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場大局觀》第一篇|《玉米,不平靜的一年》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再有幾天, 2017年就要過去了。 回顧一整年的農產品市場, 是有漲有跌, 有憂有喜的一年。 從市場風雲變幻、起起落落中, 咱們能看出什麼?分析出什麼?展望2018, 農產品市場又將有哪些變化等著我們去經歷呢?

中國鄉村之聲將為您帶來大宗農產品年終專題報導——《市場大局觀》, 為您解讀大宗農產品一年走勢, 展望來年市場行情。

2017年是取消玉米臨儲政策的第二年, 和2016年玉米價格直線下降的情況不同, 今年, 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效果開始顯現, 玉米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回升。

雖然玉米價格有所回檔, 但很多人還是對2018年要不要種玉米的問題充滿糾結。 2018, 玉米的走勢將會如何?

01

2017玉米市場怎麼樣?農民這樣回顧!

內蒙古通遼市是我國重要的產糧基地,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 這裡的玉米收購也進入旺季。 連日來, 通遼市糧食收購企業都開始大規模收糧,

糧農們趁著年前的有利時機, 抓緊售糧。 開魯縣吉日嘎郎吐鎮遼富村的農民王強告訴記者, 這兩天, 他天天奔波於各大收糧點, 就是為了早點把家裡的3萬多斤玉米全都賣完。

【農民王強:現在, 我認為糧價賣的還可以了。 現在水分還行, 糧質還好, 我認為現在賣也可以了。 】

忙活了一圈, 王強的3萬多斤玉米最終賣了2000多塊錢, 對於這個價格, 他表示相當滿意。 王強告訴記者, 就在兩個月前, 他還在發愁今年玉米價格不好怎麼辦。 去年, 國家取消了玉米臨儲政策, 玉米的市場價格一落千丈, 和他有相同煩惱的人很多。

【種糧大戶邵岩:去年, 我家種了200多畝地玉米。 由於價格不算太好, 今年產業結構調整了100畝地, 種了100多畝地苞米。 產量這方面, 今年總的來看, 還算可以, 畝產是1千八九左右。 最大的顧慮就是, 擔心玉米價格。 如果玉米價格再往上調點的話, 農民種玉米的話效益還是很不錯的。 】

今年10月, 一直低迷的玉米價格終於出現回彈。 最近, 通遼當地14個水的玉米價格已經漲到了每斤7毛5, 這讓種植戶們喜出望外。

【農民王電江:今年這個價格比去年高, 去年這個時候四毛八, 不到五毛錢吧。 玉米今年價格比去年高兩毛錢左右。 】

記者瞭解到, 目前, 全國秋糧收購工作雖然已經陸續展開, 但很多農民仍在持糧觀望, 大家都盤算著明年春節前後再出貨, 覺得玉米的價格還可以再漲漲!

【記者:現在玉米賣完了嗎?】

【農民王電江:沒賣。 再等等。 】

【記者:現在這個價怎麼樣呢?】

【農民王電江:現在價看著有漲的趨勢, 咱們地區的苞米品質比較好, 養殖場啥的都願意要。 現在有保底的, 保底有賣的是七毛,隨行就市。】

02

玉米價格反彈透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

價格的提振給了種植戶售糧的信心。回顧2017年,玉米價格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逆襲大劇。與前兩年大跌的行情完全相反,作為臨儲政策變革後的第二年,玉米去庫存的力度加大,市場化程度也不斷提高,這些都使得玉米價格不斷上漲。

【分析師唐曉霄: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整體維持上漲的走勢。具體因素分析來看,在10月份新糧上市前,玉米供應緊張,臨儲拍賣更是提振市場心態,導致價格不跌反漲。10月份新季玉米上市之後,受陰雨天氣影響,華北玉米品質略差,東北玉米購銷活躍,在農戶挺價惜售,以及產銷區貿易商囤糧的情況下,玉米價格持續上漲。】

2017年,導致玉米價格出現反彈的原因有很多,但這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玉米市場帶來的提振。分析師唐曉霄表示,今年,我國玉米調減的產量大概在400萬噸左右,和2.15億噸的總產量比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取消臨儲政策和調結構的政策,給市場心態帶來變化卻非常大,玉米銷售的市場環境、產業鏈條等都發生了積極改變,這都使得玉米市場價格有所上調。

【分析師唐曉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整個市場是一個心態的影響,心態不一樣了,對整個市場的期待就不一樣。產量和總面積的降幅今年是比較小的,也就是控制在5%以內,我們以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來看,今年產量是2.15億噸,去年產量是2.19億噸,就是減少了400萬噸,這個量不是特別多。所以還是一個政策變化,對市場心態起到了一個提振作用。】

03

2018年,玉米價格還得漲!

那麼,2018年,玉米的市場價格還能繼續保持上漲的態勢嗎?對此,分析師唐曉霄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她預測,明年玉米的平均市場價格每斤還能再往上漲5分錢。

【分析師唐曉霄:2018年玉米價格預計走勢仍然偏強,整體均價較2017年略高。走勢的話肯定還有一些波動,但是整體2018年的玉米的均價,還是會比2017年玉米的均價高5分錢,也就是一噸100塊錢左右。現在華北上車價在8毛5,明年能到9毛左右。】

分析師唐曉霄表示,她之所以這樣預測,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2017年,各地的玉米總產量和總面積有所下降,玉米供過於求的局面正在轉變。其次,玉米的下游需求也在不斷提高,2018年深加工行業產能大幅增加,玉米消化能力至少提高了1000萬噸,這對玉米價格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分析師唐曉霄:東北地區,比如黑龍江、吉林的一些企業,澱粉企業和酒精企業都在擴大產能,而且現在國家不是推廣乙醇汽油麼,酒精行業的產能也是在不斷提高的,也會增加對玉米的消化能力。還有現在深加工的地位也是比較好的,所以大家都在擴大規模,增加效益。】

04

2018年,不種玉米仍然是明智選擇!

儘管玉米價格還會上漲,但分析師仍然不建議種植戶繼續盲目種植玉米。對基層農戶,特別是玉米產量不高的農戶來說,繼續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種植其它雜糧雜豆或收益高的經濟作物,才是增加收入的最佳選擇。

【分析師唐曉霄:像優勢產區,比如東北、華北玉米的主產區,產量高的畝產能達到一千二三的,可以繼續種植玉米。它價格高了,整個市場的收益會提高。但是如果是坡地的,或者鐮刀灣地區的,這些地區本來產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就算價格再高,對他收益提高也不明顯,這些地區還是不建議種玉米,還是應該種一些收益比較高的農作物。】

另外,分析師也提醒,對於貿易商和下游加工企業來說,在玉米價格低位的時候,可以適當買入,增加庫存,但不能盲目追高。因為高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

記者編輯:韓曉、張玉萍

統稿編輯:李鑫

保底有賣的是七毛,隨行就市。】

02

玉米價格反彈透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

價格的提振給了種植戶售糧的信心。回顧2017年,玉米價格的變化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逆襲大劇。與前兩年大跌的行情完全相反,作為臨儲政策變革後的第二年,玉米去庫存的力度加大,市場化程度也不斷提高,這些都使得玉米價格不斷上漲。

【分析師唐曉霄: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整體維持上漲的走勢。具體因素分析來看,在10月份新糧上市前,玉米供應緊張,臨儲拍賣更是提振市場心態,導致價格不跌反漲。10月份新季玉米上市之後,受陰雨天氣影響,華北玉米品質略差,東北玉米購銷活躍,在農戶挺價惜售,以及產銷區貿易商囤糧的情況下,玉米價格持續上漲。】

2017年,導致玉米價格出現反彈的原因有很多,但這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玉米市場帶來的提振。分析師唐曉霄表示,今年,我國玉米調減的產量大概在400萬噸左右,和2.15億噸的總產量比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取消臨儲政策和調結構的政策,給市場心態帶來變化卻非常大,玉米銷售的市場環境、產業鏈條等都發生了積極改變,這都使得玉米市場價格有所上調。

【分析師唐曉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整個市場是一個心態的影響,心態不一樣了,對整個市場的期待就不一樣。產量和總面積的降幅今年是比較小的,也就是控制在5%以內,我們以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來看,今年產量是2.15億噸,去年產量是2.19億噸,就是減少了400萬噸,這個量不是特別多。所以還是一個政策變化,對市場心態起到了一個提振作用。】

03

2018年,玉米價格還得漲!

那麼,2018年,玉米的市場價格還能繼續保持上漲的態勢嗎?對此,分析師唐曉霄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她預測,明年玉米的平均市場價格每斤還能再往上漲5分錢。

【分析師唐曉霄:2018年玉米價格預計走勢仍然偏強,整體均價較2017年略高。走勢的話肯定還有一些波動,但是整體2018年的玉米的均價,還是會比2017年玉米的均價高5分錢,也就是一噸100塊錢左右。現在華北上車價在8毛5,明年能到9毛左右。】

分析師唐曉霄表示,她之所以這樣預測,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2017年,各地的玉米總產量和總面積有所下降,玉米供過於求的局面正在轉變。其次,玉米的下游需求也在不斷提高,2018年深加工行業產能大幅增加,玉米消化能力至少提高了1000萬噸,這對玉米價格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分析師唐曉霄:東北地區,比如黑龍江、吉林的一些企業,澱粉企業和酒精企業都在擴大產能,而且現在國家不是推廣乙醇汽油麼,酒精行業的產能也是在不斷提高的,也會增加對玉米的消化能力。還有現在深加工的地位也是比較好的,所以大家都在擴大規模,增加效益。】

04

2018年,不種玉米仍然是明智選擇!

儘管玉米價格還會上漲,但分析師仍然不建議種植戶繼續盲目種植玉米。對基層農戶,特別是玉米產量不高的農戶來說,繼續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種植其它雜糧雜豆或收益高的經濟作物,才是增加收入的最佳選擇。

【分析師唐曉霄:像優勢產區,比如東北、華北玉米的主產區,產量高的畝產能達到一千二三的,可以繼續種植玉米。它價格高了,整個市場的收益會提高。但是如果是坡地的,或者鐮刀灣地區的,這些地區本來產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就算價格再高,對他收益提高也不明顯,這些地區還是不建議種玉米,還是應該種一些收益比較高的農作物。】

另外,分析師也提醒,對於貿易商和下游加工企業來說,在玉米價格低位的時候,可以適當買入,增加庫存,但不能盲目追高。因為高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

記者編輯:韓曉、張玉萍

統稿編輯:李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