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審查建議今年激增超10倍 普通公民一封信真的撬動全國人大常委會

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的“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 讓45位全國人大代表分別聯名提建議要求審查。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收到了近千件公民提出的針對這一規定的審查建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曾多次與最高法相關部門溝通, 並組織相應座談會, 推動解決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 最高法根據各方面呼聲正在開展工作, 近期有望解決。

▲“婚姻法24條”備受社會各方關注 圖據東方IC

備案審查制度, 這項不少公民也許並不熟悉的制度, 正在成為普通公民直通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要管道。 在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 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首次提請審議。

12月25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法規備案審查室主任梁鷹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透露, 對於那些法工委指出了相關問題而制定機關沒有及時糾正的“問題法規”, 明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開展集中清理,

督查限期改正。 “超過很長期限沒改正的, 要曝光。 ”

▲今年8月, 央視播出了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 梁鷹在片中露面接受採訪 專題片截圖

一封普通公民來信

撬動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審查

一封普通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司法解釋有問題而寫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查建議信,

會引起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這封信會石沉大海嗎?

杭州公民潘洪斌因為一次外地牌照電動車被交警扣留並要送回原籍的事件, 就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寫了一封信, 建議對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扣留非機動車並托運回原籍”的規定進行審查。 最終, 這封信導致這項規定被修改刪除。

▲今年8月, 央視播出了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 潘洪斌在片中露面接受採訪 專題片截圖

“備案審查制度會讓公民感覺到一絲溫暖,

感覺到法治的希望。 普通公民可以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表達訴求, 尋求法律救濟, 而且中間沒有任何障礙和門檻。 ”梁鷹告訴紅星新聞, 備案審查制度是一道法律屏障, 一封普通公民的信, 就可以撬動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審查活動。 這無疑可以增強公民和社會對法治的極大信心。

憲法法律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開展備案審查的職權。 那麼, 收到公民寄來的審查建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如何處理?如何回復?

梁鷹介紹, 法工委在收到審查建議後, 每一件都要登記造冊, 且都要有編號, 因此絕對不會出現石沉大海的現象。 如果不屬於人大審查範圍內, 會轉送相關部門, 轉送同時也會發轉送函, 要求相關部門把結果回饋給審查建議人,必要時也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回饋。而納入審查範圍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則會將審查建議發送給制定機關,比如國務院或者“兩高”、地方人大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說明、回饋意見,限15天或一個月。

梁鷹說,制定機關收到回饋意見之後,如果表示有問題要糾正,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制定機關認為沒有問題,程式並不算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會將審查建議發送有關部門,請他們提出意見。如果各方意見一致,法工委會以此為基礎形成審查研究意見。如果意見出現較大分歧,則還會再召集各有關方面到一起開座談會,進行溝通研究。此外,還可能約談制定機關相關負責人,也可能會約審查建議人面對面聽取意見。重大的涉及面廣的問題,還可能到地方調研。最後,根據各方面意見,形成審查研究意見,發送給制定機關。

“要予以糾正的研究意見發送後,制定機關不管是否接受,都要及時予以糾正。”梁鷹說,對於問題法規糾正或者廢止,制定機關要明確給出意見,比如是否納入當年立法計畫當中。最後,這個結果會回饋給審查建議人,還會抄送給有關方面。全部的流程大約在三個月左右。

“但凡公民提出的審查建議,處理完成之後都會對社會公開。”

備受關注的“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

最高法正在開展工作近期有望解決

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收到了公民、組織提出的各類審查建議1084件,而在2016年,這個數字僅僅是92件。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審查建議激增?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截圖

梁鷹告訴紅星新聞,之所以今年收到的審查建議數量大幅增加,很多都是針對“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重複提出的。在因“離婚被負債”的李秀萍宣導成立的24條公益群中,不同地方、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人,都關注著同一個問題。他們有組織地提出審查建議,表達利益訴求。而提出審查建議的,不光是一些“被負債”的受害者,還有一些關注該問題的專家以及志願者等。

梁鷹認為,2004年即出臺的最高法“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之所以如今關注度這麼高,有多種原因。根據分析中國裁判文書網的資料,援引“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審理夫妻共同債務的案件,在2005年42件,2006年34件,2007年167件,2008年318件,2009年3222件,2010年3853件,2011年2849件,2012年4186件,2013年18116件,2014年80726件,2015年90671件,2016年達到15萬7617件。而這類案件遍佈全國,其中,2015年和2016年,浙江、福建、江蘇、廣東等四省案件量占全國案件一半。

而根據統計顯示,法院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判決的,連帶償還債務80%是女性,債務金額超過100萬的案件占比超過一半。

最高法目前根據各方面呼聲正在開展工作,近期有望解決。梁鷹表示,法工委圍繞這個問題與最高法做過溝通,也專門邀請部分提出審查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與最高法、全國婦聯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同志,以議案辦理的方式進行座談,推動解決問題。

問題法規不及時糾正怎麼辦?

長時間不改正或將被曝光

那麼,如果對問題法規提出修改建議後,制定機關推諉或者不及時糾正怎麼辦?

梁鷹告訴紅星新聞,目前法工委沒有遇到過收到審查研究意見後明確表示不糾正的,制定機關都表示會認真研究、及時修改。但是,也有一些超過期限沒有糾正的,甚至最長還有超過5年以上沒有糾正的。

“明年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考慮針對收到審查研究意見沒有及時糾正的這些問題法規組織回頭看。”梁鷹說,對於沒有及時修改廢止的,將督促完成。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並沒有動用撤銷這一權力。“這是最後的殺手鐧,現在還沒有啟動,但不排除隨時可能啟動。”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截圖

梁鷹介紹,下一步會制定統一的備案工作規範,細化審查標準和程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這項規定會覆蓋目前所有的備案審查制度,從全國人大到地方人大都適用。也會考慮把目前正在探索的函詢、約談、通報、提醒等工作機制都寫進去,使得制度更具有剛性約束力,實現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

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150餘件地方性法規進行主動審查。也就是說,今年1月1日起新增的地方性法規,都要逐件逐條進行審查。

梁鷹說,審查中發現一些問題。目前,法工委正在起草一個審查報告,對審查的150多件地方性法規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梳理原因,提出建議,通過發佈報告,給設區的市開展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指引。

紅星新聞記者丨 趙倩 北京報導

要求相關部門把結果回饋給審查建議人,必要時也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回饋。而納入審查範圍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則會將審查建議發送給制定機關,比如國務院或者“兩高”、地方人大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說明、回饋意見,限15天或一個月。

梁鷹說,制定機關收到回饋意見之後,如果表示有問題要糾正,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制定機關認為沒有問題,程式並不算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會將審查建議發送有關部門,請他們提出意見。如果各方意見一致,法工委會以此為基礎形成審查研究意見。如果意見出現較大分歧,則還會再召集各有關方面到一起開座談會,進行溝通研究。此外,還可能約談制定機關相關負責人,也可能會約審查建議人面對面聽取意見。重大的涉及面廣的問題,還可能到地方調研。最後,根據各方面意見,形成審查研究意見,發送給制定機關。

“要予以糾正的研究意見發送後,制定機關不管是否接受,都要及時予以糾正。”梁鷹說,對於問題法規糾正或者廢止,制定機關要明確給出意見,比如是否納入當年立法計畫當中。最後,這個結果會回饋給審查建議人,還會抄送給有關方面。全部的流程大約在三個月左右。

“但凡公民提出的審查建議,處理完成之後都會對社會公開。”

備受關注的“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

最高法正在開展工作近期有望解決

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收到了公民、組織提出的各類審查建議1084件,而在2016年,這個數字僅僅是92件。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審查建議激增?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截圖

梁鷹告訴紅星新聞,之所以今年收到的審查建議數量大幅增加,很多都是針對“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重複提出的。在因“離婚被負債”的李秀萍宣導成立的24條公益群中,不同地方、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人,都關注著同一個問題。他們有組織地提出審查建議,表達利益訴求。而提出審查建議的,不光是一些“被負債”的受害者,還有一些關注該問題的專家以及志願者等。

梁鷹認為,2004年即出臺的最高法“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之所以如今關注度這麼高,有多種原因。根據分析中國裁判文書網的資料,援引“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審理夫妻共同債務的案件,在2005年42件,2006年34件,2007年167件,2008年318件,2009年3222件,2010年3853件,2011年2849件,2012年4186件,2013年18116件,2014年80726件,2015年90671件,2016年達到15萬7617件。而這類案件遍佈全國,其中,2015年和2016年,浙江、福建、江蘇、廣東等四省案件量占全國案件一半。

而根據統計顯示,法院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判決的,連帶償還債務80%是女性,債務金額超過100萬的案件占比超過一半。

最高法目前根據各方面呼聲正在開展工作,近期有望解決。梁鷹表示,法工委圍繞這個問題與最高法做過溝通,也專門邀請部分提出審查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與最高法、全國婦聯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同志,以議案辦理的方式進行座談,推動解決問題。

問題法規不及時糾正怎麼辦?

長時間不改正或將被曝光

那麼,如果對問題法規提出修改建議後,制定機關推諉或者不及時糾正怎麼辦?

梁鷹告訴紅星新聞,目前法工委沒有遇到過收到審查研究意見後明確表示不糾正的,制定機關都表示會認真研究、及時修改。但是,也有一些超過期限沒有糾正的,甚至最長還有超過5年以上沒有糾正的。

“明年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考慮針對收到審查研究意見沒有及時糾正的這些問題法規組織回頭看。”梁鷹說,對於沒有及時修改廢止的,將督促完成。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並沒有動用撤銷這一權力。“這是最後的殺手鐧,現在還沒有啟動,但不排除隨時可能啟動。”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截圖

梁鷹介紹,下一步會制定統一的備案工作規範,細化審查標準和程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這項規定會覆蓋目前所有的備案審查制度,從全國人大到地方人大都適用。也會考慮把目前正在探索的函詢、約談、通報、提醒等工作機制都寫進去,使得制度更具有剛性約束力,實現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

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150餘件地方性法規進行主動審查。也就是說,今年1月1日起新增的地方性法規,都要逐件逐條進行審查。

梁鷹說,審查中發現一些問題。目前,法工委正在起草一個審查報告,對審查的150多件地方性法規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梳理原因,提出建議,通過發佈報告,給設區的市開展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指引。

紅星新聞記者丨 趙倩 北京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