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豆瓣影評: 中國的,太中國的

本文作者“幢幢魔影”, 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老舍於我而言, 大概就是那類非常熟悉、但其原作讀得很少的那類作家。 今年看了《二馬》和《不成問題的問題》後, 斷斷續續讀了同名原作, 加上老舍的自述, 總算是有了可憐的一點瞭解。 這一點瞭解讓我愈發對那個揮之不去的年代有一種驚悸, 就連這麼了知中國的老舍, 都邁不過那個坎兒!又或者, 實在還是因為太過了知, 太過明白那種東西被最大限度地啟動以後是讓人多麼難以面對, 於是才選擇自行離開的麼。

兩部小說在內容上有相互補充的地方, 將中國這個染色盤的形形色色盡描繪出來。

在創作時間上, 兩部小說相隔近二十年, 老舍由意氣青年走到不惑中年, 只是這世事變遷, 大抵未讓人真正不惑。 至少從這兩部內容看, 老舍青年時代的意氣, 已生生被年歲發酵成了意難平, 但又似乎並不憤懣。 一部時隔七十多年, 一部時隔快一世紀了, 然而, 在很多方面, 中國還是這兩部小說裡的中國, 是老舍所了知的那個中國。 只是, 如果前一部還能讓人在惆悵中感到一點冰涼的希望, 後一部已是一愁莫展、無可如何也無需如何了。

《二馬》是中國人遷居國外以後發生的事情, 是中國人去撞國外的染色盤。 這是老舍20多歲時在倫敦教書期間的末期作品, 文中隨處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想必從行為方式到價值體系的不同、乃至對立, 都有老舍本人在倫敦生活的影子, 一些小細節更是如此。 比如有一次, 老馬和溫都太太剛剛開始引發一個爭論, 以和為貴、無心與女人交戰的老馬馬上回頭承認溫都太太的論點也不錯噠, 倒把溫都太太嚇了一跳, 這麼容易就放棄的立場, 真的有一開始就持有的必要麼?可是對老馬而言, 一開始本意也就在客套客套而已, 哪有為著拉關係的客套而把關係搞得無法客套的嘛。 這些, 非得中國人讀來才可會心一歎。

更重要的, 這也是一部看得出年輕意氣的作品, 在一片泥淖中仍有朝陽的剛性力量艱難而倔強地一點點外溢出來。 小馬雖非在西方長大, 但年輕的他擁有更強的包容性,

以及更好的判斷力, 在價值形成對立的地方, 他一看而知好歹, 而知孰是孰非。 老馬覺得自己哥哥留著自己的古玩店, 想幹嘛就幹嘛, 賺錢不賺錢是次要的, 千金難買我樂意, 這是東方的合誼性;員工李子榮雖是華裔, 在工作方面, 也僅在工作方面, 已完全融入西方的合誼性, 店裡有店裡的帳本, 你雖是老闆, 個人的支出也不該算作店裡的賬。 小馬就很為老馬難為情, 可他仍又是非常中國的孝順青年, 對於老馬掛在嘴上那句“我是你爸爸”一點反駁的理兒也沒有。

大概正是這點非常中國的“迂”, 老舍在自述中認為小馬“一點也不像個活人”。 然而知理而不得為, 小馬是痛苦的。 況且在倫敦那個地方、在20世紀初那個年代,

中國人在外國的風評不是一般差, 他個人的戀愛也受此制約, 愛上一個不可能愛上中國人的英國姑娘。 老馬也同受此害, 可他沒有小馬那麼糾結, 既然不可能跟一個英國寡婦結婚, 他不想留在英國, 也不可能讓她隨他回中國去, 那麼, 就不愛了唄, 省下戒指錢。

而恰恰是小馬的痛苦和糾結, 才是我所看到的一點希望所在。 文中最後, 小馬決心離開老馬、離開心愛的姑娘, 萬般惆悵, 而又透出一股自斷其臂以獲新生的希望, 渺茫而又非如此不可。

方旭編導兼主演的話劇版《二馬》, 另闢蹊徑地選擇了全男團。 飾演女性角色時, 演員只妝術、動作、形態學點女性的樣子, 聲音用本聲, 效果意外地奇哉妙也。 話劇整體上看得很愉快,

原作的一些核心也沒丟, 東西文化的價值矛盾突出來了, 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徵突出來了, 有幾場戲還改得挺幽默, 溫都姑娘工作的帽子店裝置效果出現時簡直驚豔, 另外還增加了京劇、現代舞的一些經典元素, 使得話劇得以發揮更多的舞臺效果。 只就結尾改得甚是浮誇, 難免顯得頭重腳輕。 古玩店被民粹砸場以後名氣大作這情節在原作中也是有的, 但是話劇最後暗示馬家以後家業越整越大, 成了馬爸爸的先祖, 原作中小馬決意離去的深意已全無了。

《不成問題的問題》是各色中國人在中國本土的故事,構成的是中國這個染色盤的豐富色彩體系,因為色彩太雜,整體上呈深灰暗色。

小說創作于二戰期間,故事也發生在二戰期間。正是戰爭背景,當戰士們在前方出生入死之際,被保護的大後方還整日價上演著這點雞零狗碎,才顯得這些“人情世故”更加讓人憂悶難堪。

丁主任可以說是又一個老馬類的人物,是老舍最熟悉的中國成年男性。從某種傳統中國的視角看,在上有股東、股東家屬,下有員工、各色閒雜人等的生存縫隙中,他簡直把人際關係處理得可謂“漂亮”。而漂亮的人際關係,可以讓他坐穩他的位置,哪怕農場一直在虧損。正是通過各種灰色收入的轉移、輸入,丁主任維繫了關係,而農場再豐厚的利潤,也招架不住這種龐大的關係網。

但當虧損這個問題威脅他的位置時,他就可以和顏悅色地卑鄙下作, 在不動聲色間把那個問題給解除了。不是解決,而是解除,因為在丁主任的世界裡,問題從來不是用來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可就沒有他的用武之地了。而通過與秦妙齋的合作來消除這個問題,對丁主任而言,也是平常慷(農場的)慨給予秦一席之地給自己帶來的回報。在丁主任的世界,這邏輯是越發自洽起來,簡直泌人心脾的。

原作中秦妙齋這一角色對一些所謂藝術家的消解,影射的是更大一批趁勢摸魚、沒有本領也無意真心學什麼本領的活躍國人。特別有意思的是丁主任對秦的態度的連環轉變。

起先,自然是帶著寧可施惠於人、不可得罪於人的態度,丁主任讓身無分文的秦留下來“搞藝術”。接著打聽到秦還的確出身于財主世家,丁便不再過問他從未交租,因為“反正他老爹死了,錢還不是要傳給他的”。待到發現秦的卑劣,丁又覺得瞧秦不起。結果這個丁瞧不起的人,偏偏在其位置受到變動時,是最能有利於自己的人——自己走了,還能有這個秦立足之地麼?二人的裡通一拍即合。

這裡,丁主任是在一條價值判斷的光譜裡自由遊走的魚兒,反正價值判斷本身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何種態度有利於自己。而秦妙齋,他唯一的價值判斷,大概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

尤大興是全面受西方價值觀影響的留洋博士,卻因著支持抗戰而歸國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奈何他的力量,在此片土地、彼種時局全無立足之處。土地太軟,時局太亂,人們不是在博命,就是在偷生,哪有興致走那極難走的“向上的路”?

通過科學的園藝學問把農場好好做,農場好好賺到錢後大家按勞加薪,並且農場的果實、各種方式的嘗試還可以為中國的農業做出表率,這可是戰爭結束後全國最需要的東西呀。聽著好美,一天兩天做起來也頗有一點熱血,可是好累人也麼哥。老舍直接地說“向上的路是極難走的。理智的崇高的決定,往往被一點點膚淺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壞”。農場工人們低卑的感情被除了口才一無所有的秦妙齋一點即著,尤大興在農場的改革全面告敗。

原作裡的尤大興是失意的,但是並不怨懟,他沒有講出梅峰導演電影版裡那句“無法跟烏合之眾合作”。面對一群憤怒的、要打他的群氓,他“並沒有絲毫懼意”,他是要直接出去與大家談判的,過去他以專業服人,現在他仍要以理服人。而尤太太明霞扯住了他,鎖住了他。大興因為正真而一直陷家庭於不停的搬家狀態,她向來覺得他不“懂事”,這一次,她要掌握兩人的命運,她要以自己的“懂事”去解決這個問題。

儘管態度堅決,其實明霞並沒有一點辦法,見了丁主任也只能哭著,並全盤答應丁主任的建議。她又能怎麼辦呢?

明霞不像丁主任、秦妙齋那樣兩面三刀、為一己私利不顧一切,也不像她丈夫尤大興那樣困守原則、為辦點正事而自毀容身之地,她只是非常中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的存在,不善不惡,不對不錯,毋寧說,她的善與惡、對與錯,取決於他者的價值觀(在大興而言,她是錯的;在丁主任而言,她的對的),於是非常容易被利用。故而她遇到的困境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的困境,她不會成為丁秦那樣的人,說到底她還是樂於奉獻、關切丈夫的(雖然並不是基於愛情的一種需要);她斷也不會成為大興那樣的“呆子”,她的本性是磨合一切。她兩面都不靠,故而兩面都不是人。影片最後那個悠長的背影,與前面房間裡濃烈的暴風場景形成對比,我覺得,那是她悠長的惆悵。風暴停了,她仍然一愁莫展。

梅峰導演電影版還增加了股東、沈月媚和佟小姐幾個人物的戲份,使得電影展開得更加立體,視野也更加豐富,作為電影這種體裁,這裡的改編我挺喜歡的,特別喜歡史依弘的戲份。不過從角色的人格特徵來看,倒未較原作增加更多的維度,好在佟小姐這個角色,最後還是通過給秦妙齋那封信,留下了民國讀書小姐的尊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M0NjM5Mg==&mid=2247484733&idx=1&sn=e1d184722f26e2726cc5fadddf328645&chksm=e9d4920adea31b1c873cc0cdb92edb974ea00a0d8002125833d43b89bdc83bc06c7ac4918a7f#rd

(全文完)

本文作者“幢幢魔影”,目前已發表了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幢幢魔影”關注Ta。

《不成問題的問題》是各色中國人在中國本土的故事,構成的是中國這個染色盤的豐富色彩體系,因為色彩太雜,整體上呈深灰暗色。

小說創作于二戰期間,故事也發生在二戰期間。正是戰爭背景,當戰士們在前方出生入死之際,被保護的大後方還整日價上演著這點雞零狗碎,才顯得這些“人情世故”更加讓人憂悶難堪。

丁主任可以說是又一個老馬類的人物,是老舍最熟悉的中國成年男性。從某種傳統中國的視角看,在上有股東、股東家屬,下有員工、各色閒雜人等的生存縫隙中,他簡直把人際關係處理得可謂“漂亮”。而漂亮的人際關係,可以讓他坐穩他的位置,哪怕農場一直在虧損。正是通過各種灰色收入的轉移、輸入,丁主任維繫了關係,而農場再豐厚的利潤,也招架不住這種龐大的關係網。

但當虧損這個問題威脅他的位置時,他就可以和顏悅色地卑鄙下作, 在不動聲色間把那個問題給解除了。不是解決,而是解除,因為在丁主任的世界裡,問題從來不是用來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可就沒有他的用武之地了。而通過與秦妙齋的合作來消除這個問題,對丁主任而言,也是平常慷(農場的)慨給予秦一席之地給自己帶來的回報。在丁主任的世界,這邏輯是越發自洽起來,簡直泌人心脾的。

原作中秦妙齋這一角色對一些所謂藝術家的消解,影射的是更大一批趁勢摸魚、沒有本領也無意真心學什麼本領的活躍國人。特別有意思的是丁主任對秦的態度的連環轉變。

起先,自然是帶著寧可施惠於人、不可得罪於人的態度,丁主任讓身無分文的秦留下來“搞藝術”。接著打聽到秦還的確出身于財主世家,丁便不再過問他從未交租,因為“反正他老爹死了,錢還不是要傳給他的”。待到發現秦的卑劣,丁又覺得瞧秦不起。結果這個丁瞧不起的人,偏偏在其位置受到變動時,是最能有利於自己的人——自己走了,還能有這個秦立足之地麼?二人的裡通一拍即合。

這裡,丁主任是在一條價值判斷的光譜裡自由遊走的魚兒,反正價值判斷本身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何種態度有利於自己。而秦妙齋,他唯一的價值判斷,大概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

尤大興是全面受西方價值觀影響的留洋博士,卻因著支持抗戰而歸國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奈何他的力量,在此片土地、彼種時局全無立足之處。土地太軟,時局太亂,人們不是在博命,就是在偷生,哪有興致走那極難走的“向上的路”?

通過科學的園藝學問把農場好好做,農場好好賺到錢後大家按勞加薪,並且農場的果實、各種方式的嘗試還可以為中國的農業做出表率,這可是戰爭結束後全國最需要的東西呀。聽著好美,一天兩天做起來也頗有一點熱血,可是好累人也麼哥。老舍直接地說“向上的路是極難走的。理智的崇高的決定,往往被一點點膚淺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壞”。農場工人們低卑的感情被除了口才一無所有的秦妙齋一點即著,尤大興在農場的改革全面告敗。

原作裡的尤大興是失意的,但是並不怨懟,他沒有講出梅峰導演電影版裡那句“無法跟烏合之眾合作”。面對一群憤怒的、要打他的群氓,他“並沒有絲毫懼意”,他是要直接出去與大家談判的,過去他以專業服人,現在他仍要以理服人。而尤太太明霞扯住了他,鎖住了他。大興因為正真而一直陷家庭於不停的搬家狀態,她向來覺得他不“懂事”,這一次,她要掌握兩人的命運,她要以自己的“懂事”去解決這個問題。

儘管態度堅決,其實明霞並沒有一點辦法,見了丁主任也只能哭著,並全盤答應丁主任的建議。她又能怎麼辦呢?

明霞不像丁主任、秦妙齋那樣兩面三刀、為一己私利不顧一切,也不像她丈夫尤大興那樣困守原則、為辦點正事而自毀容身之地,她只是非常中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的存在,不善不惡,不對不錯,毋寧說,她的善與惡、對與錯,取決於他者的價值觀(在大興而言,她是錯的;在丁主任而言,她的對的),於是非常容易被利用。故而她遇到的困境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的困境,她不會成為丁秦那樣的人,說到底她還是樂於奉獻、關切丈夫的(雖然並不是基於愛情的一種需要);她斷也不會成為大興那樣的“呆子”,她的本性是磨合一切。她兩面都不靠,故而兩面都不是人。影片最後那個悠長的背影,與前面房間裡濃烈的暴風場景形成對比,我覺得,那是她悠長的惆悵。風暴停了,她仍然一愁莫展。

梅峰導演電影版還增加了股東、沈月媚和佟小姐幾個人物的戲份,使得電影展開得更加立體,視野也更加豐富,作為電影這種體裁,這裡的改編我挺喜歡的,特別喜歡史依弘的戲份。不過從角色的人格特徵來看,倒未較原作增加更多的維度,好在佟小姐這個角色,最後還是通過給秦妙齋那封信,留下了民國讀書小姐的尊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M0NjM5Mg==&mid=2247484733&idx=1&sn=e1d184722f26e2726cc5fadddf328645&chksm=e9d4920adea31b1c873cc0cdb92edb974ea00a0d8002125833d43b89bdc83bc06c7ac4918a7f#rd

(全文完)

本文作者“幢幢魔影”,目前已發表了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幢幢魔影”關注T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