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青島驢友玉龍雪山上迷路失聯 大致位置已確定

“小驢”從玉湖村徒步攀登玉龍雪山的路線。

當地民警、藍天救援隊、當地居民共同組成搜救隊伍。 (麗江藍天救援隊供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報導

半島都市報12月26日訊 近日,青島平度一位30歲驢友徒步攀登玉龍雪山,12月20日下午因為迷路報警。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接警後,組織救援力量連夜展開搜救,21日下午這名驢友失聯。 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表示,目前失聯驢友的大致位置已經確定,方圓3公里是海拔相差上千米的連綿斷崖,搜救難度很大。

據瞭解,這位微信上昵稱“小驢”的驢友,從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南麓的玉湖村出發,準備徒步登頂玉龍雪山。 12月19日晚,“小驢”到達海拔4800米的箭竹林,燃起篝火露營,並拍照留念。

12月20日,“小驢”陸續在微信朋友圈發佈圖文,“我在海拔4900米,受凍了一晚上,終於等到日出”“耽誤幾天發朋友圈了,這兩天受凍好幾次了,已經習慣了,我開始喜歡受凍”……

20日下午5:30左右,獨自一人徒步攀登玉龍雪山的“小驢”迷路了,報警請求救援。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接警後,連夜組織救援力量展開搜救。 由於玉龍雪山地勢陡峭,環境複雜,氣候惡劣,搜救難度很大。

據悉,“小驢”體能較好,但受困後不冷靜,盲目走動,離開了求救的位置。 12月21日下午3:00左右,“小驢”失聯。 當晚,警方通知麗江藍天救援隊展開聯合搜救,後者在戶外遇險應急救援方面比較專業。 12月22日,麗江藍天救援隊出動30餘人,上山協助警方搜救。

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表示,“小驢”從玉湖村徒步攀登玉龍雪山的路線,對體力、意志力都是相當大的考驗,從他攜帶的裝備來看,之前應該有徒步經驗。 不過,對於長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來說,突然來到海拔4000多米這麼高的地方,空氣比較稀薄,容易發生高原反應,一旦體力透支、虛脫後,周圍都是懸崖峭壁的雪山,危險係數較大。

據瞭解,目前“小驢”失聯的位置已經確定,當地警方和藍天救援隊組成40多人的搜救隊伍,正在方圓3公里的區域展開救援,但仍未發現失聯小夥及其遺棄物。

這幾天,玉龍雪山上雖然沒有降雪,但風很大,氣溫在零下10℃左右,一些救援隊員身體出現了不適,但仍在堅持搜救。 由於玉龍雪山上地勢比較陡峭,搜救犬爬起來很費勁,目前急需一兩名無人機飛手、兩塊大疆精靈3電池或更好的無人機。

“小驢”失聯區域是連綿的斷崖,海拔差1000多米,目前,救援人員分段索降到崖底開展搜救。

12月26日,搜救工作還在繼續。 派出所民警及其組織的村民20多人、麗江藍天救援隊12人進山,攜帶3部高倍望遠鏡、3台無人機,分幾個方位搜索。 當天下午5時許,記者再次致電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詢問救援進展,隔著電話都能聽到山上的寒風。 任玉波告訴記者,“山上太冷了,隊友們都凍感冒了”。 關於此事進展,本報將持續關注。

近期多名驢友被困玉龍雪山

繼“小驢”失聯之後,12月24日晚上10:40,當地警方又接到一起險情,一位河北驢友在玉龍雪山迷路了,因為手機已經沒電了,無法確定其位置。 12月25日,救援人員分成兩隊,一隊搜救“小驢”,一隊搜救河北驢友。好在,這位河北驢友在報警時發送的定位保持不動,當天下午,搜救人員上山將其搜救出來。

據官方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前三天,42萬多名遊客擁入麗江。10月3日晚,來自四川巴中的20歲大三學生張達想獨自登山問頂,結果在玉龍雪山腹地的原始森林裡越走越遠,最終迷失方向,被困雪山。眼看手機快沒電,又找不到回去的路,張達便撥打110求助。警方、消防等40餘人,連夜打著手電筒展開搜救,並通過短信鼓勵張達堅持等待。當夜山上氣溫低至零攝氏度以下,張達為了與搜救的民警會合,不停地走路,有的地方直接滾下去,有的地方他抓著樹枝往下爬,但天太黑,風又大,最後他躲在了一處灌木叢中,蜷縮著蹲了一夜,沒敢合眼。幸好,當天他背的雙肩包裡有一件外套、月餅和糖果。搜救人員整整找了一晚上,10月4日清晨8時許,終於在靠近玉龍湖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走失被困的張達。

失蹤、墜亡事件頻發敲響警鐘

中國登山協會對登山戶外運動人口的調查資料顯示,當前全國戶外人口總數達1.3億。然而,隨著登山戶外運動的快速發展,參與登山戶外運動人口的急劇增加,戶外事故也頻頻發生。

中國登山協會發佈的《2016年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分析報告》顯示,1957年到2000年登山戶外運動死亡33人,而2001年至2016年則有494人死亡或失蹤。據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研究小組不完全統計,2016全年共發生311起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導致64人死亡、3人失蹤。與2015年相比,2016年事故總數增長64.5%,死亡人數增長45.4%。

玉龍雪山上並排聳立著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海拔4000米以上即為雪線,積雪終年不化,並有百萬年以上的冰川遺跡,至今仍無人登頂,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無人登頂的雪山之一。扇子陡山體陡峭,地形複雜,氣候多變。最讓登山者望而生畏的,是突發的、劇烈的空氣對流“鏇子風”。此外,扇子陡周圍的岩石極為疏鬆,掛不牢岩釘,登山靴踩上去也會垮下一大片。在持續的風蝕、水蝕作用下,山體已支離破碎,加上玉龍雪山處於地震帶,頻繁的地殼活動使山體更加脆弱,稍有外力,石塊甚至整座岩壁都有可能塌落,給登山者造成致命危險。

儘管玉龍雪山難以攀登,但其迷人的風光和險峻的地勢仍然吸引著無數的登山者。據任玉波介紹,“小驢”此次攀登玉龍雪山的路線經過著名的“流沙坡”(海拔4197米),坡度差不多60度~70度,佈滿流沙、碎石,坡上完全沒有著力點,要靠自己去掌握平衡和尋找最好走的路線上山,相當驚險。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戶外活動安全,不讓旅行變悲劇?歷經數次救援、目睹多起悲劇的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提醒廣大驢友,“不要低估自然的力量,首先要敬畏自然”,此外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編輯: 張珍珍]

12月25日,救援人員分成兩隊,一隊搜救“小驢”,一隊搜救河北驢友。好在,這位河北驢友在報警時發送的定位保持不動,當天下午,搜救人員上山將其搜救出來。

據官方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前三天,42萬多名遊客擁入麗江。10月3日晚,來自四川巴中的20歲大三學生張達想獨自登山問頂,結果在玉龍雪山腹地的原始森林裡越走越遠,最終迷失方向,被困雪山。眼看手機快沒電,又找不到回去的路,張達便撥打110求助。警方、消防等40餘人,連夜打著手電筒展開搜救,並通過短信鼓勵張達堅持等待。當夜山上氣溫低至零攝氏度以下,張達為了與搜救的民警會合,不停地走路,有的地方直接滾下去,有的地方他抓著樹枝往下爬,但天太黑,風又大,最後他躲在了一處灌木叢中,蜷縮著蹲了一夜,沒敢合眼。幸好,當天他背的雙肩包裡有一件外套、月餅和糖果。搜救人員整整找了一晚上,10月4日清晨8時許,終於在靠近玉龍湖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走失被困的張達。

失蹤、墜亡事件頻發敲響警鐘

中國登山協會對登山戶外運動人口的調查資料顯示,當前全國戶外人口總數達1.3億。然而,隨著登山戶外運動的快速發展,參與登山戶外運動人口的急劇增加,戶外事故也頻頻發生。

中國登山協會發佈的《2016年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分析報告》顯示,1957年到2000年登山戶外運動死亡33人,而2001年至2016年則有494人死亡或失蹤。據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研究小組不完全統計,2016全年共發生311起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導致64人死亡、3人失蹤。與2015年相比,2016年事故總數增長64.5%,死亡人數增長45.4%。

玉龍雪山上並排聳立著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海拔4000米以上即為雪線,積雪終年不化,並有百萬年以上的冰川遺跡,至今仍無人登頂,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無人登頂的雪山之一。扇子陡山體陡峭,地形複雜,氣候多變。最讓登山者望而生畏的,是突發的、劇烈的空氣對流“鏇子風”。此外,扇子陡周圍的岩石極為疏鬆,掛不牢岩釘,登山靴踩上去也會垮下一大片。在持續的風蝕、水蝕作用下,山體已支離破碎,加上玉龍雪山處於地震帶,頻繁的地殼活動使山體更加脆弱,稍有外力,石塊甚至整座岩壁都有可能塌落,給登山者造成致命危險。

儘管玉龍雪山難以攀登,但其迷人的風光和險峻的地勢仍然吸引著無數的登山者。據任玉波介紹,“小驢”此次攀登玉龍雪山的路線經過著名的“流沙坡”(海拔4197米),坡度差不多60度~70度,佈滿流沙、碎石,坡上完全沒有著力點,要靠自己去掌握平衡和尋找最好走的路線上山,相當驚險。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證戶外活動安全,不讓旅行變悲劇?歷經數次救援、目睹多起悲劇的麗江藍天救援隊副隊長任玉波提醒廣大驢友,“不要低估自然的力量,首先要敬畏自然”,此外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編輯: 張珍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