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經漫談|農村雖講人情,但親兄弟還得明算帳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現在有一件關係到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 這就是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 中央、省等各級財政均安排了財政專項資金, 確保這項工作順利推進。 但是媒體卻發現, 在個別地方, 一些村級組織在使用專項經費的時候, 出現發放超範圍, 核算不規範的問題。

其實, 這些專項資金怎麼用、帳目如何記, 都是有規定的。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子雨觀點:

早在2015年, 財政部就印發了關於《中央財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各個省也都有配套的規範。 可以說, 相關的管理標準是非常明確的。

規矩明確, 執行上面卻出問題, 這是為啥呢?我覺得, 從淺層次來講, 這是規範制度執行不力。 而從深層次來講, 這可能就是咱們的經濟管理意識的問題。

土地是咱們農民的命根子, 多少年以來,

關於土地的問題, 咱們農民朋友肯定都是非常細緻, 因為這涉及到以後很多年的生產生活。 但是在土地之外的絕大部分事情, 咱們在鄉村, 都是具有很濃的人情味的, 再加上千百年以來的小農經濟特徵, 咱們一般不會用量化的方式來管理鄉村事物。 說白了, 大家不會把錢當做是唯一的標準。

在農業社會, 這樣的做法是很人性化的。 但是進入工業社會之後大家就會發現, 精益求精, 量化生產是社會的主流。 而量化管理也成了必要的手段。 咱們之前在特定的階段也採用過記工分等方式來管理生產。 不過,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 一切都拿錢、拿數位來說話, 還是有點不近人情。

咱們要看到, 經費超發, 審計不嚴, 放在一個村子裡, 可能是個小事情, 但是放在整個國家的層面, 這就是管理的大問題。 在這種事情上出問題, 不僅是財政資金使用違規, 而且是對現代化管理體系的破壞。

土地確權工作對咱們農民、農村、農業來說, 是關係到今後幾十年發展的大事, 相關的各項工作都馬虎不得。 同時, 多少年來, 咱們提倡移風易俗, 我們也應該把現代化管理當做是一種新風尚。

從直接的作用來看, 提倡現代化的精細管理, 把各種數位都算清楚, 把各種帳目都管好, 能夠明顯地提升效率。 有一句話說得好, 叫做“魔鬼都藏在細節當中”。

經濟化管理做好了, 咱們就會發現很多事情, 都可以事半功倍。

同時, 現代化社會, 講究工作和生活的相對獨立, “親兄弟明算帳”才是更好的選擇。 帳目詳細, 嚴格管理, 其實更能夠把親情和利益分開。 如果有了現代化的管理方式, 那些因為經濟糾紛而傷及親情的事情我想應該會更少。 親戚鄰里融洽相處, 咱們的新農村建設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編輯:李鑫

統稿編輯:李偉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