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資治通鑒劄記342 背水一戰究竟是否存在的疑問和解答

【按:關於背水一戰的質疑的幾個問題:

下面這幾個問題應該是背水一戰佈陣的關鍵性的問題。 如果下面幾個問題不能解決, 那麼背水設陣就值得高度懷疑了。

1冬天水是否成冰或者是水量會減少的問題。

這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 如果凍冰或者是山溝裡的水很少, 那麼退到水邊的軍隊就很可能渡過水去, 因而起不到背水一戰, 激發士兵奮死抗爭的作用了。 可是開頭的時間寫的很清楚的是冬十月, 這就是冬天了。 據說漢武帝之前, 中國北方的氣候比較濕潤溫暖。 但怎麼也是冬天, 起碼水會很少了。

如果在凍成冰, 那麼, 背水一戰的意義就沒有了。 但是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是只能付之闕如了。 也可以說是背水一戰給我們的第一個大疑問了。

背水一戰的條件就是要有一條比較大的河流, 兵法雲:“半渡而擊”。 如果水小則無法乘亂而擊了。

2山谷是否能容納二十多萬大軍的大混戰。

這也是一個比較實在的問題, 在這之前, 只有彭城之戰和巨鹿之戰兩次都寫到了兵馬的數量。 背水一戰是數量僅次巨鹿之戰的人馬數量的大戰役, 而井陘口這裡的地勢條件怎麼能和巨鹿之戰的地理條件那裡比呢?那是平原地區, 多少人馬都可以放得下。 這裡呢?極為狹窄, 車不得方軌, 騎不得並行, 如果是這種情況, 那麼我們要問的是,

怎麼才能象上面寫的戰爭過程:張耳和韓信先跟陳餘打了一陣, 而後又跑到了河邊的軍隊。 這種情況是只能是一種情況, 就是河邊和河灘的戰場比較遠才行。 起碼能容得下二十多萬大軍的大混戰才行, 問題是那裡容得下嗎?

3背水佈陣是如何實現的?

如果我們知道水順著山溝底的河邊流水, 其實就該知道, 韓信的軍隊其實一直就是順著水邊的山溝底的路邊走的, 換言之, 本身就是靠水, 根本就不存在不靠水, 而正是因為這種地勢, 只能走這種一字長蛇陣的行軍走法, 而只有這種行軍的走法, 人家李左車提出那種應對韓信的辦法, 特別是深溝高壘這一個措施, 絕對說明了這山溝是很窄, 所以, 我們實在懷疑韓信背水一戰佈陣的可能性。

當然, 我具體沒有去過那裡, 應該實地考察下, 看看具體情況, 目前我還是紙上談兵。 希望有附近地區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4間道是否被輕視了?

間道這個問題一直被忽視了。 也就是說很可能真正的勝利不是因為背水一戰, 而是前後夾擊的戰法造成的。 這裡值得關注的是韓信派到陳余的大營那邊去的人是兩千人, 而陳餘大敗之後, 那是二十萬人馬呢, 二十萬人馬會沖不過去兩千人?畢竟那是空營, 他們只是插了旗幟。 特別是奪命而逃的時候, 按道理兩千人馬很難擋住二十萬人馬啊。 我們不能否定插旗的疑兵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 韓信可能還佈置了更多的人馬安排在某個隱蔽的地方。 而且兵馬不能太少,

可以前後夾擊。 】

上面的這段疑問是我第一次寫筆記的時候寫的。 但是後來在網上搜索資料時候發現, 還有更為專業的回答。 首先我推薦下《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靳生禾和謝鴻喜兩位教授的論文《漢趙井陘之戰古戰場考察報告》時間是2012年2月的。 在這篇論文裡他們指出了背水一戰的詳細地點:在井陘縣微水鎮北境岩峰村至上安鎮間的西瀕治河(綿蔓水)的之間東南北三面當間的有傾斜坡度的黃土坡地區, 整個井陘地區, 只有這裡可以運動開二十余萬大軍大規模的兵團作戰。 其次是, 綿蔓水上游的甘陶河和綿水到北橫口匯流後水量大增, 文中介紹到今天還有13立方米每秒的水量。 這才與韓信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思路相吻合。


綿河

源于山西省壽陽縣東, 有二源, 一出鴨兒峪, 稱南芹泉, 一出太平峪, 稱北芹泉。 水色赤濁, 東流至平定縣界, 稱作桃河。 往東並有綿水、太谷水注入, 至娘子關又有冒河灘泉、黑老婆泉、葦澤關地泉等三大泉水注入。 往東流入井陘縣境南峪村, 始稱綿蔓河, 今稱綿河。 往東流經井陘城關、山北、南張村等地, 於北橫口村東與甘淘河相會, 以下改稱冶河。 綿河全長125公里。

該河上游為季節性河流。 冬季無水, 下游從娘子關始因泉水入河, 以下常年有水, 為常年性河。 平時流量為10立方米/秒, 汛期最大流量為4950立方米/秒。 無結冰期。 綿右渠自娘子關引綿河水, 可灌井陘縣16萬畝土地。 並于乏驢嶺、莊旺、長生口建有三座水電站, 對改善井陘山區水利灌溉和能源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面這段采自百度百科的介紹的文字解答了韓信為什麼在當時的十一月也就是冬天還能玩背水一戰的原因。我之前是一直疑惑冬天的水是否結冰或者水量太少的問題。我本人當初只是坐火車從北京去太原,沒有機會實地調查,甚是遺憾也。


這是兩位教授在文中登出的實地調查的表格

這篇文章的特點就是實地調查。從而可以以第一手實際的資料來論證那場戰爭的發生的可能性。該文還提出一個觀點,就是井陘其實分為兩個概念:廣義的井陘和狹義的井陘,兩者不分,再加上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去實地調查,所以細讀通鑒反倒對古人提起了疑問了。悲夫!

更詳細的還請大家去參考這兩位教授的論文。網路位址是:http://www.doc88.com/p-186693129683.html

本文特別對二位教授表示感謝。可以說本文的核心觀點是二位教授的,我只是轉述而已。

對改善井陘山區水利灌溉和能源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面這段采自百度百科的介紹的文字解答了韓信為什麼在當時的十一月也就是冬天還能玩背水一戰的原因。我之前是一直疑惑冬天的水是否結冰或者水量太少的問題。我本人當初只是坐火車從北京去太原,沒有機會實地調查,甚是遺憾也。


這是兩位教授在文中登出的實地調查的表格

這篇文章的特點就是實地調查。從而可以以第一手實際的資料來論證那場戰爭的發生的可能性。該文還提出一個觀點,就是井陘其實分為兩個概念:廣義的井陘和狹義的井陘,兩者不分,再加上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去實地調查,所以細讀通鑒反倒對古人提起了疑問了。悲夫!

更詳細的還請大家去參考這兩位教授的論文。網路位址是:http://www.doc88.com/p-186693129683.html

本文特別對二位教授表示感謝。可以說本文的核心觀點是二位教授的,我只是轉述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