王同春,在同治初年,帶著數千直魯豫的同胞,在這河套裡開闢屯墾……”冰心說,那天夜裡聽完故事回去已是很晚。有了點酒,路上西北的高風吹拂著烘熱的面頰,心中覺得很興奮,又很悵惘。在黑暗中,風吹樹葉蕭蕭響,涼星在青空閃爍著,她一夜沒有睡,翻來覆去的,眼前總浮現著一個藍衣皮帽,佩槍躍馬,顧盼如神,指揮風生的女人。冰心說的這個女人正是王同春的女兒,被稱為“後套穆桂英”的二老財。

幾年前,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我叫王土地》就以河套的近代開發史為主線,反映了清末民初至抗戰期間,河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地商兼水利專家王土地(王同春)的傳奇人生,講述了王土地歷盡艱辛用最原始的開渠方式引黃灌溉開墾河套土地,創造了“塞外江南”的富庶河套勝景,被譽為“河神”。白手起家的他成為富甲河套的大地商後不忘廣賑天下,並拒絕外國敵對勢力的誘惑拉攏,在日寇侵略河套的危難之際,不惜斷渠毀田,成就了民族高風亮節。如今,“我叫王土地”影視城就矗立在五原天籟湖北側。

英雄如渠,將其事蹟都寫在了大地上,巴彥淖爾也因此敞開了她溫暖的胸懷,接納了那些前來逃難的人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